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接收了俄罗斯为其建造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是俄罗斯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技术水平,除了其装备的“晒斑”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外并无其他先进之处,中国为什么选择进口此型军舰作为其海军的主力装备呢? 高大威武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却还在使用老式的蒸汽轮机动力,虽然有高速航行性能好的优点,但启动速度慢、设备复杂、维护困难。在这方面甚至不如中国国产的054型旅海级导弹驱逐舰. 中国不断加强的海洋意识 在1999年的建国五十年周年阅兵中,海军与第二炮兵的突出地位清楚地显示了人民解放军“从陆地到海洋,从近海到远洋”的战略转变。 第二炮兵现在正在装备的移动式固体燃料弹道导弹共有4种型号,即东风-11 (M-11),东风-15(M-9),东风-21以及东风-31全部登场之外,作为主角之一的解放军海军还展示了步行阅兵方队和车辆方队各三个,导弹运送车56辆,舰对空与舰对舰导弹四种型号以及98年刚公开的“飞豹”歼轰机(FBC-1)6架,轰六D(H-6D)型轰炸机3架,是到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人员及装备的展出,极大地显示了中国日益高涨的海洋意识。 “大跃进”的中国海军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海军舰艇的现代化与大型化趋势非常明显。特别是从九十年代开始,国产的“旅沪”级驱逐舰(052型,4200吨),更大的“旅海”级驱逐舰(054型,6600吨),“宋”级常规潜艇(039型)等相继入役,此外还从俄国引进“现代”级驱逐舰和“基洛”型潜艇(近来还风传在建造航母及洽商购入“阿库拉”级攻击核潜艇),水面水下的战斗力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 中国海军军力增强的背景是,虽有由于有了经济上的余力要将老旧舰艇更新换代之一面,但随着国力的增强海洋意识的提高也是一大原因。特别是1996年美国航母出动事件(美出动两艘航母干涉台海危机)使中国海军痛感面对美航母编队而无力与之对抗的现实。随后中国海军通过演习等研究发现,海军舰队的海上作战之“力度”与“持续力”最大只能延伸到离岸200海里的地点。在对美日的宙斯盾舰及航母作战群无有效对抗手段时,别说突破“第一岛链”(日本列岛,冲绳,台湾及菲律宾等一连串岛屿),就连在公海的自由航行都无法保证。于是,同年12月,当时的国务院总理李 鹏访问莫斯科时签署了购买“现代”级导弹驱逐舰的合同。 为什么选择了“现代”级? 众所周知,“现代”级是七十年代后期由原苏联设计,八十年代初首制舰服役的而在当时为“最新型”的大型驱逐舰。但是以现在的标准来看,其作战能力除“晒斑”SS-N-22型超音速反舰导弹外并无值得特书之处。外观上的威武也许会给对手一定的心理压力,但在什么都讲“隐型”的今天,对它的真正价值是有疑问的。此外,据传总额为八亿美元的采购案,对中国的国防预算来说也绝非一个小数目。那么解放军海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换个角度再来分析,一般认为,中国购入现代级是要建立蓝水海军以及是由于96年美国航母的冲击。可是再仔细考虑一下,如果中国真正要建立远洋海军的话,航母姑且不提,目前最需要的应该是大范围的舰队防空舰。现代级的对空导弹SA-N-7射程为25KM,与旅沪及旅海上装载的“海红旗”7型(HQ-7,射程13公里,“海响尾蛇”的中国版)相差无及,作为远洋舰队防空能力太过贫弱。其SS-N-22超音速反舰导弹对水面舰只确为威胁,可一出大洋在与敌舰遭遇之前就可能会被敌方的空射反舰导弹击中。事实上,在今天的海上,不具备“宙斯盾”那样有效防空能力的远洋舰队是不能被称为真正的“蓝水海军”的。 再来看看国产的“旅海”级等驱逐舰,中国的造船技术决不可说低,其总体设计可认为要比“现代”级出色。而超音速反舰导弹,中国现在研制中的至少也有三种,其中一种已实战配备完毕,并在99年大阅兵中展出。另外有关中国超音速反舰导弹的情报多而杂乱,到目前为止得到确认的就有C-101、C-301、FL-7等等。由此而论,如果中国愿意的话,是可以造出与现代级同等级的驱逐舰的。 那么为什么还要购买“现代”级呢?以笔者的见解,在中国的造船与导弹技术上仍然有瓶颈,特别是在主机、各分系统的整合技术方面还处在摸索阶段。除了技术层次的问题之外,以引进“现代”级为契机,连同俄国海军的洋上训练/运用技术以及作战思想一起引入也许才是真正的目的。“现代”级导弹驱逐舰所使用的反舰导弹、防空导弹、主炮、防空炮、直升机、雷达、声纳、电子战系统均与解放军海军以往使用的装备完全不同,势必会因此大大延迟该舰在中国形成战斗力的时间进度. 中国军队的编成体制原本为苏联型,中苏决裂后不得不采取自主的路线,但很难从中脱出。现在看一看中国陆海空三军的主力兵器,空军有苏-27和苏-30战斗机,陆军有98式坦克(原苏联T-72基础上改进而成),S-300防空导弹;海军有“现代”级、“基洛”级潜艇等等。不知不觉中,解放军武器装备的体制再次回到苏联型上来了。硬件变了,软件也随之改变自然在清理之中。 以对抗宙斯盾舰为目的的“第四舰队” “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有限战争”,是96年在中央军事委员会扩大会议上确定的“中国新时期战略方针”。以此为基础给予海军在和平时期的任务是: 一、单独或与陆/空军协同保卫国家的“海洋国土”。 二、支援国家海洋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三、对海上有限战争的准备及应付突发事件。 解放军海军是怎样看待其中关于“对海上有限战争的准备及应付突发事件”的呢?我们来看一下中国国防大学的学术讨论资料吧: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部分岛礁至今为外国占领;由于多种原因,我海军长期未能在我主权范围内的海域中活动。因此,采取以下具体措施为显示维护国家领土及主权的决心,海军兵力应在这些海域活动,并以此维护国家利益(东海海域调查及演习活动)完成独自应付海上有限战争的准备,完成国家统一的战略目的(武力解放台湾的准备)为实施岛礁作战研究及准备兵力、装备、训练、后方支援及作战指挥等(南海冲突的准备)实施(消极的)海上封锁,遮断作战或(积极的)破坏海上航路(反日美防卫指针)。” 这就是近年来中国海军频繁进行演习活动和东海海域调查,对台威吓演习以及积极的南海政策的根据。据此,由于“现代”级驱逐舰的加入,以西太平洋海域为活动范围的解放军海军“第四舰队”(指除了原北海、东海、南海三大舰队之外)已经几乎是呼之欲出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