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南华早报:中国前进的方向


日期:2009-01-08 18:16:56|0000-00-00 00:00:00 来源:中国网

  温家宝总理已经清楚地表明,在大陆开展中长期教育改革计划是政府的首要任务之一。他正确地指出,只有中国公民受到一流教育,中国才能成为一流国家。实现这样的目标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是全球经济动荡,还有城市富裕阶层和农村贫困阶层之间的发展失衡。但是,从本质上说,这样的话说到了点子上,今后12年的工作目标也得以确立。   在一个像中国这样人口众多、复杂多样的国家,这说来容易做来淮。温家宝很清楚这一点,也尽力以更加具体的内容充实自己的远见,指出这个计划要取得成功必须回答的8大问题。他正确地认为,在中国当前的发展阶段,教育与工业化和城市化密不可分,这两种趋势将塑造中国今后几十年的转型。   温总理大力强调义务基础教育,即所有儿童,无论出身或居往地,必须上学。全国各地的中小学教育质量必须相同。过去的计划一直把重点放在大学上,但现在还必须强调职业培训。高等教育的标准和价值必须提高。必须开发新的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学习。政府应当为教育机构确定资金方向和结构,但具体管理应由各所学校的校长负责。要尽一切可能吸引最优秀的人才当老师。最后,必须投资于教育部门,相应资源必须得到明智的分配和高效的使用。   这些愿望不容置疑,应当成为每个政府的目标。但是,必须记住,没有哪个国家能声你拥有完美的教育体系。有些国家显然比其他国家做得好,教育改革者应当从这些国家身上寻找启迪。相关的议事日程应该由资金来推动。很多国家拿出国内生产总值(GDP)的4%至6%用于教育。大陆自1995年后开始实施一项法律,规定教育部门必须得到GDP的4%,但预算从没达到这个要求。2007年,这个数字仅为3.3%。这种情况必须改变。必须找到办法确保专门用于教育的资金不会被抽调到其他领域。   对职业教育的态度必须改变。高校仍然被看作学习的顶峰和终点。但是,中国的工业发展和城市发展需要大批受到技术培训的工人,未必是大学毕业生。还需要解决的是户口引起的深刻问题。正因为如此,城市农民工的子女无法享受义务教育。也正因为如此,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毕业后不愿意回到家乡。改革应当围绕全国范围的办学计划。这将确保各个地区,无论多么偏远,都配备设施良好的中小学。   发展教育无疑是中国前进的方向。但是,如果改革要保证成效,最高层面的思维模式必须发生显著改变。(原题:实现教育目标需要新思维)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