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国预警机消息的相关情况综合


日期:2004-08-03 15:34:37|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地下教父(zhanghx)

关于中国预警机问题猜测很多,根据近几年公开的报道和展览情况,可以看出大致水平:      关于天线:      很早就有电扫天线的图片流传在网上,而且窄长电扫天线一直使人猜测用途。中国改进的某型防空导弹制导站改用电扫天线也充分说明中国这方面研究成早果已经实用化,因此采用120度三边电扫天线是在情理之中 。      关于天线扫描速度      电扫天线速度是机械扫描天线无法比拟的。e3,e2等都是机械扫描天线,每分钟数据刷新率顶多20次,而且不能立即回扫确认,要等到天线再次转过来扫上目标才能确定目标航路。电扫天线不仅快,而且能够立即分出波束盯住目标。一般情况下电扫天线也采取120度内每分钟20-300次,远程波段太快没有意义,发现目标分出波形专门扫,或加快都可以。中国的预警机系统很可能采取加快扫描方式,这样简单,减少单元数量。三个天线分别扫描120度,数据刷新率比e2,e3快得多。加快速度扫描就不必分出波形,照样能够达到同样效果,而且还简单。      关于与费尔康的对比      现在所谓费尔康并非真正最初设想的菲尔康,而是简化了的系统,原因是指标太高,以色列方案没法完成,因此去掉一些环节就成了今天的菲尔康,实际上以色列内部称为神鹰。由于没有合适的后视雷达,后部一定角度探测性能有限,前面雷达又模式制式不同,协调这么个东西控制很麻烦,不得不折衷很多设计。相比之下,中国的三面都一样,只要补偿不同的pd就行,这就可以腾出很多空间、重量、电力、运算能力去增加探测性能。      关于处理能力:      中国是百亿次计算机的研制生产国家,虽然处理器芯片水平不高,但是并行处理水平不低,而且目前5000万次dsp芯片多年前就在市面上能够买到,亿次的也满街都是。预警机系统的雷达信号后处理并不需要百亿次等级的东西。雷达信号处理,发射控制,信号后处理,信息共享,终端显示与人机接口、通信这些分系统都有单独的处理器,因此中国设计系统处理能力不会遭遇瓶颈。至少会比90年代中期升级的e3强      关于下视能力      下视是预警机最起码的能力,如果不为解决这个问题,早期的空警1号就能用,无需这么费力。既然预警机出来了,下视能力肯定解决了。中国在早年研制战斗机火控雷达和空空导弹时,就已经完成了pd下视问题,说白了,只是提取pd频率的问题,电路和算法解决,跟警察测速相同,街上有相关的芯片买,pd算法刊物上很多,近些年学术刊物都不大爱登了,已经属于过时的题目。      以上评论都来源于公开刊物和网站内容      作者:地下教父(zhanghx)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