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属于北海舰队92330部队青岛基地,基地司令员少将刘毅,曾任“水下先锋艇”艇长,进行过长航航行训练。“水下先锋艇”是091-403#,1984年入役。葫芦岛造船厂建造,命名长征三号。 091基本资料(天朝没有公布详细资料,以下包括推测): 水滴型线型,十字形尾附体,单轴推进,首水平舵置于指挥台围壳前部。艇体采用双壳体结构。耐压船体内设有鱼雷舱、指挥舱、反应堆舱、辅机舱、主机舱及尾舱等。艇中前部有一流线形指挥台围壳,其首部为水上.纵指挥部位。 压水型反应堆,齿轮减速主汽轮机带动螺旋桨。堆功率不小于90MW,15000轴马力。配备应急动力装置,包括柴油发电机组、蓄电池组、应急推进电机等。 首部布置6管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采用液压发射装置。发射鱼雷导弹布雷等。装备相应指挥控制系统。 排水量:5000吨(水下)长108m,宽11m,吃水8.5m航速:25节(水下)潜深:300m艇员:75 一. 黄海对峙:二战后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区域最具爆炸性的海上接触 “10年前被中央军委授予“水下先锋艇”荣誉称号的某艇队,在新军事变革中勇当先锋,努力实现由传统练兵方式向信息化训练的转变。”??此段透露的玄机,意味深长啊。1994,爆发了著名的黄海事件,据说当时的主角就是403#。十年过去了,403在干啥?现在水落石出。 据江湖野史记载,1994年的故事,是这样的: 1994年10月27日,美军“小鹰”号航母在日本九州以西海域450公里处发现水中一艘“汉”级潜艇。开始,它只在美军演习区域的周遭徘徊。美军指挥官知道自己在人家门口.练,自知理亏,故睁眼闭眼,视而不见。在认定美军经已发现它并不会对其驱赶后,该艘潜艇乾脆上浮到接近水面的位置,伸出各式天线,放心大胆地在附近监听起美军的电子讯号来。这一不合游戏规则的举动可惹恼了美军舰队司令官。对他来说,老毛子的潜艇见得多了,但起码两强相遇,还有点英雄惜英雄啊?这中国海军算个吗玩意儿啊,竟然“得寸进尺”,敢在我太岁爷头上动土?他越想越气,就打算给中国海军的教训,顺便也乘这个难得的机会练练兵。一声令下,三架S-3B起飞,以大功率声纳对“汉”级进行侦测。“汉”级为了陪美军机舰玩这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关闭了所有电子讯号保持绝对“电子静默”,然后吃水作“沉底鱼”。总参二部在同执行特种任务的“汉”级失去正常联络之后,焦急万分,又不愿妄下结论说潜艇出了事。不过,拖来拖去,事情这么大,谁也扛不住,只好上报中央军委。中央军委急电驻地海航部队派机前往出事海域侦察,后来盘算到了什么之后紧急向美使馆查询其后收到美方的照会,大吃一惊,没想到美方这么快就发现了我方潜艇,更没想到美军连核攻击潜艇也敢耍着玩,好像完全不担心会擦枪走火,完全不把我党我军当回事,这和当时全国上下宣传的“世界已进入多极化”和“中国正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然背道。天晓得那七十多条汉子是怎么熬过那七十个小时的,不过最后总算让自己的飞机给护驾回府了。 WW的记录总有点倾向性问题,大陆的野史也好不到哪,于是看到如下的另一个版本: 1994年10月,当时的美国针对朝鲜的核计划即将进入实战部署而朝鲜拒绝了美日提出的核查并改换清水反应堆的建议.随后命令西太平洋舰队的小鹰号航空母舰战斗群开进黄海以封锁朝鲜西海岸.当时的中美关系,因美售台 f16战机以及后来的银河号搜查事件而陷入低谷,双方停止了一切的军事交流.黄海有一部分属于国际公海,按照联合国海洋公约,当一国要在国际公海执行针对他国的封锁行动时,应事先向临近该海域的周边国家通报,以避免误伤事件的发生.当时美国海军在未向我方事先通报的情况下,派遣航母沿中国领海边界巡航,遭遇到一艘刚刚完成远海作训正在水面返航中的中国海军汉级核攻击潜艇.美军不但没有避让,反而起飞“北欧海盗“反潜机投掷反潜声纳浮漂对中国潜艇方位进行三角计算.这对一艘潜艇是非常危险的,因为这意味着下一步就是反潜攻击.中国潜艇一边进行下潜规避,一边用长波电台和青岛基地联系,请求支援.美军小鹰号不但没有中止这一危险行动,反而全队跟进,驶入中国领海,死缠住汉级潜艇不放.北海舰队青岛基地接到电报后,命令海航紧急出动两架歼8贰带弹出航并派两架su-27战机护航支援我方潜艇.在黄海上空,我方飞行员先用英语警告美方,你们已进入中国领海,请立即退出.小鹰号不但装聋作哑,反而起飞了两架f14雄猫进行警戒飞行.这时局面陷入僵持,中国的两架歼8二只好保持在内圈,另外两架su27则在外圈与f14作平行飞行监视对方.美国佬的霸道行为最终激怒了中国飞行员,中国的一架su27突然拉高,然后猛的向右翼的f14斜切下去.(疯狂的伊凡)美国飞行员吓得赶紧向右加力猛拉,逃离接触空域.同时中国的j8二战机打开火控雷达锁定美军航母编队.双方剑拔弩张,海上冲突一触即发.美军的f14降落后,小鹰号全队驶离中国领海.在向横须贺司令部通报情况后,为避免和中国海军再次危险接触,奉命返回母港. 这一事件,引起了双方高层的重视.美国海军对该事件的描述是“二战后美国海军在西太平洋区域最具爆炸性的海上接触“.当年的11月,时任美国国防部长现在的副总统切尼访问北京,和中国商量建立“中美海军海上航行双边通报制度“.以避免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中国在该事件后,开始加紧对潜艇的改进和对航母攻歼战术的研究,海航的重要地位进一步提升. 007明日帝国开始部分的南中国海事件就是美国人以94年的事件为原型而改编的.中国一直保持低调,但在空军内部“疯狂的伊凡“就成了对付美军军机非法侵入的常用一着.94年10月的事件只是以后中美海空较量的开始 。 来自WW的正史如下记载: 1994年11月,在黄海公海海域,发生了美国「小鹰」号航空母舰同一艘「汉」级核潜的长达72小时的「意外对峙」事件。事发之初,「汉」正在下潜,发出很大噪音,从「小鹰」号起飞的P3C反潜机雷达发现了「汉」的潜望镜,於是便开始跟踪「汉」。美、英等国部份专家对这一事件所持的疑问是:依据前苏联的状况,核潜在近海的活动通常得到空军预警机、地面远程警戒雷达、支援船甚至海洋监视卫星的配合。因此,「汉」为何在离「小鹰」号特混舰队不远之处冒险作水面航行?为何二架空军的MiG19战机反应如此迟顿,在事发6O小时之後才飞至出事地点?如此推理,「汉」似乎有当时正在跟踪「小鹰」舰队、作无线电电子侦察之说。上浮的理由可能在於便於启用各类侦测天线。 苍蝇解释: 403,好样的!1994年授予“海上先锋艇”,名至实归! 作为海上先锋舰的112,乏善可陈,可以类比“新装备试验的开路先锋”的105舰。403可以大书特书,却没法大张旗鼓的宣传,毕竟核牙是天朝“命根子”,来一场“裸奔秀”自然“不合时宜”。本苍蝇就一洗这“难言之隐”吧。 403艇艇长刘毅,如今荣升基地司令。当年核潜艇长航、鱼雷试验、极限深度试验等等,共军没有授予任何荣誉,然而94年却将“海上先锋艇”授予403,显见个中内幕,不足与外人道耳。 前几年《解放军报》披露过共军潜艇的多次对峙事件。其中一次说明单艇远洋训练竟然在大洋深入某国演习海域,“面临一次如同实战的检验”。说明则是非常搞笑,按国际惯例,浮出水面将要申请一个“无害化通过”,当然“隐蔽训练失败”。如果隐蔽通过,必须保证安全,否则后果……于是艇长紧急下潜,直到接近极限深度,以最慢速度航行脱险。 实战比什么都重要,091接近最大深度实战机动,远比极限潜深训练真实。最低航速对反应堆的考验也非同一般。十年过去了,091当然不能继续这样。 091如何发现美军,自然要“待考”。共军不好意思说,美军就没必要客气了,基本可以确定,当时403在潜望镜深度被抓住。共军一番侦察以后,溜之大吉。在美军另一份资料中,羞羞答答的说明在跟踪过程中,三次丢失目标。不过有一点是确定的,403安然脱身。共军对此显然胸有成竹,派出Y8巡逻机侦察与J7驱逐美机。 这样的说法在361潜艇失事以后需要进行调整了,共军失去一条潜艇的联系,居然反应如此缓慢。需要说明的是,共军在接近实战状态下的训练,基本是单艇进行的,长时间不与基地联系在黄海事件中就表明是“常规”。361的问题是:如果是常规训练,过了规定联络时间,就需要基地进行侦察了。说明361过几天被发现是因为361负担接近实战的训练项目,共军拖拖拉拉是“习惯性”的。北海舰队因为361的被处理,说明知道出了问题以后的侦察等工作不力,而不是单纯一个“拖拖拉拉”。换一句话说,共军对潜艇太“自信”了,麻痹大意,以至于361那么长时间才发现出事了。 唯一的装备问题是:基地与潜艇的联络存在问题。这是全世界潜艇的问题,水下联络不便。 相信当年403在潜望镜深度决定紧急下潜以后,向基地发回艇长的决定与位置信息、预案执行等信息,于是共军才能在心急火燎中泰然处之,60多个钟头以后派出J7晃晃悠悠的过去“打几声招呼”。共军基地对美军演习自然全方位监控,没发现403遭遇不测才是按兵不动的理由。等到403差不多接近大陆,派出飞机欢迎403归航,顺便警告一下老美,该滚蛋了!去年明级潜艇大闹日本,更显示了共军潜艇的NB,浮出海峡,大摇大摆的一路西行回家去。 至于在海上发生了什么故事,相信共军当时和我们现在一样不明就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共军看完了403的报告以后,乐开了花,军委大笔一挥:水下先锋艇。 2004年的八一,“在新军事变革中勇当先锋”的403,自然要拿出来了。1993年,银河号事件可是搞得天朝火气冲天,黄海事件算是报了一剑之仇。也许黄海事件前传是这样的:共军下令403侦察美军演习。403“稀里糊涂”钻进了美军反潜圈内层,一看大事不好,偷偷摸摸的逃出一段距离以后,觉得无比郁闷,和老美虽然“亲密接触”一下,侦察任务却没有完成,于是,上浮…… 如果没有“403大洋攻击小鹰,上浮示威逃遁”的段段,军委的大笔也挥不动。虽然403逃都逃得这样漂亮,不搞得“大”的“战果”回家,依然“先锋”不起来。共军从来派单艇出去“伺候”老美的,从来抓到“老鼠”再宣传的,逃跑一向被共军BS。林彪当年出了名,若没有“前传”中的“逃跑将军”大名,成色就差了许多。如今大家的认识越来越统一了,39军、40军在朝鲜战场上打得远比38军好,38军要不是前面那么“窝囊”,彭老爷子也不会大笔一挥“万岁军”的。403只是次序颠倒一下,先抓条大的,然后玩一把“绝命狂奔”秀。到了96年,共军核牙悉数出动,老美的航母当然需要“修订”一下航行图,靠得太近,不好玩,擦枪走火,谁知道倒霉的是谁呢。至少小鹰的几十亿美刀、几千条人命和091的几亿美刀、几十号人没法划等号的,穿鞋的自然怕光脚的,何况来的是不要命的。 2004年8月6日,《解放军报》大张旗鼓:“在新军事变革中勇当先锋”的海上先锋艇被表彰。 二.作战模式 “某潜艇基地一艘潜艇,经过昼夜大深度高速机动,隐蔽抵达某海域,使用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船实施攻击,鱼雷准确命中目标。”???091标准作战模式,大致如此。 这一次403玩得是紧急出动,连续在大深度进行高速机动。403当然在大陆架没得玩,那点水深,来一个“大深度”就坐底了。就算要玩大深度,太靠近海底的“高速航行”,只怕也是刀口上舔血的买卖,玩不得,一不小心来点海底“交通事故”就要命了。因此,403进入大洋以后,大深度高速连续航行接近目标。这对动力装置的考验也很严格。 共军核牙的动力问题一直比较严重。据《解放军报》报导, 95年10月进行的演习中,参演的两艘“汉”级前后发生故障。各种报道都说明了核潜艇在动力装置出现问题以后,潜艇兵的经常性的来点“英雄行为”。现在,403大深度高速航行的问题已经解决了,成了训练的基本科目。要是“心脏”动不动玩点“心跳”,谁也不会这样傻,反应堆满功率运行不佳,减功率运行就不会这么多麻烦了。 高速航行的噪音也低不下来,不管是什么深度,总是很危险的。于是在目标某距离以后,能够“隐蔽抵达某海域”。这倒没有任何提示了,如何“隐蔽”是个问题。好在这是十年前403玩过的,敌方发现都能逃掉,现在敌方不知道,“隐蔽接近”自然不是问题。应该是“更大深度”的“低航速”,悄悄接近目标。这个目标是“大型水面舰船”,按鬼子的说法,金刚是“护卫舰”,相信共军对这种“小船”没啥兴趣,至于鬼子的几十万吨的油轮,相信403也没兴趣玩“隐蔽接近”了。403当然要抓“航母”,这玩意才够大,才需要“隐蔽接近”,才能玩一把“心跳”。大玩意就不用潜射导弹这种“蚊子”去咬了,大玩意皮都够厚的,重型鱼雷玩一把才过瘾。 091标配鱼3,这次403抓的是水面舰,无限玄机一语泄录。《解放军报》不愧是大报,惜字如金,赶得上《史记》的严谨了,本苍蝇如历史学家考据《史记》一般考证《解放军报》,不算丢人,《解放军报》严肃的报道可以直接写入史志了。“新闻考古”,天朝特色,军迷特色。 鱼3是大深度被动声自导电动反潜鱼雷,鱼4是落后的电雷,上常规潜艇。403用鱼3攻击水面舰倒是“新闻”,这就说明403使用了新型鱼雷反舰。鱼3至少两种改进,中华鲟I使用了鱼6的雷头,中华鲟II(出口代号ET32),航速35节,航程大于13000米,发射深度240米,战斗部重大于190千克,主被动联合声自导。反正天朝一直很尴尬,核牙只能用反潜鱼雷,常规潜艇只能反舰,90年代以后,随着鱼6的研制成功才有改观,总不能用13KM射程的鱼3攻击水面舰吧。通过对改装以后的091图片分析,091和039的声呐非常接近了,估计091可能会用鱼6。鱼6这玩意最晚在90年代初就已经完成了,否则鱼3也舍不得拿出来出口。 鱼6没有公开资料,八卦是这样说明的:热动力声线联导反潜\反舰鱼雷(即全能鱼雷),长7.8米,533毫米,50节,射程30公里,205公斤弹头。 30公里还凑合,“命根子”能够在20KM以外来个齐射还行。不过汉和说明进口暴风鱼雷用于核牙。暴风可能是这次演习的主角。 暴风鱼雷的射程只有区区的10-15KM,“命根子”只好玩命去了,好在老美的舰载轻型鱼雷在此射程以外,“命根子”还玩得动,更能玩的是,齐射暴风以后,如何逃命的问题倒没有鱼6这一类的要命,暴风命中率极高,绝对符合共军“夜战、近战、一枪封喉”的传统。技不如人,只好偷偷摸摸靠近,然后玩命中率,玩不要命。这致命一枪,可以套用以色列狙击教程了:射击以后,在瞄准镜中看不到敌人的鲜血,那么你将很快看到自己的鲜血了。 暴风无自导系统,直航攻击,533MM直径,速度200节,航深4-400米,战斗部装药约250KG。按照计算,暴风在8KM距离上,发射到命中目标消耗时间1.29分,来一个二战式的扇面攻击绰绰有余。暴风实在够变态的,因为噪音高得离谱,091发射完以后,位置被确定的如玻璃上的苍蝇,没法逃了。苍蝇倒是不需要逃命了,被攻击目标需要拼命逃命才对。如果对手发射线导鱼雷,在这样逃命的时候,还是别指望命中率了。刺刀见红,真不知道倒霉的是谁。091倒是不担心,反正暴风没有制导,这“抗干扰”能力,赶得上步枪子弹了。 问题自然是有的,403如何接近目标才要命。如果觉得安全,在20KM以外大深度发射鱼6,慢吞吞的制导攻击,发射以后就别指望了,自己立即被锁定,好在鱼6有自导头,091发射以后就逃命也来得及。如果觉得很安全,那就在接近水面的位置,10公里以外来一场二战U艇攻击。共军.练了几十年的鱼1直航攻击战术,特熟。打完就逃命,要比什么高科技的“鱼6”攻击更顺手。 暴风也够金贵的,96年报价每条125-150万美刀,配给核牙正合适。汉和称共军在98年进口了40枚“SHKVAL-E”(就是暴风)。原型暴风有效射程8KM,进口的是E,增程型,但是更多资料没有,除了增程以外的改进尚不清楚。 报道说,403“鱼雷准确命中目标”。这个准确有两种,对暴风来说,没有准头的,全靠发射计算(单片机的计算绰绰有余,就算用手摇计算机,这种攻击解算也有极高的理论命中率的)。鱼6天然具有“准确命中目标”的能力,前提是自己舒舒服服的进行线导攻击,直到听到那一声巨响为止。到底是哪一种鱼雷进行了攻击,本苍蝇只好如史学家对《史记》的某些记载众说纷纭一样,留待十年以后对《解放军报》地考证了…… 三. 信息化 《解放军报》的严肃报道和外交部发言一个德行,肯定正确,肯定搞不清楚“正确”在什么地方。403和以前比起来很“信息化”,如何“信息化”不说。对HK的BKC来说,当然可以这样说:“共军《解放军报》大吹水,091完成信息化”,全世界潜艇的侦察、联络都是难题,共军号称解决了“信息化”难题云云,一顿炮轰。WW的报道也许要拿出361的段段贬低一番,然后共军“潜舰”行动,“尽在掌握中”。如果知识丰富些,WW还能搬出老美的段段来:“中国的核潜艇一出广州港,越南西贡就可听到。” 《解放军报》不惜笔墨的说明如何信息化的。在训练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提高.作水平。用GOOGLE搜索一下,093居然在没有入役以前完成了各种配套模拟器材的研制,091的配套模拟器实在不值得吹捧了。然而这“多媒体技术”则是直接说明了模拟器的设计水准了,有兴趣的同好可以参考一下老美的核潜艇模拟水准。《解放军报》毕竟是大报,一句话就说完了苍蝇们需要婆婆妈妈码上几万字的说明。 如此折腾自己,配套先跟得上才行。据说当年403长航训练留下了这样的段段:某艇员上岸以后问,真的完成了这么长时间的航行?你们没有骗我吧?我怎么感觉完成航行还早呢?这长航训练,真能把所有人搞得如苍蝇一样晕头转向的。为了提高远离基地的单艇作战能力,建立了“战场行为模拟训练场”,磨炼艇员心理素质。老漏对此有过大大小小的说明,本苍蝇就不说了。 说了前因后果,军报端上大菜,“艇队官兵苦练大洋机动用兵、水下长途奔袭、大深度高速航行等高难课目,以更高标准检验装备,提高战术、技术水平。” 403当然单艇大洋攻击,先来一个水下长奔,再来一个高速机动,而后惊艳一枪。对比十年以前,403当然有资格“以更高标准检验装备,提高战术、技术水平。”403也不是十年前的403了,“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战艇,指挥控制和装备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在海上训练中,他们还不断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先说明硬件信息化程度“明显提高”,再说明训练中强化“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军报所谓的信息化,重点在实际使用中,倒不是和老美比拼装备的。091这么老了,玩先进肯定玩不过老美的,这点自知之明,本苍蝇都有,何况共军呢。 “他们研究不同海水温度对潜艇高速航行的影响,进行潜艇最大用电负荷试验,完善各种突发险情和复杂情况的应急处置预案。”??特大新闻! 要知道091的供电除了蓄电池就是反应堆了,高速航行能够提供的发电量当然要小许多,403居然能够在高速航行中进行“最大用电负荷试验”! 这不但是有趣,而且是搞笑了。根据“咸丰年间”的论文(加特林语),天朝优先发展闭式循环柴油机AIP系统。 根据反应堆60年代的水准,再根据现代核潜艇的设计常规,不难推测出091水下高速航行与最大用电量的矛盾不可能通过反应堆完全解决的,至于是电池补充还是091的备用柴油机,天晓得。本苍蝇也知道,水下没办法用常规柴油机发电的。 当然,WW也许能考证出:共军091用电量极少,表明自动化、信息化程度极低;或者共军091最高航速太低的结论来。 信息化嘛,不被对手发现乃潜艇第一要务。403研究了不同海水温度对潜艇高速航行的影响,这个隐蔽接近是很有讲究的。高速接敌是一定的,想办法解决隐蔽才是要命的,否则以军报堂堂之尊,也不会随口说什么“信息化”的。解决了隐蔽接敌问题,如何发现目标也是信息化的一部分,准确命中目标就是说明。 军报总结到:近年来,该艇队官兵结合重大战备和训练任务,潜心研究新战法新训法,探索出“以战带训、以训待战”的潜艇战备训练模式,刷新多项单艇战斗记录。 核牙真是NB!一切按战斗标准来训练,在训练中等待战斗,实在是说命根子随时能够对“大型水面舰船”这一类的航母目标??惊艳一枪! 潜台词当然是:核牙出去以后,随时可以命令命根子发起实战攻击。 四.苍蝇的091 403经过改装,按常规估计,辐射噪声如降低10分贝,可使敌声呐有效工作距离至少降低50%。铺设消音瓦能使潜艇的噪音减少15分贝左右,降低敌声纳作用距离50至70%。就算091原来的噪音是160分贝,披上恺甲就成了145分贝。 根据模型图,092换了七叶大侧斜桨,不用K的六叶桨为了降低扭转振动,至于此桨型的优缺点,本苍蝇就不在此嗡嗡了。毫无疑问,首先出现在039上的七叶大侧斜桨使用了低噪音材料、大直径低速桨设计。至于091,以此类推吧。 流体噪音与振动噪音需要降低,什么隔音材料、减振浮筏都不是新闻了。还有一条新闻很NB,093的泵经过优化设计,降低10分贝噪音。实在应该给设计人员发一枚黄金勋章了,这一个一个分贝,少一个奖10万都不为过,如果减少总体噪音一个分贝,奖一百万! 改进091大大降低了噪音,但是和039估计没法比,战术着手更重要。 高速航行的时候,流体噪音与机械噪音不可避免的增大。除了控制螺桨转速以外,403大潜深航行,能够减少螺桨噪音。减少流体噪音需要消声瓦,并且寻找合适的温度层。这才是隐蔽接敌的战术技术含义。 一些零碎的报道也潜伏杀机。天朝潜艇可以使用40Mpa高压空气瓶,生存能力更强,上浮的更快了。如果是暴风攻击,正合适。水下GPS定位系统研制成功,具备水下目标导航、水下目标瞬时水深监测等功能。 天朝超长波收信机距离是一万公里,另有大功率超快速短波发信机等,光电桅杆顶部集成了GPS收信机,还能看到汤姆森-CSF的DR-2000U通讯系统天线。在GOOGLE上,本苍蝇居然检索到这样的信息:“破译了DUUX-S测距声呐的软件模型,自行建立了该声呐的信号处理方法,推动了我国被动测距声呐的研制工作”。091上DUUX5低频被动声纳不是新闻,进行改进倒是新闻,多目标攻击相信不是问题。 对天朝三代潜艇声纳的功臣的宫先仪的报道中可以看出091“信息化”的水准来。核牙使用了低频大基阵和数-模结合的相控多波束技术,有效地提高了作用距离、测向精度等指标,并在跟踪目标的同时实现了快速全向搜索警戒的战术要求。第三代声呐为093准备的,改进091当然还是第二代了,039第二代潜艇综合声纳运用并行处理技术,完成了一部全新体制的数字集成声纳,实现了检测、定位、侦察、识别等9项功能的综合,其技术指标先进,且遵循了系列化、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准则。“各项功能综合处理、有机构成,是国内潜艇声纳中综合功能最强的声纳装备”,“达到发达国家现代声纳装备的先进水平”,“主要性能及综合水平在国内同类声纳中均属领先”。 正当壮年的403抓下“水下先锋艇”的名头,改装以后的403,老当益壮,随时恭候老美航母的“大驾光临”。更具八卦的江湖说明是,401首艇毛病太多,402、403进行改进,404才是定型艇。也就是说,403是天朝最落后的核牙了。至于葫芦岛的093,正在整装待发中…… 根据江湖八卦,403在71年就上了船台,84年才交付使用。33年过去了,就算服役也是二十周年。老则老矣,却看苍茫江湖,谁主沉浮? 多少事,从来急; 天地转,光阴迫。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 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苍蝇???―来自WC的报道 2004-8-7 附:(解放军报 2004年08月06日 第1版)“水下先锋艇”探索战备训练新模式 信息化程度提高 本报讯 记者司彦文报道:某潜艇基地一艘潜艇,经过昼夜大深度高速机动,隐蔽抵达某海域,使用鱼雷对大型水面舰船实施攻击,鱼雷准确命中目标。创造这一战绩的“水下先锋艇”“八一”前夕受到北海舰队表彰。 10年前被中央军委授予“水下先锋艇”荣誉称号的某艇队,在新军事变革中勇当先锋,努力实现由传统练兵方式向信息化训练的转变。经过现代化改装的战艇,指挥控制和装备系统的信息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艇队官兵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实.训练,通过现场演示管线布设、设备运转、系统配合、信息流程等,增加对信息化作战的感性认识,提高新装备.作水平。在海上训练中,他们还不断强化对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艇队官兵苦练大洋机动用兵、水下长途奔袭、大深度高速航行等高难课目,以更高标准检验装备,提高战术、技术水平。他们研究不同海水温度对潜艇高速航行的影响,进行潜艇最大用电负荷试验,完善各种突发险情和复杂情况的应急处置预案。为提高远离基地条件下的单艇作战能力,他们建立“战场行为模拟训练场”,组织了在艰苦恶劣环境中独立处置各种故障和险情等演练,锻炼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过硬的技战术和顽强的战斗作风。 近年来,该艇队官兵结合重大战备和训练任务,潜心研究新战法新训法,探索出“以战带训、以训待战”的潜艇战备训练模式,刷新多项单艇战斗记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