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国大意出败着,台海局势显危机 


日期:2003-11-13 03:39:11|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阿扁访美,奇招迭出,如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接受国会人权奖、与鲍威尔面晤、在联大大楼前招遥过市,等等等等,均是历史上未见。然后,对于这一切,大陆的反应却极其平静,没有报以在以往同类情况下必有的强烈言辞,以至于美国报纸都大呼意外。当然,也有评论家捧场说,这是北京外交成熟的表现,显示了温和宽容的外交和对台政策。   这些捧场之言听起来当然很顺耳舒心,但毕竟事实更有说服力。事实上,阿扁访美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而是其争取连任努力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毫不奇怪的是,阿扁美国之行刚一结束,马上在台岛引起强烈反响,全岛百分之六十多的人认为此行极其成功,由此带动阿扁选情上扬,其人气顿令连宋黯然失色,――至少最近的民调显示阿扁已经领先一个百分点。   我们这时才意识到所谓的“宽容”实在是一大错误,赶快出来救火。有关部门陡然提高反台独的声调,据说还将在温总理下月访美时提出一个措辞强硬的反台独警告。亡羊补牢当然是一件好事,但如果我们当初的目标是管好那只羊,那么,等羊已经跑了,“补牢”又有什么用呢?错误的“宽容”政策已经向台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即大陆对于台湾的“拓展国际空间”行动并不会采取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强硬措施。   但应该客观地说,这次阿扁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中台美多年博弈的结果,特别是美台长期对华战略结出的硕果。   这些年,台美关系不断升温,玩的是一种“温水煮青蛙”的战略。整个游戏格局十分清楚:美台方面把双方的关系做成一锅汤,于是中国就成了青蛙,锅下的炭火则是台美之间的勾勾搭搭。多年以前,台美就已经意识到:双方的每一次近乎,必然会引起大陆方面的反弹。但是,它们也意识到,大陆方面的反弹多半只是言辞上的,根本不会有任何具有实质意义的断然措施。因此,它们巧妙地采用了“稳步走,向前进”的战术,每迈出一步,总要停一会,让中国方面吵嚷一阵;在每次遇到中国强烈反弹的时候,美国总是站出来说坚持“一个中国”,台湾也附和说“没有改变现状的意思”,而中国也正等着这么一个下台阶的梯子,于是很快皆大欢喜。不过,往往还没有等中国的气消尽,台美又有更严重的举动来考验中国的反应了。这样如此反复多次,就弄得中国不知是应该生气才好,还是应该冷静才好,――最后的结果是麻木,无动于衷,到想要作出强烈反应时,青蛙都已经快被煮熟了。近年来,中国对美台关系升级的抗议都已经沦为纯粹的例行公事,一味的套话应付,正是显示着这种麻木状态的来临,这也就告诉美台方面,中国已经为更高层次的美台关系开了绿灯。   这正是美台希望看到的结果。   美国从来就是心理战的大师,这种战略是对中国神经的严重考验。显而易见,中国没有经受住这种考验。特别是中国从自己的经验中汲取了错误的教训,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从而建立了错误的反应模式。最大的“教训”也许当算1996年的导弹演习。那次演习固然有些过头,而且确实也引起了部分台湾选民的逆向选择,但这是不是就意味着对于台独总是要温颜和色才对?这显然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但不幸的是,中国似乎偏偏就是这么认为的。在这次阿扁访美过程中,中国对于美国方面的高调接待,没有采取任何应有的抵制性姿态,而是做出一副满不在乎的高傲表情。可惜,这种冷淡反应使得美台大喜过望,于是美国如愿以偿地展示了支持阿扁的姿态,而阿扁在一路顺风地走完美国之后,也如愿以偿地提高了自己在岛内外的声望。   这一次,跟1996年相反,中国似乎是采取了全盘的软路线,据说连组建空降16军的计划也被搁置,以示大陆方面的和平诚意。俺不得不说,这又是中国方面的一大失着,将把另一个错误信息传递给台湾:中国在对台用武方面,不仅缺乏决心和勇气的,而且甚至愿意削弱对台用武的实力。在台独甚嚣尘上的时候,这种示好之举有何作用,我觉得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俺窃以为,对于台湾问题,一味的软和一味的硬也许都是不适当的,只能是“恩威兼施,刚柔并济”。如果仅仅因为1996年导弹攻略没有达到预期目标,我们就采取鲜花攻略,这肯定是决策机制不成熟的表征。对台决策部门看来还是没有一以贯之的思路,缺乏大战略的眼光,政策因人而变,而且容易走极端,这次可就是走到了纯柔无刚的境界。   如果阿扁这次连任成功,可以说中国又助了一臂之力。如果阿扁连任,那么他的下一项惊人之举,就是台独。阿扁现在正趁着访美后人气大涨的时机,宣布将制定台湾宪法(而非修订中华民国宪法),台独之心,遂昭彰于天下;我们此次对阿扁访美事件反应软弱的恶果,也亦显露无遗。如果台湾有朝一日宣布独立,我们会用什么方式来应对呢?   柔,还是刚,还是举棋难定?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