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一十六年从头越:对台开战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


日期:2004-08-19 13:26:37|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一)在战争准备好的情况下,我们才有资格选择开战的时机   战争经验证明,敌我双方的形势瞬息万变,所以,要完成百分之百的准备工作是不可能的。从2004年到2020年之间,我们的最高目标是做好绝大部分准备工作,迫使美国在战前就退出台海,并压制台湾接受大陆统一,而准备的最低限度,则是要保留最起码的应急军事力量在东南沿海,以应付在台湾岛内外的突发事件。   从中美南海撞机事件中陵水机场的迟钝反应――对方降落25分钟以后我方人员才敢登机――来看,大陆这种“应急力量”是必须要配置的,否则,我们拿什么来给陈水扁念紧箍咒,他凭什么相信大陆是“又说又练”?另外,我们连这个都做不到,又凭什么来和美国人谈“不战而胜”?   这种预警似的快速反应威慑力量应该有几个特点:   第一,规模小而精,象警察110一样随时处于临战状态,数小时以内就能投入战斗,这样长期在福建沿海“弯弓待发”,才不会对经济形成过大压力;同时,不断举行真真假假的军事演习――这样可以骚扰、麻痹“台独”的神经,为以后“出奇兵”创造条件,   第二,包括部分海空军、海军陆战队和二炮的联合兵力,只有这样在台湾出现突发事件时,才能抢在美日之前迅速展开海空军事行动,占领军事战略位置和行动制高点,以待后续大部队,也给下一步的政治军事的应对决策和行动留下时间和空间;   第三,这个力量不仅是“台独”理论上的威慑力量,而且还是一种随时可以实现的打击力量,只要那边陈水扁.股一翘,这边厢炮火便可铺天而至。过去我们搞军事演习,往往是政治作秀大于军事内容,演习前铁流..,气势如虹,一副大兵压境之势;演习时战鹰如云,导弹似电,轰轰烈烈,一副奉天讨贼的决战之势;演习后凯歌回营,又是一副胜利踌躇之势。这种演习耗资过巨,没有明确的战术针对性,演习后部队分散回到各驻地,沿海又是和平景象,对“台独”形成不了实质性的威慑,另外动员规模太大,涉及兵种和范围太广,往往事“兵马未动,敌人已知”,达不到隐秘和突然的效果。   第四,这个小而精悍的快速打击力量必须隶属于最高决策部门,情报最快到达神经中枢,然后命令最快到达前线作战部队,这样才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有利于部队集结和发动突然进攻――在侦察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今世界,不能做到战略上的突袭,但仍然可以作到战术上的突袭;   只有前线随时存在一个“铁拳”的前提下,我们才能从容的来完成和完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   (二)对台开战必须选择合适的时机   开战的的时机,必然要根据敌我双方的战争准备完成情况、经济发展水平、敌我阵营的形成、战争的风险程度、战争的成本以及届时的国际形势来选择。   如果机会到来,我们却担心失败,难下决心,迟迟不敢发动统一之战,一再拖延,总希望有更好的时机出现,这便是逃避困难的“绥靖主义”甚至“投降主义”。   如果不顾全球战略大局,只想逞一时痛快,准备不足,时机不利却仓促开战,这便是军事冒险主义。   以上两种倾向,我们都必须反对。   开启战端,我们必须具备以下能力:   1、不管将来美日是否真的参与,我们都必须料敌从宽,都要充分做好美日参战的准备;   2、既要有与美日打常规战的准备,必须还要有“打核大战”的准备,这样我们才有可能真正避免“核大战”;   3、必须能具有摧毁美国大部分卫星的能力,同时我们自己还有少量卫星不会被摧毁;   4、必须能保证国内的网络、通讯、金融等各方面的安全,即使在常规战争规模扩大的前提下也能必须保障全国(除东南沿海局部地区以外)人民的正常生活;   5、不管是用水面舰队还是水下潜艇“狼群”,必须有能力保障我们在印度洋和南中国海的石油运输线路的安全,同时保证在中亚的陆上石油运输线路的安全;   6、必须有足够的战略物资储备(包括粮食和铁矿石等);   7、必须要将大部分外汇储备转购欧元或保留为人民币本身,减少对美国债券的持有量;   8、必须将国内矛盾化解到最低程度,否则,“后院起火”的危险远远大于前线的失利,第一次台海战争失败,我们还可以打第二次,第二次失败,还可以打第三次,但如果国内发生剧变,我们就再也没有机会;   9、最后,必须要考虑到战争规模扩大后,我们经济上的承受能力和人民意志上的承受能力,如果超过了我们的承受力,战争将成为一种负担,也将成为自取其败的自戕。   应该承认,舒适优裕的现代社会对战争的承受力远远低于贫穷时候的承受力,这是无法用斯巴达式的生活方式来改变的客观事实,朝鲜战争时“一把炒面一口雪”的顽强的斗争精神和辉煌的历史将无法原版重演。   二战时期,德军围困列宁格勒长达两年零六个月,苏联军队和人民几乎弹尽粮绝,共有64.2万人饿死和冻死,2.1万人死于德军的空袭和炮击,但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仍然不屈不挠,艰苦奋战,最终战胜了德国法西斯。然而,1993年的科索沃战争中,北约作战飞机对南联盟持续轰炸了78天,只是部分摧毁了南联盟军队、生产设施、交通运输线和水电生活保障设施,远远没有达到列宁格勒那样的严峻形势,南联盟全民族便普遍失去了抵抗意志,终于向敌人俯首称臣。 大众的心理在这个时候最容易产生迷茫,一边是自己的悲惨痛苦,一边是美国的“自由”、“民主”,人们自然要对自己国家的政府产生怀疑。如果这个政府本身就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同时敌人又披着这样那样的漂亮外衣,那么人民也就自然要把痛苦的根源归结到这个政府,从而反对甚至推翻这个政府。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十月革命”的孵化器一样,超过大众承受能力的台海战争,不仅达不到统一国家的目的,反而会成为颠覆政府、灭亡自己国家的“飞去来器”。   南联盟地处欧洲腹地,被分裂以后便失去了对邻居的威胁,成为了无关紧要的小国,所以最后加入欧盟,人民还有可能沾富邻的光,过上中等的生活,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中国膏腴之地,列强将会更加疯狂的上演“八国联军”的瓜分狂潮,必置中国于死地。   对中国和南联盟来说,一样失败,却是两样结局。   殷鉴不远,没有绝对的把握,我们绝不能轻易开启战端。   (三)如何应对2008年   目前,很多人把2006年或者2008年看成是中国命运的关键节点,认为只要在这个时候,台湾敢宣布“独立”,我们就应该毫不迟疑地大开杀戒,坚决打击。   无论是李登辉还是陈水扁,他们既是狡猾无赖的政客,又是精于算计的商人,他们都看到了时间正在慢慢蚕食“台独”的生存空间,时间是大陆的帮手,也是他们自己的绞索,所以,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不惜拖垮岛内的经济,也要尽快把台湾拖上战车--最近又要花180亿美元的天价买军火。目前大陆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建设上,军事还没有完全占有绝对优势,台湾尚有相当胜算。台湾在靠近2008年时正式独立,而北京正忙于筹办奥运,同时上海也在筹办世博,打与不打,大陆投鼠忌器,骑虎难下。   台独分子自有他们的精明算法:   1、如果动手打,台湾凭借空军先进战机来守海峡天险,完全可以与大陆一搏,胜算大于大陆;   2、美国日本很可能会出兵前来助战,那时大陆取胜的机会更小;   3、大陆动手,很可能会导致美国及其盟友对奥运和世博进行全面抵制,大陆上万亿的投入可能就此打水漂,而随后的经济制裁将会更加惨痛;   4、大陆腐败炽烈,贫富悬殊,各种矛盾尖锐,民心不稳,如果对台开战,有可能会反过来导致执政党垮台;   5、目前,大陆新老政权交接尚未全部完成,新班子要整合各种力量(特别是军队),尚需时日,草率开战会导致新班子倒台;   6、现阶段大陆经济还未完全起飞,对外资和台商的资金技术颇为依赖,对台开战会切断这些资金技术的来源;   7、将中国完全扼杀在助跑阶段,符合美日的大战略计划,台湾先挑起战端,美日正好找到遏制中国甚至打击中国的借口;   8、倘若大陆顾忌以上原因,暂时不敢开战,台湾趁势展开不惜代价的大规模邦交,特别是得到美国和日本的外交承认,台独便成既定事实;   9、得到美日承认后,台湾立即和他们签订军事同盟条约,把美军和日本自卫队迎上岛来,为他们建立军事基地,甚至把核武器架在大陆眼皮下面,从此台湾无忧也,即使日后大陆发展起来,面对美日台同盟,也为之无可奈何;   10、如果“台独”冒险成功,此后极易诱发大陆民族分裂狂潮,大陆政权土崩瓦解,大陆分裂成七国八国,台湾再无任何威胁,从此可高枕无忧,舒舒服服地象英国、日本那样过自己的岛国生活了;日后,等那七国八国闹腾得差不多了,还可以利用语言和文化的优势再回“前中国”大赚其钱,永远压在“支那人”头上作威作福。   所以,2003年12月10日,陈水扁公布了要在2006年月12月10日举行“新宪法公民投票”、2008年5月20日实施“新宪法”的“台独时间表”,再次向大陆摆出摊牌的姿态。   李陈这番如意算盘,不可谓不阴险歹毒,也不可谓不“精明过人”,只是井底之蛙,焉能理解大国博弈。   其一,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美日利益冲突正日趋尖锐,冲突面在也逐步扩大,但是大国之间,交兵更慎,并非所有矛盾都要集中起来用战争来解决,中美之间(尤其是中日之间)有战争的发展趋势,但同时又有为了更大利益的平衡与妥协。台湾在双方的天平上份量完全不一样,中国有可能为台湾跟美国爆发战争,小至常规战,大至核战争。而美国则有可能不为台湾跟中国开战,小战不打,遑论核战。   此外,日本倒是有与中国决战的冲动,但由于本身势力的原因,日本的战争意愿还要受美国支配,美国不打,日本只有干瞪眼。   此李陈之误判一也。   其二,中国由于工作重点在发展经济,对台湾的战争准备尚未完成,但是美国被牵制在中东和“反恐”,对中国的战略围堵也没有完成,而日本的军力也同样还在建设之中,所以,在近几年甚至近十年内,中美日三国还不能形成决战的态势。另外,将来即使三国都做好了战争准备,但最后都不会选择战争,因为和过去的冷战一样,未来的战争更不可能有胜利者。 此李陈之误判二也。   其三,李陈精于算计,却忘记了一条,国家利益不是简单的等价交换,他们完全不懂中国人民对于国土分裂的切肤之痛,完全不懂中国人民统一河山的坚定决心,在此磐石一般的决心面前,任何敌人都会被撞得粉身碎骨。   此李陈之误判三也。   不可否认,台独选择2008年“独立”,对大陆来讲还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打与不打,确实难以选择。   一旦开战,现不说别的,奥运和世博必然要遭受抵制,上万亿的损失,对目前的中国来讲不能想象,另外,战争所消耗的军费,战争中沿海所受的破坏,以及战后美日的经济制裁,加起来更是几乎不可想象的天文数字。要知道,打赢战争之时,人民必然是欢呼雀跃,漫天烟火喜欲狂,然而,当战争后的压力分担到每个人的头上来的时候,时间一长,人们就开始承受不了,国内问题也就可能由此而演变成比战争更大的困难和压力。   假如不打,我们又无路可退,否则坐视“台独”不管,不说国际风云如何变幻,光是国内和军内的巨大压力政府就无法招架。   所以,与其被动地等待2008年的到来,我们还不如从现在开始就着手应对,用积极的手段来防止自己落到将来那个尴尬的困境中去。   如何打乱“台独时间表”,成为大陆处理台湾问题的当务之急。   由于目前我们还没有做好收复台湾的准备,而“台独”分子也没有公开提供让我们发起进攻的口实,再加上奥运和世博“两会”工作的不可逆转,所以,在2008年以前,我们实际上并不能先打第一枪,不可能用大规模军事手段来对付“台独”。   在当前条件下勉强收回台湾,我们就公开摆出了在亚洲和美国争夺利益的战略进攻态势,代替伊斯兰极端势力、俄罗斯和“法德同盟”完全站在了美国人的对立面,象前苏联一样成了美国必须动用所有力量、所有资源来对付的第一号战略敌人,可目前我综合国力与美国相差甚大,各方面条件远不够成熟,无法承受与美国人翻脸摊牌、长期敌对的巨大压力。   挺身而出,跟美国人面对面针锋相对,这是中国不愿看到的一种极端不利的结局,同时美国也在尽量避免形成与中国两败俱伤的局面。放大了外延的“恐怖主义”是美国的首要敌人,独立的“老欧洲”与俄罗斯相互唱和,渐渐有坐大之势,而中国在“顺应”美国的同时“和平”崛起,对美国的威胁似乎并没有一些美国人原来想象的那么大,所以在不出现极端对立的情况下,美国在都会放松对中国的遏制与防范,甚至在某些范围对中国作出一定让步,这都是符合美国国家利益的必然选择。世贸大厦燃烧的黑烟还没有冒完,中国高层就提出中国获得了二十年左右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看来此言非虚,极富有前瞻性。   为了中美两国不在“两会”之前为台湾摊牌,也为了不让陈李走到最后一步――公然宣布独立,我们应该用各种手段来打压,使之被迫推后“独立时间表”,让我们好为2008年以后作准备。   打压手段有三:   1、借助外力   用各种方法对美日特别是美国施压,迫使美国约束李登辉和陈水扁的行为,而目前美国被中东局势搞得心乱如麻,不愿为别的事情分神,更不愿被拖进新的漩涡,所以美国会威胁李陈听从指挥。   4月21日,美国主管东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凯利在联邦众议院国际关系委员会上,以书面证词表示,“台独将致毁灭性后果”,对“台湾可能的修宪行动,美国的支持有其限度”。稍后,美国副助理国务卿戴利也在新加坡东亚安全会议上表示,任何改变台湾现状“都必须是和平的,且必须得到双方同意”。与此同时,美国国防部有关官员亦就台海议题发表类似的看法。在26日台湾“外交部”举行的《与台湾关系法》25周年茶会上,“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副处长”葛天豪在致词时则更为直截了当地告知陈水扁当局:要谨慎处理所有层面的两岸关系,不要轻视中国对台动武的宣示。   这些迹象表明,美国人至少目前还不愿看到陈水扁走得太远,更不愿被这个狡猾的律师拉进台湾海峡的浑水。   2、经济制裁   3、小规模的边缘战争政策   批判的武器从来都不能替代武器的批判,战争边缘政策今后应该成为我们压制“台独时间表”的锐器。   过去我们搞军事演习,动作太大,而持续时间短,演习一过“台独”又故技重演,所以军演有如芭蕉扇打蚊子,风都把蚊子?跑了,收效不大;   继而发射导弹,进攻姿态过于明显,国际上影响大,最后却又不能把棍子打在陈水扁的.股上,容易给人造成虎头蛇尾的印象,“台独”最终没有切身感受到惩罚的痛苦,嗓门还越来越高;   如果把毛泽东当年“炮轰金门”的老方法再来一回,我们则是刻舟求剑,忘记了“江山尤是,人民已非”的道理,用老人家的话来说,这叫“犯了教条主义的错误”。   当年万炮轰金门,起初是教训蒋介石,牵制美军入侵黎巴嫩的军事行动,随后则变成了“是帮助蒋介石守好金门”,用两岸之间这种奇特的“默契”来打破美国人用放弃金马来制造“两个中国”的阴谋。而如今,居于台湾高位的领导人,已从坚守“一个中国”立场的蒋介石换成了“台独”罪魁李登辉陈水扁,李陈原本就打算撤出“离岛”,巩固台澎,但因军方和民间反应过激,遂才作罢。1998年12月,台湾行政院宣布的台湾领海范围,包括台湾本岛和澎湖列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钓鱼岛,其诡秘之处就是根本没有提到金门马祖。      倘若我们为了打压台独而再轰金门,台湾必然就势放弃金马,彻底斩断毛蒋两位政治家当年在海峡之间拴起来的“地缘锚链”,反而置大陆于不义,同时还容易引起国际烈谴责,对“台独”还起到相反的“促进”作用,台湾甚至可能一次为借口,乘势宣布独立。中国大陆进攻或收回“金马”或许正中李陈下怀,这些年金门台军经常对大陆渔船开枪开炮,目的就是要激化局势,让大陆来跳这个圈套。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