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藏玄机 陈水扁七月廿九日乘潜艇「海虎」号出海,亲历汉光廿号海空联合反潜对抗操演,台湾军方为安全计,派出十多艘战舰在外围保护和担任警戒任务。 台「总统府」秘书长苏贞昌与媒体乘坐另一潜艇「海龙」号出海,另有记者乘其它战舰随行采访。「海虎」与「海龙」,几乎就是台军潜艇实力的全部,跟大陆拥有约一百艘各型潜艇,包括多艘核动力潜艇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阿扁「潜水」暗藏玄机,而非仅为「做骚」。他急于扩大潜艇部队,耗资甚巨,朝野议论纷纷。扁可能藉着登潜艇参观演练,引起各方关注购买或自造潜艇的迫切性;扁上台以来,几乎所有军事设施都巡视过,惟独未登潜艇,今次实行以潜航方式刺激军队士气,向外界表现其个人勇气,勇敢面对彼岸压力及解放军在东山岛的军演。军方设计的反「斩首」战术之一,据说是潜水下,潜艇既隐蔽又有较大续航、自给和突击力。 目前台湾军队拥有四艘潜艇,组成「潜水舰战队」,除了「海虎」和「海龙」两艘荷兰制造的攻击型潜艇,另两艘是用来训练艇员的「海狮」和「海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建造的古比级潜艇。 台湾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就计画组建潜艇部队,本打算向西德购买潜艇,未能如愿,改为向荷兰订购六艘旗鱼级潜艇。大陆对荷兰卖潜艇给台湾作出强烈反应,荷兰政府终于在一九八三年向北京让步,否决四艘潜艇的交易,只售两艘给台湾。 旗鱼级攻击型潜艇,由鹿特丹造船公司建造,一九六七年开工,七二年建成两艘。艇长六十六点二米,宽十点三米,水下排水量二千六百四十吨,柴油电机组再加电动机的总功率三○八七千瓦,编制为六十七艇员。武器及装备方面,主要有六具五三三毫米的艇首鱼雷发射管、先进雷达、声纳系统、数据处理及火控系统等,能够同时跟踪五个目标,可反潜亦能发挥反舰战力。台军正把该两艘潜艇的武器系统升级。 荷兰为台建造的潜艇属于旗鱼级改进型,艇身几乎维持原样,内部设备改动很大,比原「旗鱼」先进。第一艘「海龙」号于八五年交付台湾,翌年第二艘「海虎」号亦交付台军。台湾把潜艇改为「剑龙级」。阿扁的扩军计画,希望拥有至少十艘潜艇。 登舰历史 陈水扁一直寻求美国供应潜艇。半个世纪以来,从没有美国总统批准出售潜艇给台湾,早期是不想台湾拥有先进潜艇而减少依赖美军协防,近年是不希望触怒北京,因潜艇是海洋隐形杀手,对两岸都是极为敏感武器。 布什于二○○一年四月廿三日越过警戒线,宣布出售八艘柴油——电动力潜艇、十二架P—三猎户座反潜飞机及四艘纪德舰等给台湾。整笔交易约六十亿美元。台军若得到这批武器,反潜能力将大为提升,但潜艇交易始终未落实,美国早已停产柴油——电动力潜艇,如果真要交货,美国需要求助德国、荷兰或以色列借出生产线,方可建造这类潜艇,如此一来,潜艇价格水涨船高,各国为免开罪北京,不想参与该计画。 阿扁希望尽快落实交易,倘若布什在今年十一月竞选连任失败,该笔交易可能被新总统否决。台湾要趁布什大权在握时争取完成潜艇交易。阿扁非常着急,已两度登上潜艇造势。 陈水扁第一次登舰是二○○二年八月廿九日,登上成功级巡防舰「继光号」,向舰上官兵提前祝贺「九三军人节」,并在舰上发表演说。 在民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元首登舰是一九二二年六月十六日,陈炯明在广州叛变,围攻总统府,孙中山蒙难仓卒登上楚豫舰,再于廿三日移往永丰舰(后改名中山舰)避难。蒋介石于廿九日登舰指挥与叛军作战,随侍至八月九日与孙中山离开广州,乘英国战舰赴香港转往上海,重新部署平乱。 蒋介石最后离开浙江溪口故乡是一九四九年四月廿五日,当时战事紧急,他从溪口四十公里外的海边登上「太康舰」,先抵上海再赴台湾,不久又返回大陆。 一九四九年五月廿五日,陈毅大军攻入上海,蒋介石眼见败局已定,乘「太康号」军舰前往澎湖,再坐飞机抵高雄。当时「太康号」舰长是黎玉玺,二○○三年二月十九日去世,享年八十九岁。这位舰长当年在舰上安慰蒋介石:「国家虽失玉玺犹在,可见中兴有望。」这句话使蒋氏心头积郁为之减轻。 蒋介石最后一次离开大陆,是一九四九年十二月十日下午二时许,专机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六时三十分抵台北。(二) 来源:香港《东方日报》 2004 08 02 文/李集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