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官方性质的《半月谈》杂志在最新一期以专文透视大陆二炮(战略导弹)部队的新变化。认为经过38年风雨,二炮已经成为一支核常兼备、高度机动、近中远配套、具有双重威慑和双重打击能力的整体作战力量。而且在进入21世纪后,二炮的现代化建设步伐仍在不断加快。 系列现代化导弹阵地已竣工 文章认为,新变化主要体现在:一批不同型号和不同发射方式的现代化导弹阵地,已在崇山峻岭间竣工;核导弹与常规导弹兼有、近中远和洲际导弹齐备的武器系列,成为能够对敌实施自卫核反击和纵深常规打击的战略力量;快速机动能力和准确打击能力迅速提高,部队的整体作战能力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此外,二炮工程部队的专业化施工水准日益提高,一项项的施工纪录被不断刷新,一座座‘地下长城’在深山腹地奇迹般地形成;部队的机动作战能力不断增强;一批批新型装备落户军营。无论在任何艰险环境下,导弹发射都能以比过去快几倍的速度完成任务。 实弹发射一日转战数百公里 文章还披露了某次导弹发射训练:在西北某发射场,晴空万里。随著指挥员一声令下,发射操作号手们似猛虎下山,如利箭离弦,扑向各自战位。顿时,马达轰响,导弹竖起,发射进入倒计时。“点火,点火,点火!”瞬间,随著一声声撼天动地的轰鸣,一枚枚神箭拨地而起,喷吐著橘红色火焰直刺苍穹。目标被命中后,部队迅速“消失”得无影无踪。谁能料到,就在第二天,同样还是这支部队又出现在数百公里之外的地域,进行了又一次导弹发射训练。 人才辈出资讯化程度提高 此外,二炮已形成了以工程院院士领衔、导弹技术专家为主体的高层次科技人才队伍,先后涌现出了硕士连长沈方泉、博士参谋何玉彬等一大批中青年专家。部队资讯化程度也大幅提高,透过数位化改造和新技术在导弹武器系统上的广泛应用,部队的应急机动、野战生存、快速反应、实弹发射和综合保障能力显著提高。 香港商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