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战略的新思路 当前台海形势日趋严重,台湾当局在台独道路渐行渐远,台湾民间的独立倾向也日趋明显。今后不管“蓝”、“绿”谁主政台湾也独势难止,“急”、“缓”“明”、“暗”不同而已。一旦国际形势发生有利于台独的变化或大陆内部因不可预测的变数而无暇南顾,台湾独立是必然的。就是如目前状况延续下去,也对统一大业十分不利。就目前而言,陈水扁之流实行的也是一条渐进的,适时摆动的而实质目标十分坚定的台独路线。其讲的话是我们所不允许的,但却尚能容忍,其做的事是我们所不可容忍的,但又不至非打不可,使大陆冒火却难以开火,充了“英雄”,赚了“悲情”却又不至于受到惩罚,不能不说这个策略到现在还是非常成功的。 反观我们现在的台海战略,就是显得非常被动,总是应答式,吓唬式,敌一个动作,我一个警告。当然吓唬是十分必要的,但有效的吓唬是建立在被吓者认为吓唬者真能动手的前提下,否则越吓胆越大。而我们自己为自己设计了一个行动上呆板的战略前提:要么一枪不放,要么就打大仗。不但打台军,还要准备打美军、打日军。因此对自己造成了一种不打实在不行,而大打的决心又确实难下的“尴尬”局面,回旋余地越来越小。反而对台湾统派无形中造成了伤害,使其成了空喊“狼来了”的坏孩子。冷了统派的心,吓大了独派的胆,眯了中间派的眼,还把许多主动权送到了美国的手里。事至如今,实在应该好好检讨。 我认为:我们的台海战略必须修正。一要在“台独必打”的原则上增加明确性。这个不是用语言来表达的,而是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二要在具体战术动作上增加灵活性,打不打,何时打,打多大的仗,打哪里,所有主动权在我不在敌,我方行动越不可测,敌越怕。这种灵活性也不是用宣传、研究、演习来表达的,而是同样用实质性打击来体现。 为此,我认为可以采取以战略渐攻对战略渐独,以战役有限对政策擦边,以战术急攻对外力干涉的方法。对外围,在较长的时间段从易到难进行逐岛突击,以逐步增加压力收紧绳套。同时陷美国于想干涉则借口太小,不干涉则威信受损的境地。而对本岛必用急攻,力争使美军来不及扩大干涉规模(干涉是必然的)。在具体步骤上,采用两翼包抄,中间突破,实战练兵,以小博大的战术: 1、以逐步攻占相对偏远但重要的小岛来对付渐进台独。从策略上讲,台独当局一点点打擦边球,我们就一步步收紧在其脖子上的绳套,并且为必要时大规模进攻台湾争取有利的战略态势。从军事上讲,攻台如同攻坚,必须先扫清外围,至少要扫清进攻通道上的敌支撑点。 2、我们以公开宣布有限行动来控制台湾和美国的反应以及国际舆论的反应。由于行动足够小、足够快而且孤立有限,敌人的反应特别是军事反应难以下决心。如全面反击就是首先发动全面战争,给了我们全面进攻的理由。如不反击就打击了独派的冒险心理:为统派提供了发言的材料。最大的好处是能有效控制美军的介入程度。 3、如果台湾对我方行动采取有限反击的战术,则正好给了我们实战练兵的机会。由于岛小地窄,几乎用不上陆军,所以有限战斗的主角是海、空军,我们的空军已有半个世纪没打过象样的仗,我们的海军可以说从来就没经历过真正的海战。平时演习100次也抵不上一次实战。一来可以实战练兵,积聚经验和教训,这是部队成长和进步的必需;二来可以了解敌我双方海空军的真实战斗力,作到知己知彼,三来可以显现一批军事人才,淘汰一批“拍马将军”。一般来说,不谈代价的话,在有限的战斗中我方终究会取得胜利,因为天上有卫星盯着,后面有二炮瞄着,水下又有占绝对优势的潜艇伏着,如果还不能胜的话谈何登陆台湾。 4、在攻击方向上,宜先攻东沙群岛,适时再打东引岛,造成两翼包抄,然后占领乌丘岛,完成中间突破。如果能达成上述目标,金门、马祖将被包围在内,有不战而下的可能。台湾、澎湖战略态势十分不利,想守也难。 5、以小博大有三层含义。一是以小带大,打的小仗,作的打大仗的准备。我们不怕“擦枪走火”,反而希望台独应战,把事情搞大,给我们全面进攻的理由。我们越愿意搞大,台独越不敢搞大。如果双方都全面备战又引而不法,台湾的经济必跨。二是以小制大,一旦大战爆发,这几个小岛的作用巨大。三是以小辅大,我们在十分有利的战略态势下辅以有力的政治攻势,其效果会比现在好得多,加上许诺拥护一国两制的离岛或地区、城市可以享有建立从地区级到省一级的特别行政区,有可能不战而胜或小战而大胜。 6、上述战略最重要的一点是用事实告诉台湾岛上所有的人,我们不是光说不干,而是敢干能干。顺便告诉美、日。我们要维护统一,有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既敢动手,就已做好了与其开战的准备。 具体战役设想如下: 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攻占东沙群岛。 东沙群岛位于台湾西南300多公里,广东汕尾市东南100多公里的南海中。由1.8平方公里的东沙岛和南卫、北卫二个水下浅滩组成,最高海拔仅6米。从1999年11月起有台湾的海洋巡防队接替正规军驻守。本来岛上无居民,台湾当局正想迁二十户居民上岛。由于东沙群岛海域是大陆渔民的正常作业区,因此对海况十分了解。占领东沙群岛本身是比较容易的,需要应付的是随后的军事、外交各种变数,因此要有打大仗的决心和准备。占领东沙群岛的好处有: 1、从南边包抄台湾,并首先威胁台独的大本营台南地区。过去台湾的防御基本在北方、西方。现在增加了南方,对其心理上就是一大打击。 2、东沙群岛易攻难守,又离大陆比离台湾近,没有正规军防守,甚至有逼降的可能。 3、为我久不经战阵的海空军,以及特种部队选一个有利的初战战场。 4、东沙岛足够小,孤悬海中,既无主权争议,又无居民,可有效控制国际反应。 5、如台湾进行有限反击,此地正是一个海空好战场。 6、如以后大规模进攻台湾,澎湖,这正是南线的一个良好的导航台。如冲滩几艘中型货船就可做成舰船战损救护站和飞行员救助站。 二、择机攻占东引岛。东引岛位于马祖列岛最东边,距基隆约170公里,是台湾防御的北大门。 东引岛虽小,却是一个火药桶。岛上坑道遍布,从天弓导弹到巨型岸炮应有尽有,是个难啃的骨头,而且还是台海军总部直属的对大陆情报中心,到时台湾肯定会尽力支援,因此将有可能引发较大的战斗。打东引岛的好处在于: 1、拔除我军主攻方向上的拦路虎。东引海区是台湾北部区域防空的要点,挡在我东海舰队南下的必经之路上,对我攻台主力船队的侧翼威胁甚大,本身就是眼中钉。 2、攻占东引岛等于把枪顶在马祖守敌的胸口上,使其攻守两难。 3、东引岛同样将成为我攻台主力的导航站和救护站。如能将远程火箭炮运上岛,对台湾北海岸将造成巨大威胁。 4、攻击东引岛将真正检验我军“组合拳”能力和“杀手锏” 威力。对东引岛的打击应该出其不意,全力以赴。最好大规模使用燃料空气炸弹并使用空降兵,做到一击致死。而千万要避免打成“顶牛”拖延时日,成为不确定因素。 5、东引岛也是足够小而孤立,并在所谓台海中线的我方一侧。如打东沙美军未动,打东引美军也同样难以介入。 三、对乌丘实行中间突破,完成整个战略布局。 乌丘岛位于金门、马祖间,离福建莆田的鹭鸶岛仅17公里,分大丘、小丘两岛,总面积1.2平方公里。岛上有550名海军陆战队员,有300余居民。台湾军方对守乌丘岛比较缺乏信心,96年军演时就有被占可能,2003年8月份又有撤守打算。甚至还想把核垃圾埋在小丘岛,因遭到居民反对而未成。打乌丘把握较大,但我们却不能轻敌,要打就要全力以赴。且岛上工事完备、武器充足,敌人也可能突然增兵力守,我军打金门主要失算之一就是没估计敌人会大规模增援,因此万万不能大意。攻占乌丘岛的好处在于: 1、完成中间突破,配合两翼包抄,实现整个战略布局。 2、完全分割金门、马祖,将使其惶惶不可终日,甚至弃守。 3、如前两站美军未动,此战更无动的理由,而台独想依靠美国撑腰的希望完全破灭,军心涣散,有可能以战逼统成功。 如以上整个构想成功,我方在台海对战中的战略优势一目了然,台独如还想撑一阵子,其经济也必然崩溃。当然,我也知道天下没有百利无一弊的计划,只要能实现主要战略目标即是成功,谨请决策者参考之,也愿意接受爱国的有识之士指正。 浙江舟山李平翔2004年2月28日原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