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外媒:地震引发青年爱国热情


日期:2008-06-10 10:08:00|0000-00-00 00:00:00 来源:no 作者:人民日报海外版

美国《纽约时报》: 地震后中国经济无大碍 破坏力强大的四川汶川地震对中国经济的整体形势影响有限,很多经济学家得出此结论,尽管地震造成了物价上涨、能源供应紧缺、交通堵塞等问题。“我认为影响不大”,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菲舍尔商学院教授奥代·申卡表示,“一些经济行为可能将受到不利影响,但很快新的经济行为就会出现,比如建设、恢复发展等。”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已经要求银行向灾区居民提供贷款。中国的保险公司也将支付财产、人身意外及人寿保险金。 英国《每日电讯报》: 众多家庭争养地震孤儿 大地震发生以来,四川省民政部门的电话一直繁忙,成千上万的夫妇提出收养孤儿。人们对孤儿的同情与悲伤倾泻而出,由于仍然有人下落不明,孤儿的数量可能会增长。江苏一位李女士和她当公务员的丈夫希望收养一个女儿,让其9岁的儿子有个妹妹,“我觉得如果两个孩子在一起成长,他们可以互相帮助,他们将成为发展更加全面的人。”传统意义上,中国人不愿意收养非亲非故的孩子,认为他们应该和家庭成员在一起,不过这种态度已经开始改变。 美国《华盛顿邮报》: 地方官员为人民服务 自四川汶川发生地震以来,中国地方官员承担着保证民众安全、满足民众需求并为民众的问题提供真实答案的责任。他们发挥的作用,实践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在中国这次30年不遇的大灾中,地方官员冲在紧急救援第一线。在处理洪水疏散时,地方共产党官员注重强调个人责任感,发放共产党员徽章以识别党员身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的任建明教授表示:“灾后重建对地方政府的形象而言是一个转折点。” 路透社: 地震引发青年爱国热情 中国地震引发了年轻人大规模的志愿行动和爱国激情。“我想我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地震的破坏力太令人震惊了,任何人都不能忽视。所以我们都觉得必须加入进来,这并不是出于政治或其他方面的考虑”,一位在北京组织了一系列救灾活动的28岁经理说。这些志愿行动令中国人对自己的祖国更加充满信心。这场巨大自然灾害的一个长期效应是增强了人们的团结和爱国感情。 (郑 兴 杨学娟)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