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解读“中国航天测控实现双星共位”


日期:2004-08-15 09:31:17|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六不散人(wangzhilin)

据8月9日的科技日报报道:我国航天测控系统采用“偏心率和倾角矢量联合隔离法”,日前成功实现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与“鑫诺一号”卫星在赤道上空同一定点位置共位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控制能力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同时为我国今后发展小卫星群、实现多星共位建立了基础性技术平台。报道称这主要是为了有效利用空间轨道位置资源,愚以为此事甚为蹊跷,恐怕另有深意,尝试解读如下:      一、我国己完全掌握卫星追踪技术。这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让北斗三号追上鑫诺一号并紧靠在一起运行。说来简单实际难度很大,在茫茫太空中让两颗高速运行的卫星实现牵手又不相撞,要解决发现,入轨,追踪,减速等一系列难题。这次成功说明我们已经掌握此项技术。      二、我国拥有快速发射卫星能力。不知道大家注意到去年我们用开拓者固体火箭发射了两颗实验卫星没有。众所周知固体火箭成本高,比冲小一般不作运载火箭,但其体积小,发射快的优势用来发射卫星好像有点浪费。      结合以上两点便豁然开朗,如果我们用开拓者火箭在很短的时间内发射数颗杀手卫星,追上某国在亚太上空的通讯,侦察,导航,定位的卫星,撞成一堆碎片,而某国军队的运作又是以卫星数据链为基础的,于是该国在海外的军队通讯中断,指挥失灵,没有敌情通报,连自己身处何方都不知道(多年没用过地图了),这绝不是意淫,苏联从1968到1983年用同样方法进行过20次空间拦截,证明这种方法完全可行,祥情见2000年《兵器知识》第5期《俄罗斯反卫星武器》一文。以上纯属胡乱猜测,请各位自行判断。      作者:六不散人(wangzhilin) 日期: 08-12 19:52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