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中的四个院士有两个有军方背景,西核所的邱院士和海军工 程大学的马院士。还有一个顾院士(搞京沪高铁的)讲的也 很精彩,但是顾老不让大家把他的话上网。 邱院士的报告是关于功率电器的。不过,她做的可是核爆模拟专用的。 在她的报告中提到,我国在79年制造的一台核爆模拟器达到了80年代 先进水平。换句话说,我国的核爆模拟一度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那 么,按照中国的发展制度和发展规律,可以想象现在的中国核技术到 了什么地位。呵呵,不敢说了..... 不过漏的最多的还是马院士。马院士60年出生的,今年才44岁。太年 轻了。从他的简历中也没有说他得到过什么国家科技进步奖或者类似 的大奖。而按照中国的规律,没有拿到这种奖项的,又像他这么年轻 的能当院士,说明他肯定在某个项目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至于是 什么,没明说。 马院士在他的报告中反复提到了这么几点:某型常规潜艇的全电推进 (据马院士讲,这点已经实现了),某新型核潜艇的全电推进(也已 经实现),某型号的舰载飞机的电磁弹射器的研制(正在攻关,这次 他就是带着其中的某个项目来交大的,希望和交大合作攻关),某型 舰载高能武器的供电设备(正在攻关)。 咱们来具体淡淡马老师讲的几个重点。 1.某型常规潜艇的全电推进。用马老师的话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这点让我想起了361和出现在日本海的“明”。 估计,就是凭借这个项目的成功,马老师才成为院士的。 2.某新型核潜艇的全电推进。这个应该不是093,可能是...... 3.某型号的舰载飞机的电磁弹射器的研制。这话让我第一反应就是carrier,而且是Chinese AirCraft Carrier.但是根据马老师讲的是,“我们要实现国产武器的跨时代发展,我们就不能总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而 要跟踪世界上先进武器的发展趋势。”“......舰载飞机,高能武器 和电子信息战的综合平台,是我国的威慑力得到空前的提高。” 多的不敢讲了,大家可以自己猜我国Carrier的未来发展趋势。 4.某型舰载高能武器的供电设备。几乎可以肯定的是,这个东西就是 jiguang。从常理来看,这个东西应该不是用来反舰的,应该是用来 防空,反导的。结合马老师的“要跟踪世界上先进武器的发展趋势” 可以猜测,我们未来的Anti-Missile系统不是像密集阵,守门员, 西北风,卡十坦那样的快速舰炮或者炮弹结合,而是...... 就这么多吧,不敢多说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