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动力红茶 对于5.8毫米口径的突击步枪和7.62毫米口径谁优谁劣先不去说,5.8口径对中国有多少现实意义?中国的理由是5.8威力要大于5.56、5.45。 1)我们自称有中国特色?只有中国是5.8毫米,实际上30多年前就有口径相近的5.56毫米枪族。中国这样做等于把自己关在世界的大门之外,目前世界各个军事强国几乎都使用5.56毫米,其范围是5.8毫米使用范围的几何倍数。苏联自己创造了一个5.45,看看其现在的使用范围,除了自己和一些巨穷的地方还有谁用? 2)为了自称的一些中国特色、建立一条几乎没有多少希望大批量出口的口径对中国的军工企业只能是伤害,前一段时间看到中国有5.56毫米口径的出口型,这简直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事。 想一想,步枪弹几乎没有什么机密和核心技术,目前5.56毫米口径是仅次于7.62毫米世界最通用的口径,市场大的出呼想象,如果我们也使用5.56毫米口径对我们没有什么损失。开工5.8、5.56两个生产线比一个生产线既费钱、又浪费时间是肯定的。在当今重武器精确打击的前提下,5.8和5.56的威力差距是微乎其微的。而且中国以世界工厂出名,现阶段的劳动力价格在生产成本上世界几乎无敌,即使有些国家所生产的子弹质量较中国好,但对于一些使用国(中国传统用户)来说还是没有中国的好。不要说一些主要精力放在重武器的中东发展中国家,即使一些欧洲国家,为了节省自己的装备成本也可能购买中国枪弹,这是无疑的。以专一的精神搞好一个5.56,对于中国的军工来说出口前景远大于5.8。当我们和西方改善关系的时候,也就是我们低价格、优质量军品的全面打入的时候。 3)在某些局部战争中缴获的子弹还可以通用。听说以色列的120坦克炮可以通用北约炮弹,但是北约炮不能用他们的炮弹?这个技术不是很好吗? 网友“KRAUS(kraus) ”: 想不到这位兄台如此的短视: 1)5.8口径是我国通过大量的研究和试验得到的较为优秀的轻武器口径,这一点,连老美斯通纳(别说你不认识)都承认的。理论和实践都证明5.56不是最佳口径,只不过北约用了多年,不好改就是了。 2)所谓“自己把自己”关在世界的大门之外纯属无稽之谈。像我们这样的国家发展军备的立足点就是国内,况且我们的5.8比5.56好,为什么不用呢?这也是兄台的论述中回避的问题。除了性能,你倒是涉及了不少方面啊! 3)轻武器的弹药很少有大国军方大量的进口的,这里问题一个是非大规模战争不需要太多的子弹,一是自己国家的军火商也要饭,再有就是要保持自身的生产能力,不能开战后还指望进口!所以,子弹本身就不是个热销的商品,也就不存在所谓“伤害”问题。 4)某些局部战争中,对于轻武器来说,能缴获子弹就能缴获步枪,不存在为了适应对方的弹药改变自己的装备的道理! 5)对于轻武器来说,弹药的性能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机会做得更好,就不必去媚外。 6)兄台的外贸到是学的不错,可是你看最近几年北方公司被美国制裁的那么严,军工出口北美的生产线白白的费着,这就不是伤害么? 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总比交给别人好些,对于军品尤其如此! 总而言之,这位网友经济有余而军事不足,适逢太平年间,得以伸展,却看不清孰轻孰重,白白浪费了聪明,可惜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