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谈中国的大型机项目与空16军的缓建


日期:2003-11-14 00:56:19|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绿芒果(ang419)

最近香港的《文汇报》传出我国将缓建空16军的消息,也再应验了我以前的判断。   我国这次的裁军,从目前来看还是以精实现有的部队,提高现有战斗部队的作战能力为主。但应该看到此次空16军只是缓建,组建空16军只是时间问题。   根据我们已知的情况,目前我军正在与俄罗斯进行前期谈判,希望购进20架伊尔-76,重型运输机,总额高达5亿美元以上。这次采购正预示着我军空降部队的大发展。   其实缓建空16军的主要影响因素,就我个人看法还是我军的空运能力和手段的严重不足造成的。根据现代空降作战的特点,运输一个空中机动师需要70架伊尔-76。而我国目前大约只有20架左右的伊尔76MD。即使算上将要采购的20架,仍然无法满足运输一个空中机动师的能力,即使加上我国国产的运8,在未来的台海空降作战上运输空15军作战尚有困难,所以在现有运输能力不足的情况下,缓建空16军是完全正确的。   其实我国在大型机项目自运10下马后,一直是我们心口的痛。长久以来,我们的大型机研制一直没有起色。运8无法满足我军现代作战条件下的运输要求,研制过程中,又无法进行质的突破,严重制约了我军空降兵的发展。以空15军为例,重装空投作战能力于西方和俄罗斯相比还是有很大的差距。   在现有的国产大型机无法取得质的飞越的情况下,我国把大型机项目瞄准了国际合作。无奈乌克兰安东诺夫设计局的安-70运输机一再拖延,两架原型机相继坠毁,俄罗斯又抽身而去,严重打乱了我国原来的战略打算。   时间不等人,只好另辟他径。现在有消息称,中国正在与俄罗斯的谈判进行伊尔-76的国产化项目,这将对我国的大型机项目来说可谓新的契机。但我们深深明白,伊尔-76的国产化项目变数很大,目前只是跟俄罗斯的工厂进行合作,核心技术我们无法真正的掌握。而且俄罗斯深知大型运输机是战略级的武器,对中国他还是防着一手的,伊尔-76成为中国的又一个歼-11的机会微乎其微,除非伊尔工厂快要倒闭。   为了真正掌握大型机的技术和我国大型机项目的长远发展,中航二集团8月仍与乌克兰方面 签署了备忘录。继续加强安-70和运8F600,运8X项目的合作。   从战略上考虑与乌克兰的合作,对我国的作用比伊尔76的国产化项目,给我们带来的实惠和意义更加重要。以安-70为例,我们是合作方,所以我们能更多接触到大型机在制造和研制方面的经验和技术,这将我国在大型机项目上的跨越式发展将有重大的影响。况且乌克兰的安东诺夫设计局正面临许多困难,急需国外合作来挽救他的飞机工业,与安的合作相对于伊尔的合作,我们的收获无疑是明显的。可以这么说安70项目一旦运作成功,对中国来说可以与苏27国产化项目相比美。   所以未来空16军能否顺利组建,将与我国的大型机项目的进展有着密切的发展。可以这么说:组建军16军之时,也是我国大型机项目取得伟大突破之时。当年运10的下马,中国的航空人背负了太多的,太重的历史。   预愿我们的大型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