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国海军急速膨胀令美军深感忧虑[下]


日期:2008-06-02 11:55:59|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中华网论坛

(二)中国海军的局限和不足 尽管美国关注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但也认为中国军队在以下一些领域继续存在不足:在远离大陆的水域和空域进行持续作战、联合作战、C4ISR系统能力、用于海上探测和跟踪舰只的远程监视和目标指示系统、保护水面舰只防止空中攻击的防空作战能力、保护水面舰只防止潜艇攻击的反潜战能力、水雷对抗能力和后勤保障等。 一般局限和不足。中国海军继续开发和进口先进武器,但必须克服指挥、控制和通信系统,瞄准、防空和反潜系统上的合成问题,将各类新型先进武器进行合成才能提高作战能力。海军的舰只容易被飞机、鱼雷和反舰导弹等的攻击。由于缺少一些关键的保障系统,新型作战能力受到限制。 在远离大陆水域的持续作战。据美国防部称,中国向其周边地区投送常规军力的能力有限。中国并没有把反进入和海上拒止作战理论扩展至对台湾及直接周边水域以外海域实施的海上控制。如果中国要转向范围更广的海上控制战略,那么首先需要制造航母、提高反潜战能力、发展真正的区域防空作战能力、采购大量核动力攻击潜艇、开发有效的海上C4ISR能力,增加在公海上的训练。但在现有的部队结构下,中国海军很难将作战力量投送至马六甲海峡,特别是同时展开封锁和其它作战行动时。尽管中国海军时常在远至南沙群岛的海域巡逻,但是其有限的成建制的防空能力使水面舰只易被敌对国家的空、海军攻击。海航和空军作战飞机航程较短不能支援海军的作战行动。但在近几年,海军南海舰队装备了包括两艘新型驱逐舰在内的作战能力更强的水面舰只和潜艇,首次具备近程区域防空能力。 海军航空兵规模不断扩大,战机性能更加先进。资料图:海航的新型飞豹 联合作战。尽管中国军队大力发展联合作战能力,它仍持续缺乏军种间的联合,并缺少联合作战的经验。在两栖作战和远征作战行动的训练方面,中国军队很少在大型两栖攻击演习中展开协同训练,各部队一般只在营区、驻地和地区训练设施内进行训练。中国协调所有部队同时进行两场重大行动中仍存在着极大问题:一是击败台湾;二是延缓美军的行动,使美国优柔寡断或是无力应对。 防空作战。中国海军不能为部队提供先进的、多层防空能力,舰队航空是21世纪中国海军的唯一致命弱点。随着中国海军舰队规模扩大、作战能力增强、续航力提高,这些部队远离传统的岸基防空区域时,他们就面临着防止敌人从空中攻击的挑战。直到90年代末,中国海军的护卫舰和驱逐舰才开始安装只能进行点防御的防空系统,提供部分自卫性措施。但是海军的水面舰队仍缺少执行区域防空任务的现代空中监视系统和数据链。舰只的防空武器射程短,再加上没有先进的监视系统限制了中国海军只能进行自卫和点防御。因此,中国海军没有一艘舰只能为其它的舰只提供防空能力。同样,中国海航部队不能单独为所有海岸和舰队提供战斗巡逻任务,这样巡逻任务由海航和空军部队共同承担,虽然执行任务的装备增多,但是在联合巡逻、指挥不统一和空军在海上作战熟练程度等方面仍存在问题。另外,在电子干扰和恶劣气象条件下,两个军种的飞机都不能胜任任务。两个军种联合作战的效力也存在疑问。 反潜战。中国海军在反潜战领域存在着严重不足,先进的潜艇如基洛级和093型潜艇将在反潜战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缺少装备先进声响传感器的海上巡逻机和水面舰只使海军的舰只易受外国先进潜艇的攻击。 水雷对抗。虽然中国沿海地区有着繁忙的海运任务,但是中国海军几乎没有扫雷能力或水雷搜索能力。这是因为考虑到美国更关注的是使海道畅通,而不是布雷。尽管如此没有水雷对抗能力仍是让人吃惊的。任何敌对组织仅在这里或那里放几颗水雷就会使中国海运遭受浩劫。 后勤保障。自2000年以来,中国的联合后勤体制改善了组织结构、增进物资协调并提高了效率。但是指挥体制与保障体制仍不兼容,并且组织和计划不能与供应管理兼容。第一只实验性的联合后勤部队在2004年7月才成立。 (三)海军现代化的目标或意义 近期目标:应对台湾局势。美国防部和其它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军队现代化的近期目标是发展军事手段应对台湾的局势。美国防部列出中国对湾可能采取的军事手段有:一是规劝和胁迫,综合采取军事威胁和经济、文化手段;二是有限的武力打击,对台湾采取信息战、特种作战,对重要的军、政目标实施战区弹道导弹和空中打击,瓦解台湾领导人和民众的意志;三是空中和导弹攻击,通过突然使用战区弹道导弹和精确空中打击摧毁台湾的防空系统,对台湾军政领导人实施斩首行动,在美国和其它国家可能干涉之前瓦解台湾民众的作战意志;四是封锁,在敌对阶段前作为一种非战争施压策略或向真正的冲突过渡时威胁使用或使用;五是两栖进攻,是复杂而艰巨的作战行动,依赖时机的选择和大量次要行动。 船坞登陆舰的出现,表明中国两栖战水平在不断提高 短时间作战时的阻美军的进入。更确切的说,中国军队现代化的目标是部署一支部队在短时间内战胜台湾,同时作为一支反进入部队阻止美国的干涉,或是迟延美军到达台海的时间,或是降低美国干涉部队特别是海军的作战效力,给美国造成既定的事实。分析人士推测中国可能在2010年时获得强大的海上反进入能力,或是部分能力。 长期的目标。美国防部认为中国军队现代化目标的长期目标包括以下部分:一是维护中国的地区军事领导权,取代美国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影响,战胜地区对手,促使美军最后从该地区撤离;二是维护海上领土争端中的中国的主权要求,对石油、天然气和矿产的开发权施加影响;三是保护中国海上交通线,中国依赖海上交通线进行石油和其它的进口。 二、对美国海军作战能力的影响 (一)台海冲突时所需能力 美国在台海冲突时的军事行动严重依赖海军和陆基空军飞机。如果因为政治原因,美国在日本和韩国的空军基地不能在作战中使用,或是在中国军队的战区弹道导弹或对地攻击巡航导弹攻击或特种作战中,位于日本、韩国和关岛的基地被破坏,那么美军要越发依赖海军部队。美海军必须需要以下几种部队: 待命部队和早期抵达部队。在短时间的冲突中,待命部队和早期抵达的海军部队在最初防止中国军队取得成功具有极大价值。考虑到难以确切了解台湾危机发生的时间,在危机之初就有待命部队的最可靠的办法就是在该地区保持一支常设前沿部署海军部队。美海军可以在靠近台湾的地区如日本、关岛、夏威夷或新加坡设立舰只的母港;或是将舰只部署更长的时间,并采用以多批船员轮换部署至每艘舰只的方式。美海军一个航母作战大队和其它一些舰只已经以日本横须贺港为母港,3艘攻击潜艇以关岛为母港。美海军还将从本土调出一艘航母部署至夏威夷或关岛,并且研究可行性方案向夏威夷和关岛再部署几艘攻击潜艇。美海军正在实验一些海军舰只的部署期分别长达12、18和24个月的时间,采用向各艘舰只轮换派遣船员方式。 拥有早期抵达的海军部队意味着在日本、关岛、新加坡或是夏威夷部署部队,而不是在美国的西海岸部署。日本横须贺港、关岛和新加坡到台湾的距离不到台湾到夏威夷、华盛顿州的埃弗雷特港和加利福利亚州圣迭戈港距离的一半。根据舰只平均航行速度,母港在横须贺港、关岛和新加坡的舰只在离港后的2至4天内到达台湾海峡地区,母港在夏威夷的舰只在离港后的6至9 天抵达,母港在美国西海岸的舰只在离港后的7至12天内抵达。考虑到舰只在接到命令时的状况,为快速离港而进行的必要准备至少需要一天以上。因此,在日本、关岛、新加坡或夏威夷部署额外的部队可以提高这些地点的重要性,并采取措施防御导弹和特种部队潜在的攻击。 港口 到台湾海峡地区的直线距离 (海里) 根据下面平均速度航行到达所需要的最少天数 20节 25节 30节 日本横须贺港 1076 2.2 1.8 1.5 关岛 1336 2.8 2.2 1.9 新加坡 1794 3.7 3.0 2.5 珍珠港 4283 8.9 7.1 5.9 埃弗雷特港 5223 10.9 8.7 7.3 圣迭戈港 5933 12.3 9.9 8.2 舰只航行至台湾海域地区所需要时间 击败中国的反进入部队。击败中国军队的反进入部队需要具备能力应对:大量战区弹道导弹(有些可能是机动性重返大气层弹道导弹),大量对地攻击巡航导弹和反舰巡航导弹,包括SS-N-27和SS-N-22等先进反舰巡航导弹,大量陆基战斗机、攻击战斗机、海上轰炸机和防空导弹,大量潜艇,大量驱逐舰、护卫舰和快速攻击舰,以及不同类型的水雷。 对抗战区弹道导弹的方法有:尽量减少被中国军队海上监视系统发现和跟踪的机会,攻击监视系统以及向战区弹道导弹传输目标数据的网络,攻击战区弹道导弹的发射阵地,拦截飞行中的弹道导弹,诱骗弹道导弹远离海军舰只。对抗中国大量潜艇需要美海军的分布式传感器、无人机、潜艇和水面舰只、直升机和海上巡逻机的协调行动。摧毁中国潜艇发射的鱼雷需要美军的潜艇和水面舰只有系统进行探测、诱骗并破坏这些鱼雷。由于台湾周边地区的海域的声响条件不利于反潜战的进行,因此反潜战行动的成功取决于操控反潜设备人员的熟练程度。对抗水雷是个耗时工作,需要参与的水面舰只、潜艇和直升机的小心行动。美国海军的水雷对抗能力多年来一直是美国关注的领域。目前海军在过去的几年里开发出几种水雷对抗系统,并预计在未来几年装备部队。无人水面航行器和无人水下航行器中扫雷的行动中正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美国海军的部队准备方案。由于中国军队在2010年左右具备海上反进入能力或是部分能力,那么从现在到2010年时,美国海军应进行各项准备以应对台湾危机:增加对台湾周边的自然环境的调查活动,以便更快更新老式数据,以及掌握可能影响雷达和声纳的当地气候和水文条件;加强对中国军队的监视;提升美国海军与台湾军队接触的规模,以使美国实时了解台湾的军事能力、计划和作战条令;增加满足台海冲突潜在要求的军事演习;增加派遣至太平洋舰队舰只的数量,或是增加位于日本、关岛、夏威夷等前沿母港的舰只数量,或是二者数量都增加;在2010年前,推迟现有舰只或飞机的退役计划,特别是那些正常服役期能延长至2010年以后的舰只和飞机;对服役中的舰只和飞机进行现代化;使近几年退役的舰只和飞机重新服役;采购从现在到2010年能够制造完毕的装备如武器、飞机和近海作战舰。 如果台海危机在2010年以后爆发,那么美国海军除了进行上述的一些准备活动外,还要采购需要几年才能建造完毕的大型舰只,如攻击潜艇、航母、驱逐舰和巡洋舰;以及发展和采购目前还未采购的飞机和武器。 (二)维持地区存在和影响所需能力 对于美国海军来说,维持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存在影响需要把以下方面放在重要位置:保持强大海军舰只存在;在该地区进行频繁的港口访问;与该地区的海军频繁举行演习;采取措施确保美国海军舰只与该地区的盟国和友好国家的舰只的系统兼容;美国与地区的国家的海军人员、军政领导人经常进行交流。 影响海军保持在西太平洋地区的强大海上舰只存在的因素包括太平洋舰队舰只总数,驻日本、关岛、夏威夷和新加坡等前沿母港的海军舰只的总数量,舰上船员轮换和舰只部署的方式。 (三)跟踪和应对中国海军弹道导弹潜艇所需能力 探测、跟踪,以及必要时对抗中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潜艇时需要采取以下设备:美国海军在冷战时使用探测和跟踪苏联核动力潜艇的类似于声音侦察系统的基于海床的传感器网络;美国海军在冷战时使用的探测苏联核潜艇的海洋侦察船;有足够的攻击潜艇可以跟踪,并在必要时攻击中国海军的弹道导弹潜艇。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