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国应该发展电子干扰型反舰导弹


日期:2004-08-26 15:37:39|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1976年开始研制AN/ALQ-162(V)。诺思罗普公司于1980年1月得到工程发展模型(EDM)的开发合同,1984年签定了初始生产合同,1984年9月,获得加拿大和丹麦第一批出口定单,并完成了全尺寸工程研制工作。1986年9月,美国海军批准生产ALQ-162;完成了ALQ-162的作战试验与鉴定,1988年第一部ALQ-162交付美国海军。1999年,估计生产会结束。 <技术特点>   ALQ-162(V)干扰机是一个连续波断续式转发器/雷达干扰机,它足够的小,可安装在飞机内部和机翼外挂梁中。“荫影盒Ⅱ“增加了脉冲多普勒和干扰能力。设计它的目的是以小型独立的组装件对现有飞机提供高效保护。接收机/发射机是一个单一组件,大多数飞机内均可携载。采用强制空气冷却,不要求特殊的飞机设备。   该系统与任何雷达告警接收机(RWR)、脉冲干扰机或一次性使用对抗投放系统相兼容。它的特征是自动、可编程频率搜索和干扰。软件控制的MIL-STD-1553A/B接口可用。   系统由接收机/处理机组件、发射机组件、用户数据存储组件和天线构成。天线安装在外挂梁的前边和后边,视角范围为仰角±45°,方位角±60°。系统长为100英寸,重195磅。   接收机/处理机有12个工厂可更换组件(SRA)以及机内测试能力,在接收机/处理机中完成调制技术生成、系统定时、低功率信号开发和射频视频处理。发射机有3个工厂可更换组件,装有行波管放大器及有关电源和冷却设备。用户数据存储器是单一印刷电路组件,含有可编程序只读存储器。完整的端-端内部测试能力确保了可靠性,并便于维护,因为能把故障隔离到组件一级。连续的性能监视和操作员启动的测试可检测到95%的潜在故障。   <性能数据> 尺寸   Rx/Tx: 16×18×42cm   重量XG   Rx/Tx 19.1公斤   天线: 0.23公斤   RCU: 0.5公斤   特性Q   可靠性: 演示的MTBF 335小时   单元: 发射机   接收机/处理机   用户数据存储器   天线(2)   天线:两个垂直极化天线,覆盖范围分别为俯仰±30°,方位±60°,能与其它天线接口。   操作:独立使用,不要求雷达告警接收机与雷达告警接收机、脉冲干扰机或一次性使用对抗措施相兼容易于安装在飞机的大多数位置上,包括外挂梁位置软件用户可编程 <作战使用>   ALQ-162(V)对采用连续波雷达技术的威胁(如SA-6地对空导弹)实施连续波干扰。这一组件式系统能够使用它自己的接收机和处理机自主地操作,或者能与其它雷达告警接收机一同工作,系统使用宽范围频率和其它发射参数来干扰地对空导弹。   有三种工作方式:   ·装备:行波管预热和自测试,三分钟暂停   ·接收:系统探测、表征和报告威胁信号,但不发射   ·操作:全面接收/发射操作,并是全自动的操作   ALQ-162(V)的特征是:   ·独立使用,不要求雷达告警接收机   ·自动的、可编程序频率搜索和干扰   ·系统控制、威胁列表和排列优先次序以及技术生成,所有这些都存储在用户可编程存储器中   ·针对最优先威胁,自动生成特定对抗措施 这种类型的机载电子干扰机的尺寸和重量都足够小,完全可以装在反舰导弹的战斗部舱段。并且为了解决反舰导弹无法提供足够电力的问题,可以加装一个小型涡轮发电机,导弹有足够的剩余空间。 在作战使用上,这型电子干扰机的智能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而在民用芯片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它的智能化水平还可以提高。只要平时注意对敌方导弹的电子参数搜集,让电子干扰型反舰导弹全自动工作是可行的。 而由于小型电子干扰机的功率毕竟比较小,只可以对付逼近的防空导弹,作战时需要反舰导弹群进行比较密集的编队,但同时要解决电磁兼容问题(会不会干扰其它反舰导弹的雷达?) 另外上述的反舰导弹编队,也是一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但此前有报道,美军已经实现无人机的编队。 不要求敌方的防空导弹完全失效,只要防空系统的毁歼率降到一定程度就可以了。 大家都在说反舰导弹饱和攻击是对付航母编队的有效手段。但如何实现这种手段,还是有非常难度的。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