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者按 新华军事特稿《重新认识中国周边国家军力》系列,从不同角度介绍分析值得我国在未来借鉴考量的周边国家军力优势。本稿为第二篇:重视印度的太空战实力 新华网消息,据美国防务信息中心网站文章 题目:印度的太空野心:走向太空实战?作者:杰西卡·吉尼 美国防务信息中心分析家 去年3月,印度总统卡兰向印度空军(IAF)发表演说。他说:“我对2025年印度空军的描绘基于我们在发展通信卫星、高精度资源分布图卫星、导弹系统,无人超音速航空器、电子学以及通信系统方面的科技能力。“到2025年,卡兰预言,印度空军将会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典范,将能够在电子战支配的空间战、深海遭遇战和弹道导弹战中全面获胜。 但是同时,新德里继续强调太空的和平利用,并且有一个预防空间军事化的客观的全民政策。虽然这是两个矛盾的讯息,但是由于太空安全的未来规范并不确定,因此印度的决定和反应恰说明它是两头下注战略的代表。 印度的空间研究组织(ISRO)是其国家空间部之下的一个组织,现已经将其努力集中到了两个主要的课题上:用于遥测、气象和通信的卫星;火箭和自产卫星的发射能力。 促进国家经济的发展是印度空间计划的首要目标。最初的空间计划集中于为国产火箭生产和自主发射能力打基础。 印度国防技术部门起初由防务研究和发展组织(DRDO)领导。这是一个在国防部之下运作的组织,印度的导弹技术也由其研究发展。在过去,在ISRO 和DRDO之间有明显的合作。但是现在合作面临问题。 在公开场合,ISRO把它自己定位为一个民间组织,否认和DRDO有联系。但有迹象表明ISRO在军事目标上寻求合作。ISRO所发射的性能提高的成像卫星就有用于间谍卫星的可能,并且有消息称这些卫星是由DRDO制造的。 对于ISRO来说,这些装备是军用还是军民两用的这个问题已然不新鲜。美国国务院就曾在1992年对ISRO扩散导弹,尤其是火箭发动机技术的行为给予制裁。 由于DRDO/ISRO在合作,所以这两个组织不得不表面保持距离避免处罚和制裁。 单纯认为印度重点研究空间技术仅为军事目的是没有理由的。但是,由于目前空间武器化的不确定性,印度那些军民两用的技术(可以很容易转向军用)有可能获得更多的支持。 现在有两个主要的军事优先项目体现了印度现在的空间能力。一是卫星侦察能力的改进,二是有了一个联合的空间防务司令部。 印度少校K.K. Nair是一名空军军官,他在印度防务建设中的专长是空间研究,他举实例让印度认识到了太空为基地的设施对于陆地、海洋和空中战争都是一种必须。 在印度防务研究所,他对比了1999年美国干涉科索沃(很大程度上运用了太空设施)与印巴两国的卡吉尔(没有使用太空实施,尽管当时印度拥有这些设施)冲突,他将美国在科索沃的成功归结为美国领导的盟国运用了太空设施。 他发现,卡吉尔冲突的特点就是诸方面情报的匮乏,从敌人的位置到目标的信息,天气等等。而科索沃则是有海量的太空设施传来的信息提供给盟军,从而为运用军事力量铺平了道路,进而取得了战争中的决定性胜利。 他说,在1999年,假如印度运用了它的太空能力保卫国家安全,那么对敌人的侦察将能更准确,空军打击将能更精确,士兵的伤亡将能更少。 印度用卫星去提高军事能力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为了与潜在的对手保持同步,印度还会继续追求军民两用的航天项目。(付志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