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印日三国轴心能否成为现实? 


日期:2004-08-26 18:00:11|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亚洲时报

文/Sultan Shahin 撰文 1998年5月在印度进行一系列核子试验后,日本对此做出强烈反应,两国关系一度跌至穀底。本月双方的几次高层接触无疑会对双边关系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但印度外交政策机构还是无法充分理解日本驻印大使今年早些时候提出的建立印度-中国-日本三边轴心的用意何在,而这一建议在中国官方媒体上广受欢迎。 不过,印度国大党领导的联合政府在继承上届政府成功的外交政策的同时也在突显自己的外交特色,正在认真考虑建立这种轴心的可能性,特别是在美国因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泥沼影响力萎缩和世界广泛反对美国全球霸权目标的背景下。而且这也是对亚洲经济整合程度的一种衡量。印度知道,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日本的最大外国市场,包括台湾和香港的大中华地区是仅次于美国和欧美的印度第三大贸易伙伴。 日本外相川口顺子一周前访问了印度,两国负责资讯技术、经济、贸易和基础设施的内阁官员在本月底也将举行会谈。川口顺子外相在两年里两度访问印度,在此次访问期间她拜会了印度总理辛哈并与其他政府官员举行了“坦诚友好”的会谈。官方消息称,双方一致认为双边密切关系仍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他们同意寻找能够进行合作的重大工程,以便具体展示这种巨大的潜力;他们强调指出,日本商界有必要更大规模地进军印度。” 川口顺子还表示,印日双方同意相互支援对方争取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日方有关川口是次访问的一份声明说,印日双方同意“在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及其运载工具扩散方面交换意见和进行合作”,并认为这种武器对国际社会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 显然,日本正尽力寻找走出因自己激烈反对印度核子试验而造成的日印关系困境的途径。印度1998年的核子试验严重损害了它与日本的关系,而在此之前双方不曾存在任何争端-意识形态、文化或领土争端。印度人仍对日本对该国争取摆脱英国殖民统治运动的支援充满敬意,这部分原因是很多印度人并不知道日军在“被解放的”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所犯的暴行。而且印度还认识到,若没有日本当年的技术转移,该国就不会发生汽车革命,因为在冷战期间西方不支援印度的技术现代化。马鲁蒂(铃木)小汽车在几乎30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印度人的最爱。 而且,印度人还对日本在二战中遭到毁灭性打击后在重建国家方面表现出的毅力和适应能力充满敬意。日本的广岛和长崎在二战接近尾声时被美国投下的原子弹彻底摧毁,因此印度人能够理解日本人对核武器的恐惧。但他们不明白日本为何如此强烈反对印度拥有核武器,因为两国间从未有过任何争端。据印度驻东京的一位外交官透露,“日本对印度核子试验的反应出奇地迅速和严厉”:不仅对印度实施制裁,而且还利用一切国际论坛谴责印度。 这种局面非常不幸,因为到1998年双方的经济甚至政治关系已显著改善。在冷战期间,日本和印度分属两大不同阵营,在长达21年的时间里双方之间不存在高层政治互动。但在1995年双方开始接触,1997年日本外相访问了新德里。 到了90年代末,印日双方甚至可以在东盟框架内讨论更大的政治和安全问题,甚至考虑进行双边安全对话。两国海军首长在1997-98年实现了互访。双方在经济领域同样取得了显著成绩。在1997年,日本对印度的直接投资达到5.32亿美元-尽管只占日本在全球投资的1%,丰田、本田、日产、三菱等日本工业巨头开始在印度拓展业务。日本的银行、保险和证券公司也开始挺进印度市场。日本还开通了直达印度的航班。 然而,印度1998年的核子试验几乎完全终止了这种积极势头。日本随后宣布了它所称的“经济措施”,包括冻结对印度新工程的援助(紧急、人道和基本援助除外),中止对印度新工程的日元贷款、停止在东京举办“印度开发论坛”以及对技术转移实施严格控制。印度外交机构指出,比较而言,当中国在1995年进行核子试验时,日本只是冻结了部分对华援助。日本还临时召回驻印大使回国协商对策,日本时任首相桥本龙太郎还表示决心要在伯明罕八国峰会上向印度的核子试验发出明确和强硬的资讯。日本政府称印度的核子试验是对国际社会的不可容忍的挑战,日本议会甚至称这些试验是破坏全球环境和生态系统的行为,并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了威胁。日本还取消了许多先前拟议的对话,实际上是中断了所有双边对话。 然而,对印度造成最大伤害的是,日本在国际舞台上对印度穷追猛打,将印度与巴基斯坦相提并论,还提出了所谓的“核爆点”理论,并要求立即解决克什米尔争端。日本建议进行斡旋或为印巴举行会谈提供便利,以消除新的“核爆点”。印度对日本的这个建议做出强烈反应,并不了解印巴关系及其克什米尔争端复杂性的日本认为印度的过激反应是不可理喻的表现。 新起点 幸运的是,这种僵局现在已经结束,而且两国都认识到有必要在政治和安全层面进行更密切的对话,以减少未来出现类似误解的可能性。然而,印度就是无法理解日本为何建议要把中国包括在这个新轴心中。根据外交界消息来源,印度外长纳特瓦尔·辛格6月22日出席在中国举行的亚洲合作对话时,在会议之外同日本外相川口就这个问题交换了看法。双方领导人都认为该建议很有趣值得考虑。 印度官方认为,日本的这个建议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世界舞台上的不同国家未来的立场可能会发生变化。此前俄罗斯提出的建立俄罗斯-中国-印度轴心的建议也有类似涵义。中国既欢迎俄罗斯的建议,在很大程度上也不反对日本的建议,这一事实表明北京认同俄罗斯和日本对世界未来局势的评估。 日本提出了一份有关通过多边途径解决伊拉克危机的草案,正尽力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只要日本承认印度在这方面的利益,新德里并不反对日本想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愿望。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在川口外相访问结束时发表的联合声明中说,他们将相互支援对方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诉求,“以增强其效率和可信度”。 日本的建议首先反映出了该国的实用主义外交政策。日本为了迎合美国这个唯一超级大国的需要,不顾本国宪法有关放弃战争的条款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面对多极化世界的挑战,日本现在还努力与中国和印度发展密切关系。在多极化的世界中,日本的亚洲邻国可能会发挥重要作用,而美国的影响力相对会下降。 日本和印度还认识到了中国日益增强的军事力量。两国媒体最近接连就这个课题发表了两份报告。印度国家安全委员会秘书处的一份评估报告声称,中国军力仅次于美国排名第二。该报告基于国防能力、GDP人力发展水平、研发水平和人口这5项指数对50个国家进行排名,其中排在前列的国家分别是:美国、中国、日本、南韩、瑞典、俄罗斯、德国、印度、法国、英国和以色列。 日本的《世界日报》基于同样的研究表示,中国军力到2015年能与美国并驾齐驱。中国官方报纸《人民日报》最近的一篇文章援引了日本一篇题为《为美中新冷战结构做准备》的军事评论文章,试图理解日本对未来世界局势的看法。 这篇军事评论文章认为,美中关系到2015年之前可能有三种模式。冲突、冷战或结盟。最有可能的是“形成美中冷战结构”,而最不可能的是“结成盟友关系”。正如美苏在冷战期间,在亚太地区拥有强大军力的美国和中国在保持相互限制的全球战略关系的同时,也会继续维持军力对抗和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结论是,不论美中关系十年后走向何方,美国的盟友日本都将不得不卷入其中。因此,日本有必要为不确定的将来做好准备。 在未来十年有几点是确定的,其中之一就是印度的经济会快速发展。印度经济的平均增长率已经连续10年达到6%。美国高盛公司预计,根据印度目前的发展速度,该国很可能在2050年成为继美国和中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经济体。还有一点不能忽视的是印度想成为在国际事务种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亚洲大国的野心。人们必须仔细阅读一些印度报纸和其他杂志的大字标题以了解印度想成为国际政治舞台的重要玩家的欲望有多强烈。 中国《人民日报》的分析家提到,西方国家普遍认为中国、日本和印度是“最有可能成为大国”的3个亚洲国家。因此,它们没有理由不联手制衡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霸权。 但在这种三重唱中间,中国与印度和日本都有领土及其他争端。而日本和印度之间不存在这种历史恩怨。日本可能认为印度可以在中日关系中起稳定作用,或许中国也有同感。因此,它们有必要结成三国轴心,而且这也是切实可行的。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冯昭奎支援这种亚洲战略三角,他强调指出这3个亚洲巨人的国民生产总值占了世界的20%。它们处于不同的发展水平,因此经济上可以互补。他援引人口统计资料支援自己的观点说,日本的人口已经进入老龄化,中国的在未来十年也开始进入老龄化,到2020为止,印度的工作和消费人口将是世界上最多的。 中日印三国支援这种轴心理论的人一致认为,不应该用传统的负面思维去理解这种三国轴心。拟议中的这种组合不会针对任何国家,当然更不会与美国为敌。事实上,这3国都寻求提升与华盛顿的关系。目前,这仅仅是旨在促进中印日三国共同利益的有趣想法。日中印三国轴心的说法是日本现任驻印度大使在一次热情洋溢的谈话中提出的建议,他指出,这种三角轴心“对亚洲的稳定和繁荣非常重要”。 尽管印度政府严肃考虑这种提议,但也不乏反对者。印度战略界基本上认为与美国和以色列保持紧密战略关系对印度的发展更重要。许多人特别反对与中国靠拢,至少在中国归还在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中抢走的数千平方公里的印度领土之前不应该与之交好。印中现在严肃讨论它们的边界纷争,估计短期内不会有结果。与此同时,印度正致力加强与中国的贸易和其他联系。 不过,印度战略界,特别是强烈亲美的游说集团更加重视中印过去的纷争以及他们对中国的敌意评估。因此,印度许多战略思想家认为,与美国的盟友日本加强联系不是问题,但他们对构建包括中国在内的三国轴心的提议持保留态度。印度资深记者苏南陀·达塔拉伊在最近一篇文章中对这种现象发表评论说,“非常奇怪的是,日本驻印大使提出的日中印三角轴心的建议没有在印度受到足够重视。”然而,随著印度政府自己更加严肃看待该建议,媒体也可能会改变看法。(来源:亚洲时报)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