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国打台湾至少错过五次良机 


日期:2004-08-07 08:49:00|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第一次,金门炮战。当时我军已基本摧毁了守军的岸防阵地,而且还炸死了守将吉星文。老美派军舰给蒋输运船护航,一听着炮声,马上就跑。这个时候挥师过海,拿出百万雄师过大江的气魄,当年就可以一举收回金门、马祖。   第二次,中美建交后美国通过了《对台关系法》。这时候是中国难得的战略时机,因为美国希望得到中国的支持来合力反苏,当时中国处在美国的极力拉拢之下,在这个时候如果中国攻台,尼克松政府肯定不会为了当时已成眼中废柴的台湾而与中国搞军事对抗。如果那时攻台,收回金、马不在话下,而且可以突进到澎湖列岛,甚至收复整个台湾。   第三次,九六年的军演。当时李登辉开始叫嚣“台湾未来未定论”以及跟风日本右翼学者的所谓“中国七块论”,已经可以证明是开始搞台独。当时台湾已经有了F16等先进战机,但入役时间不长,问题又多。中国虽然先进战机少,但攻取金门、马祖应该问题不大。应该说那个时候小打一下,收复金门、马祖就好像一走一过,探骂囊取物,虽然金、马有几万国民党军,但中国当时在导弹、长程火炮、军队数量士气等方面都有很大优势,而且当时集结了大量民船。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当时美国克林顿政府第一次面对中国的“强势”,派出航母只为恫吓,知道我军潜艇出洞,马上后退几百海里。当时克林顿政府也是进退维谷,如果中国知会美方,中国只是收回金、马,来给李登辉一个小小的教训,那么美国应该会顺着台阶下来,不会立即与中国进行军事对抗。但当时军委下达的命令是“三不”,既“战机不过中线,军队不占外岛,导弹不攻本岛”,只是吓乎台湾一下,结果还让李登辉这个老鬼知道了导弹也是“空包弹”,临阵手软错失良机。   第四次,陈水扁上台。2000年4月的台湾让世界都想不到。李登辉操控下国民党会裂。宋楚瑜、连战分头竞选,分离了当时国民党超过六成的民意支持,最终让陈水扁得了渔利。当时岛内处在极度混乱之下,岛内民意不愿变天,又对李登辉亡国亡党极度不满。在这个情况下,军心民意都是六神无主,当时支持统一的宋楚瑜的影响力很大。这个时候正是动武好时机,虽然台军不至于溃不成军,至少当时绝大多数台军不愿意为台独而战,攻台就容易得多。如果以前能收回金、马,这个时候打澎湖列岛易如反掌。但中国政府选择了“寄希望于台湾人民”。   第五次,陈水扁连任。也就是今年3月的事。陈水扁连任的争议很大,国亲两党的联合抗争,而且美国正尽全力忙于伊拉克战事,无心顾及台海。而且中国的海空军及空降实力已经大增。如果以前能收回金、马、澎湖,那么当时攻取本岛的时机就已经成熟,靠几百枚战术导弹的支持及潜艇的封锁,可以全面压制台军的海空军战力。然后实施空降配合渡海,可能台湾问题到今时今日就已经没有了。当时美军主力都在波斯湾,鞭长莫及,虽然东亚留下小鹰航母战斗群,但独木难支,也无力保卫台湾。如果从中东往回调兵,至少两个星期。而中国攻台完成渡海大任也用不了那么长时间。就算我军会有大损失,几万人吧,但足以完成统一大业。就算当时没有金、马、澎湖在手,至少可以在当时一举收复金、马和澎湖。那样的话,现在台湾本岛就成一叶孤岛,甚至完全暴露在中国长程火炮之下,就算阿扁连任,他的屁股也座不下来,唯一想干的就是快点和大陆谈判。在这样一个台岛混乱,美军又无力支援的几十年不遇的大好时机下,中国政府的选择再次令人费解。竟然相信宋楚瑜在岛内搞抗争来重夺政权,白白错失大好时机,令人痛心呀。   如果回顾,可见只要把握住一两次机会,台湾问题已经不是中国的所谓“核心问题”,或者已经解决了台湾问题。经历是残酷的,教训是惨痛的。俱往矣,希望高层以后不要再存幻想,抓住时机,当机立断,早日实现国家的统一。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