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阿富汗战争与中国


日期:2004-08-26 19:47:27|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中国、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国共同拥有的帕米尔高原是地球上最高峻、最寒冷、最荒凉的地区之一,世 界的目光很少会在这里光顾,而今天,这里成为全球的焦点。 无论从历史上看还是从地理上看,阿富汗都是个不幸的地区。从天外俯视地球,能看到帕米 尔与亚美尼亚山连在一起,构成了我们这个星球上最巨大的隆起。 阿富汗的不幸就在於它是万山之中一条重要的天然通道,是沟通欧亚必由之地。阿富汗地处 帕米尔高原和伊朗高原间的高原宽谷地区,干旱少雨却流淌着阿姆河、赫尔曼德河、喀布尔 河等几条大河。在古代,道路必须傍河而行,因此阿富汗地区是古代丝绸之路的□喉之地, 也是中亚游牧民族西迁土兰平原和其它平原的必经之路。 汉使张骞发现四川丝绸由印度转运到的“大夏”就是这块地方。大唐高僧玄奘从长安到印度 取经也途经阿富汗的巴米扬地区。1219年,被称为“黄祸”的蒙古领袖成吉思汗打到这儿。 15世纪以前,这里是欧洲、中东对印度和远东贸易、文化交流的中心。已经被毁的巴米扬大 佛就是古代阿富汗文化繁荣的见证。但这一切在15世纪末的地理大发现之後被彻底地改变了 。欧洲航海家们发现了从欧洲到印度的海上航线之後,阿富汗的光彩也渐渐暗淡下来,变得 越来越闭塞。阿富汗交通枢纽的地位虽然改变了,但它的地理重要性没变,这里仍是兵家必 争之地。 19世纪後,阿富汗国力衰落,成为英、俄等大国争夺地盘、较量实力的场所。 据说,英俄在中国不在场的情况下私分帕米尔,在瓦罕走廊为中阿留下了76公里边界线。 在阿富汗,大的战争与内乱平均10多年就来一次。20世纪70年代,美苏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 的棋局。前苏联企图以阿富汗为南下的基地,进而打通陆上通道直下印度洋,威胁中东产油 区和迂回包围欧洲。美国对此当然不能坐视不管,把武器和金钱大把大把地撒向阿富汗,扶 持反苏亲美势力。现在的塔利班和本·拉登都是美国在那时种下的根苗,并在以後逐渐羽翼 丰满。阿富汗是个多民族国家,2100万总人口中98%以上信奉伊斯兰教。塔利班代表的是阿富 汗主要民族普什图族人(占国内总人口40%)的利益,最多时控制着阿富汗90%以上的国土。 反塔利班的“北方联盟”主要由阿富汗的少数民族组成。在拉登还没有大搞恐怖活动之时, 塔利班普遍被认为是亲美的,受到巴基斯坦、沙持阿拉伯等国支持。而北方联盟则是亲俄的 ,受到印度、伊朗、乌兹别克斯坦等国支持。 阿富汗的地理条件是多山、寒冷、高海拔、少植被,既不利於大兵团机械化部队机动与作战 ,也不利於特种部队的生存与隐蔽。阿富汗人已经在这块高地上打败了比自己强大得多的英 国和前苏联,等待美国人的又会是什麽呢? (未完待续) ================================================================================= 风丰:阿富汗战争与中国(中) ----------------------------- 9.11恐怖事件之後,天下人神共愤,甚至一些以往对自杀性攻击缄默不语的阿拉伯国家也对 恐怖分子大加谴责。与海湾战争前美军近半年的准备相比,这一次美国和盟国以前所未有的 速度调集了强大的报复力量。美英联军此次参战人员为4万余人。海军的70余艘军舰以5艘航 空母舰为核心组成了5大战群,搭载战机200余架,配以战斧式巡航导弹,构成了此次“持久 自由”行动的主要突击力量。 塔利班有军队45000人,还可能拥有化学武器和核武器。而本·拉登的武装力量实际上是独立 於塔利班的武装力量。这个1996年5月辗转返回阿富汗寻求“避难”的富翁,依靠卫星电话和 国际互联网指挥他的恐怖组织,用大笔的金钱在阿富汗建立了至少55个据点,有超过1.3万人 为其服务。本·拉登的核心军事力量是驻守在喀布尔南部地区的前阿富汗军队第七师。这个 师拥有7000名士兵,是拉登的近卫军,除了拥有比塔利班武装力量更为先进的武器外,其单 兵素质也比塔利班武装高,这些人会使用轻型武器、手枪、机关枪、火箭发射器和炸药,还 学习如何行刺、破坏、释毒和制造炸药等“四大技能”。 美国的大炮虽然威力无比,却很可能奈何不得它脚下的一只蚂蚁。对於即将进入阿富汗本土 作战的美国陆军、特种兵和武装直升机来说,等待他们的至少有五大障碍: 地雷将静悄悄地成为美英联军的一大杀手。前苏军撤退後,联合国组织清除了220平方公里的 雷区,拆除了23万个地雷和173万个各类尚未爆炸的武器,包括火箭炮和炸弹等。国际援助组 织最乐观的估计是要花上20年才能清理完这些地雷和军械。这些地雷每月炸伤炸死数百人。 本·拉登在苏阿战争期间获得的美国军事援助高达2.5亿美元之巨,美国高科技武器中的不少 尖端产品,包括防空导弹等,都陆续进入了拉登的兵器库。其中的便携式毒刺式导弹是对付 直升飞机的高手,如果拉登成功有效地利用美国的高科技兵器,战争不是没有翻盘的可能。 高海拔的地势会使平原上长大的美英士兵作战能力下降。世代生活在高原的阿富汗人将在作 战中奔跑如飞,而美英士兵则将因为缺氧不适而行动迟缓。数万名狂热而决不投降的亡命之 徒是一支比任何武器都更为可怕的恐怖力量。这些人20多年前从埃及、也门、海湾一些国家 赶到阿富汗抵抗苏联入侵。他们现在无国可归,只能选择同美国为首的西方军队血战到底。 即使塔利班被彻底消灭,本·拉登被绳之以法。据国际反恐怖专家估计,从80年代上半期到 1995年,在阿富汗拉登大本营接受过训练的人有3万之众。极端的恐怖分子将会竭尽全力把恐 怖行动引向美国本土。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驻巴基斯坦大使扎伊夫说,“假如有必要,我们为了独立和主权,决心再 奉献200万名烈士。在这个单极的世界中,美国不能容忍我们的独立。”他还说,阿富汗年轻 人都抱着视死如归的心态,他们将把抵抗美国的战争进行到底。 弱小民族在本土作战时,经常会有以一当十的神勇。美国虽然胜券在握,但不确定因素依然 很多,美国要想真正取得反恐怖行动的胜利,恐怕还要用中国兵书上的一句老话:攻心为上 。 与阿富汗接壤的国家有6个:中国(76公里)、伊朗(936公里)、巴基斯坦(2430公里)、 塔吉克斯坦(1206公里)、土库曼斯坦(744公里)、乌兹别克斯坦(137公里)。中东及中 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因此起了微妙而又影响深远的变化。学者都认为,9.11事件固然造成美国 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但在国际地缘战略上,美国却得到史无前例的优越地位。与之相应 ,俄罗斯的国际地位严重弱化,犹如哑巴吃黄连。 在外交加美元的强大攻势下,前苏联共和国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亚美 尼亚表示愿意让美军使用其领空。美国正在挟北约从遥远的欧罗巴一步步东进巴尔干,取道 高加索,南下中亚及南亚,并欲最终将其势力延伸到阿拉伯海及更大范围的印度洋地区。与 此相联系的是,俄罗斯在上述两地区的影响行将衰减;而与阿富汗接壤的中国等六个国家将 面临新的制约。 这个地缘战略地位的消长,有两个明显征象,其一是美军进驻乌兹别克斯坦,其二是美国直 接援助阿富汗北方联盟,原掌握阿富汗领土不到10%,却掌握这个国家在联合国的代表权、驻 许多国家(包括中国)的大使馆等主权象征。如此一来,原来支持北盟的印度和俄罗斯,作 用已大为削弱。 但是美国也不是没有尴尬。美国不能肯定在打败了塔利班之後,能否真正地控制阿富汗,美 国在阿富汗并没有代理人。美国虽然已经和阿富汗的前国王接触,但人走茶凉,这位老爷子 还有多大号召力却不好说。所以,美国真正担心的应该还是俄国来摘桃子。美俄之间的矛盾 并没有因9.11事件而消除,普京是个极有战略眼光的大国领袖,对阿富汗这麽一块战略要地 岂有不争之理?普京几乎立刻就提出了要合作打击恐怖主义,但相对模模糊糊,这显然是把 美国推向前面,自己坐收渔利的高招。 伊朗对阿富汗的未来,将可以发挥比俄国更大的影响。 伊朗与塔利班政权积怨已久,几年前,塔利班不顾国际法,屠杀多名伊朗外交官。阿富汗境 内的哈扎拉族(Hazara之名源自蒙古语,族人长相与大部分华人十分相似,是蒙古官兵的後 代。)都信奉伊朗国教,一直是伊朗支持的对象。 9.11之前,伊朗通过塔吉克斯坦援助北盟。一旦美军进驻阿富汗,与伊朗为邻,德黑兰将面 临1950年秋季“联合国军”越过北纬38度线进攻朝鲜北部的严峻形势。乌兹别克斯坦同意美 军进驻,但同时又声明不同意美军利用该国领土领空发动军事进攻。如果美军在乌国长期逗 留,同为独联体国家的中亚五国将不答应,以防造成他们不能控制的社会变故。 巴基斯坦就更惨了。在美国的压力下,长期支持塔利班的巴政府从自身安危考虑,不得不支 持美国攻打阿富汗。但如此以来,该国的政权便处在风雨飘摇之中。10月11日,巴基斯坦最 大的伊斯兰组织“回教促进会”最高领袖阿默向数千名部落民族保证:“如果政府不改变支 持美国的立场,我们便有权利把穆沙拉夫领导的违宪政府拉下马”,成百上千的支持塔利班 的巴基斯坦武装分子涌入阿富汗去同美国人作战。穆沙拉夫从战争开始的第二天就呼吁美国 尽早结束战争,不然,巴国将出现难以收拾的失控局面。 阿富汗同样也是中国的後院。中国多年来致力於与中亚地区国家和平共处,但现在将因美国 和北约的渗入而受影响。50多年来,美国一共在中国周边发动了叁次战争。前两次,中国选 择了参战与对抗,并在这种对抗中多次取得了对美军作战的胜利。近两年中美关系一度降至 冰点。 英国泰晤士报载文说,中国担心美国军力进入阿富汗後,将可能削弱其在这个地区的影响力 。因为自从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便防堵美国对这一地区的渗入,对建造中亚油管到中国的 计划也一直希望将美国的商业利益排除在外。中国也担心北约广泛介入这一地区。 外电报道说,中国已派出多个师的解放军野战部队、武警边防部队进驻南疆与阿富汗、巴基 斯坦接壤的边境,以防阿富汗难民进入中国,严防被指策划恐怖袭击的拉登进入中国。新疆 地区的各党政军事首脑也在不久前云集边城塔什库尔干,部署防范阿富汗难民涌入的方案。 中国在美阿开战的第二天就宣布临时关闭中阿边境。两国之间的边界共有7条通道,笔者曾考 察过那里的克克吐鲁克、科西拜勒等山口,这些地方除了边防站、哨卡和个别游牧的帐篷外 ,均为无人区,一般10月份就会大雪封山,直到第二年4、5月份才能通行。但在封山月份, 这些山口依靠马匹和骆驼尚可通过。 外电报道“中国向中阿边境和西藏增兵10个师”的消息,纯属对中阿边境地理知识的无知, 在高寒缺氧的生命禁区驻扎10多万部队,既无可能,也无必要。 在历史上,阿富汗在唐代和元代两度向中国称臣,中阿两国一直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但 在苏阿战争期间,中阿关系一度紧张。1993年2月,因阿国内形势恶化,中国撤离驻阿使馆工 作人员,正常往来实际上已经中断。 帕米尔高原上的众多山口从来就没有寂寞过。随着民族分裂势力的猖獗和走私贩私巨额利润 的驱使,常有民族分裂主义者和走私者冒险穿越这些地处无人区的山口。特别是那些向中国 境内偷运武器的恐怖分子,对中国新疆的治安与稳定构成了极大的威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孙玉玺在10月11日新闻发布会上第一次向世界提及“东突”分子的暴力活 动的概念。所谓“东突”分子,意指企图将中国新疆分裂为“东突”厥斯坦“的民族分裂分子 和恐怖分子。笔者在新疆曾亲眼见到过被恐怖分子炸毁的汽车和杀害的宗教人士。这些“东 突”分子在新疆境内不仅通过暗杀和爆炸杀害军警和汉族官员,还大肆杀害亲共的伊斯兰教 阿訇、长老和维族共 产党官员,在维吾尔民众中制造心理恐怖。 孙玉玺说,中国将继续与包括美国在内的有关国家保持磋商,希望反对“东突”恐怖势力作 为国际反对恐怖主义斗争的一部分,得到国际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并大有深意地说,严厉打 击恐怖主义活动这一社会公害,不应有双重标准。 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带给中国的另一个契机是:中美关系可能会得到重大改善。美国丹佛大学 国际研究学院一位副教授指出,美国势力进入阿富汗,形成海陆腹背夹击,虽然对中国的安 全非常不利,但对中美关系的改善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他指出,中国内部的分离主义倾向 对大陆的稳定也是一个威胁因素,中国可以藉美国打击恐怖主义来进一步消除分裂势力的威 胁,两国在反恐怖方面大规模地进行情报、技术和人员的交流,客观上将使“疆独”“藏独 ”等的起事,变得更难;中国将获得更为有利的环境,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疆土的完整和安全 。 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也有可能得到美国的配合。9.11事件的惨痛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美国的 外交和军事决策,相信也将或多或少地影响到台海局势。毕竟,今後美国的头号大事,是打 赢反恐怖主义的战争,可能将促进两岸加快重开谈判的步伐,从而有利於中国和平统一的进 程。 只要中国真正想成为世界大国,就必须敢於直面世界的种种重大变故。9.11事件以後,中国 大陆的网络论坛上爆发的民间大辩论,成为见证近年来中国思想意识变化脉络的一面镜子。 在事件发生之初,中国的电视、报纸等反应比较“冷静”,而在网络论坛上,却是众说纷纭 。其中不乏幸灾乐祸者,认为美国被袭是咎由自取。他们以美国无情轰炸伊拉克和南斯拉夫 、偏袒以色列以及炸中国使馆和撞机等为例证,说明美国执行双重标准,被袭属於“种瓜得 瓜,种豆得豆”。 但是反对这种观点的人马上构成了中国民间的主流声音:中国国内多位知名学者在网络上发 表共识声明,提出9.11事件“并不是文明冲突,而是对所有文明赖以生存的生命底线的野蛮 攻击。面对此次突发事件,中国社会的主流反应是及时的、健康的,表现了中华民族对维护 国际和平秩序和人类文明生活共同底线的应有态度。对有部分人在这一非常时刻的偏激反应 ,幸灾乐祸,令人不安。” 发生在帕米尔高原和伊朗高原上的战争不论结局如何,中国均要以世界的、人类的目光去看 待、去理解,勇敢面对、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以中国的地缘和经济优势,从现在起就开始谋 划阿富汗的战後重建,确立中国在中亚的地位和影响,使之不会成为其它大国针对中国的桥 头堡。只有这样,中国才能在可能发生的变化中争取主动,才能超过动不动就闭关自守的老 祖宗。讲话、办事掷地有声,才会产生“伟大”的感觉。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