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位即将卸任的总统,一个身处北约核心,影响力却日益减小,另一个身在北约外围,影响力却与日俱增。本届峰会中,布什与普京将因“北约东扩”议题作最后一次正面交锋。 布什于3月31日开始欧洲之旅,首站访问乌克兰后,就将于4月2日抵达罗马尼亚参加本届北约峰会,此后他还将访问克罗地亚和俄罗斯。显而易 见,布什此行的主要目的就是“北约东扩”。访问乌克兰,是为了表达美国支持其加入北约的立场,访问克罗地亚,是为了在其加入北约后强化内部关系,而访问俄罗斯则为弥合由此给美俄带来的裂痕,当然这还包括美国在欧洲部署反导系统的后果。 然而在乌克兰首都基辅,迎接布什的不仅有政府官员,还有5000多名抗议者。与此同时,关于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问题,北约内部的分歧也十分严重。另外,在阿富汗问题上,除了法国表示将增兵外,多数北约成员国都没有表态,因而此次峰会布什恐怕很难满载而归。 而交锋的另一方———普京将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本届峰会,接待规格与北约成员国首脑相同。舆论方面,人们相信普京卸任后仍然会处于俄罗斯的核心决策圈,而且普京在任期间俄罗斯综合国力日益恢复,其“能源战略”又令西欧充满敬畏,出于本国利益考虑,西欧国家领导人实在不愿意在峰会上激怒这样一位“尊贵”的客人。德、法等西欧大国已经于峰会前明确表态,不愿因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而损害欧盟与俄罗斯的良好关系。 与此同时,一贯以强硬著称的普京,有时也会来点“怀柔手段”。此前一度有报道称,俄罗斯将出兵阿富汗加入北约军事行动,以此换取北约不吸收乌、格两国,虽然该说法随即遭到俄方的否认,但俄方也表示“不排除与北约合作的可能性”,舆论认为,普京可能以“非军事物资援助”和“北约部队在俄罗斯中转”作为甜头,恩威并施。 当然,峰会上不太可能出现布什与普京针锋相对的激烈场面,但美、欧、俄“三角战略”的聚焦点会集中在这两人身上,其所蕴含的力量抗衡将惊心动魄。如今,峰会尚未开始,从各方表态来看,布什在气势上似乎先输了一筹。(本报布加勒斯特4月1日电/驻欧记者 窦德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