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新闻周刊》12月5日报道,原题: 保尔森在中国:床底怪物 几年前,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认为中美经济关系在他任内是一个最大的挑战与机遇。他愿意坐下来,每年两次与中国讨论宏观问题。这不是协商,而是“经济战略对话”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一位美国前财政部官员所说,有点像G2。在这次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中,他们极力奉承中国是新兴的经济体,以此谋求中国与其在重要的、全球问题中进行合作,如再生能源和环保问题。如果沿着这个思路,中国再将美国希望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高,那就更好了。 过去两年来,人民币升值15%以上。保尔森此行也是希望中国不要放弃 “继续改革人民币汇率”的承诺。但近来人民币回软,国际担心中国可能企图通过人民币贬值来推动出口,给其他出口商造成压力,并可能引发华盛顿方面的贸易保护主义情绪,特别是奥巴马的支持者--美国的工会。因此,中国回应说近期的波动只是一种正常的市场波动。 在为期两天的痛苦之行中,保尔森被中国官员轮番上课告诉美国为解决经济危机还必须采取哪些措施。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呼吁美国政府通过提振消费、缩减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来解决经济失衡问题。中国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则指出,美方应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稳定经济和金融市场,确保中国在美资产和投资安全。有分析认为王岐山这句话暗含威胁:如果中国这个美国国债的大买家把他们的钱取回家,其影响对美国将是灾难性的。由于推出经济刺激方案,美国预算赤字大幅上升,如果中国此时撤出资金,将会导致利率飙升,这会使已经深化的经济衰退变得更糟。 但北京大学的金融学教授Michael Pettis则认为,中国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更像是一个“床底的怪物”--人们的担忧远大于实际情况。Pettis以及其他一些经济学者认为,美国的消费和私人投资的下降速度,比美国政府开支上升的速度更快。在经济衰退加深之际,由于消费者减少开支,美国的储蓄率肯定有所提高。因此,正如美国前财政部官员Brad Sester指出的,整体上,美国对于资金的需求正在减少。同时,由于国内储蓄增加,美国自己填补赤字的能力正在增长。总之,美国对于中国投资的依赖性会越来越少。 而且,如果中国不把从对美贸易顺差中赚取的利润再投资到美国,还能投到什么地方?欧洲的经济状况不比美国好,而且,这次金融危机再一次证明是美元而不是欧元,仍是世界上最稳健的货币。北京的另一个选择,是把美元带回中国,但这只会使中国的货币政策更加复杂化,并可能使人民币升值。这正是中国希望避免的情况。 值得庆幸的是,中国不大可能这样做。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决策精英们一直保持头脑清醒。美国官员私下认为,中国深知人民币的改革不会走回头路。 来源:环球时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