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俄乌台上“斗气” 俄美台下“较劲”


日期:2009-01-12 10:22:36|0000-00-00 00:00:00 来源:文汇报

  “断气”之争拔出萝卜带出泥,美国“不失时机”地宣称支持格、乌加入北约,从而使地缘政治争夺浮出水面   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11日凌晨宣布,乌克兰已经签署与俄罗斯和欧盟的三方议定书,同意成立对俄罗斯天然气经乌克兰境内管道运输进行监测的多方委员会。   在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总理托波拉内克的斡旋下,俄罗斯10日签署了该议定书,允许监测委员会专家进入俄乌两国境内对输气情况进行监测。托波拉内克10日晚些时候返回基辅与乌总理季莫申科举行会谈。   托波拉内克说,在监测委员会专家抵达天然气计量站后,俄罗斯将恢复经乌境内管道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他认为,欧盟国家“将在36小时内获得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   连日来,围绕俄罗斯乌克兰天然气问题各大国你方唱罢我登场。欧盟斡旋曙光初现,俄乌刚刚达成协议,美国与北约却在格鲁吉亚发力,力挺乌克兰。美国9日与格鲁吉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并宣称支持格、乌加入北约。   “断气”之争暗藏玄机   回顾近期俄罗斯、乌克兰两国关系走势,可以清晰地理出两国“斗气”的前因后果。自乌克兰“颜色革命”以来,俄乌关系冷淡已成现实。乌克兰领导人亲西方的立场以及2008年以来乌克兰在加入北约问题、对格鲁吉亚战争、与美国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一系列问题上的行为及立场,使得俄罗斯不得不采取“断气”这个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手段对乌克兰进行威慑。   相比前几次天然气争端,俄罗斯和乌克兰今年的争端似乎尤其热闹:俄罗斯目的明确,行动坚决,不留情面;乌克兰对俄罗斯的“反击”别出心裁:要求提高天然气路经乌克兰的过路费,同时通过减少对欧盟成员国的供气量拉欧盟“下水”;欧盟心急火燎地意图尽快解决危机;美国及北约旁敲侧击警示俄罗斯。   面对问题的复杂性,欧盟最头疼的一件事便是将恢复对欧洲供气与俄乌争端分解处理。但是单单就恢复对欧洲供气问题上,三方又在派遣观察员的问题上意见不一。欧盟呼吁向输气站派遣欧盟观察员,俄罗斯称如果同时派欧盟观察员和俄罗斯本国观察员,俄罗斯政府和天然气公司随时准备恢复供气。乌克兰总理季莫申科1月9日宣布,乌方准备好与俄就派遣多方观察员问题签署协议,但是到了10日,俄罗斯国家天然气公司称乌克兰总统尤先科拒绝在协议上签名。乌克兰和俄罗斯两国媒体以及天然气公司纷纷指责对方一直在谈判中因种种原因拒绝签署文件。情况在乌克兰同欧盟轮值主席国捷克代表团谈判之后才出现转机,10日深夜这一问题才以乌克兰签署向欧洲中转供气协议而告终。   欧盟无奈自找出路   连日来,在欧盟总部所在地布鲁塞尔,俄罗斯及乌克兰已经派多个代表团就恢复供气问题进行协商。欧盟在忙得不可开交的同时还要面对一个愈加严峻的事实:欧盟各国已经日益感受到了天然气供应的吃紧和“凉意”的到来。截至11日,这场争论使包括巴尔干半岛上的12个国家在内的欧洲18个国家供气不足,甚至连包括学校、工厂、医院在内的公共设施无法保障供暖。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莫斯科“回声电台”等媒体报道,至11日为止,在欧洲多个国家发生了针对俄罗斯的示威活动,参与者纷纷燃烧俄罗斯国旗以抗议俄罗斯针对乌克兰并殃及欧盟的旷日持久的断气行动。在这个欧洲百年以来最冷的冬季,因供暖不足而引发的悲剧从各国传来:在寒流的吹袭下,东欧地区9日至少13人冻死,其中乌克兰5人,波兰6人,德国2人。   问题愈加严重,欧盟委员会在事件刚开始时采取的超脱姿态难以为继。从6日开始,欧盟委员会对俄乌双方的调解力度逐渐加大。但是纵观全局,欧盟11天以来一直处于两难境地。一方面在格鲁吉亚战争之后,欧盟和俄罗斯的关系近期刚刚走上正轨,同时欧盟所用天然气的四分之一靠俄罗斯供应,无论从政治还是经济上,欧盟十分不希望看到俄欧双方因为“断气”问题而影响双方的实质关系;而另一方面,异常寒冷的欧洲冬天加上暖气供应的严重不足已经严重影响了欧洲居民的正常生活,不断高涨的抗议浪潮提醒欧盟委员会这个问题已经关乎欧盟的关键利益,自己也不得不管。因此,除了艰难的走中立路线的调停,欧盟别无选择。   俄乌之间常年的天然气“论战”让欧盟吃尽了苦头。德国《南德意志报》便无奈地写道:俄罗斯天然气管道项目代表着欧洲对俄罗斯的依赖,这是欧洲的一个“结构性错误”。   据“德国之声”报道,欧盟内部已经加快研究“纳布科”天然气管道项目。6日,此项目的负责人蓝哈德·米切克表示:这场争端使得欧盟越来越认识到可靠的供气商与线路的重要性,而纳布科项目的实施则会使欧盟最终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   欧盟开始纳布科项目的论证工作时间已久,只是因涉及到需要欧盟内部多国之间就多项问题进行讨论而进展缓慢,多个政府间协议还未签署。此项目输油管路南起阿塞拜疆,路经土耳其,北至奥地利,全长3400公里,年供气能力达300亿立方米。最终受益国有奥地利、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等6国。   除了纳布科天然气管道项目,欧盟还未雨绸缪积极拓展中东、中亚等市场。2008年4月,欧盟即与中亚国家土库曼斯坦签订协议,确保每年从中亚至少获得1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供应。   与此同时,欧洲还在积极地研究与俄罗斯共同修建通过波罗的海海底管道与德国连接的“北方线”输油管道项目,以及扩建正在与意大利第二大国家控股集团——艾尼集团修建的路经土耳其的“南方线”输油管道项目。   上述计划都是为了摆脱对俄罗斯这个“不可靠的供应商”及乌克兰这个“摇摆不定的中转站”的依赖。但是欧盟难以在短期内减轻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   乌克兰两面不讨好   在整场争端中,乌克兰有自己的经济和政治考量。经济危机严重冲击了乌克兰的经济体系。2008年以来,中欧经济的火车头,平均每年维持7%经济增长的乌克兰敲响了警钟。至今,乌克兰货币贬值近70%,面对银行破产压力,储户从银行中取走了高达300亿美元的存款。美元储备的不足使银行几乎完全停止了对企业贷款业务。2008年11月份,乌克兰工业生产跌幅接近30%。其中钢铁生产下跌了49%,机械制造下跌了39%。据预测,2009年乌克兰经济将萎缩5%到7%,失业人数可达300万人。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金属出口领域,国际市场金属价格暴跌,而外汇储备少、政局不稳等因素叠加使乌克兰经济雪上加霜。据乌克兰媒体报道,乌克兰目前的外债规模已高达1200亿美元,乌克兰政府连支付退休金及福利补助都很困难,更别说归还俄罗斯天然气欠款了。   与此同时,乌克兰国内政局面临风雨飘摇之势。总统与总理关系不断恶化。自2007年9月总理季莫申科领导的季莫申科联盟与亲总统的“我们的乌克兰-人民自卫”联盟组成执政联盟后,联盟内部矛盾迅速激化,两党在经济政策及外交上南辕北辙:总统尤先科谋求与欧盟和北约建立更紧密的关系,而季莫申科则认为应平衡发展与俄罗斯的关系。在与俄的天然气争端中,季莫申科主张尽快与俄罗斯达成有关协议,而尤先科则因天然气价格问题坚持己见。9日季莫申科宣布将就有关问题与欧盟及俄罗斯签署协议,到了10日俄罗斯方随即爆料称尤先科拒绝签署协议。两人的矛盾可见一斑。   乌克兰内斗使得尤先科的国内支持率大打折扣。俄罗斯分析家指出,在经济危机的背景下,尤先科坚持将这场争端扩大化有着为乌克兰加入欧盟及北约孤注一掷的味道。但实际效果却适得其反,如今在欧洲,乌克兰的形象已经不可逆转地损毁了。   乌克兰的危机使得乌克兰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欧盟。俄乌问题的泛欧洲化使得所有相关欧盟国家成为这场危机的“人质”。《南德意志报》写道:乌克兰通过与莫斯科发生争端来寻求欧洲的支持和同情,是个非常巨大的错误。格鲁吉亚的先例就摆在那里,结果是造就了其与欧盟之间巨大的鸿沟,而非接近。   乌克兰得罪了欧盟,在俄罗斯这边什么好处也没捞着。除了招致俄罗斯上至总统总理,下至普通民众的一致不满之外,乌克兰在俄罗斯还获得了“天然气小偷”的名声。梅德韦杰夫说:“我们对乌克兰的信任被消磨得一渣不剩”。   美国北约后发制人   正当人们关注着布鲁塞尔的谈判桌时,1月9日的新闻进入了人们的视野:9日,格鲁吉亚外长同美国国务卿赖斯在华盛顿签署安全、经济、文化合作协议。赖斯着重指出:格鲁吉亚是美国的重要盟友,美国将一如既往地支持格鲁吉亚和协助格鲁吉亚维护领土和主权完整的斗争,同时将支持格鲁吉亚加入北约的意向。通过此协议,美格双方将建立专门委员会以解决加入北约问题。美国同时指出,12月14日,美国也与乌克兰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此协议加深了美乌双方应对危机及推动安全稳定方面的防务、安全问题等方面的协作,与格鲁吉亚签订的战略合作协议将同之前与乌克兰签订的合作协议具有相同的目标与重要性。   据美国高级外交官透露,为帮助包括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在内的成员国尽快摆脱困境,北约有可能干预天然气问题。美国驻北约大使库尔特·沃尔克表示:从本质上说,这场经济之争带有政治内涵。   美国12月就放出风来将与格鲁吉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而签订协议后又着重指出这个协议与美乌战略协议的相通性。美国之所以选择1月9日签订,是非常有深意的。在天然气争端之前,12月14日与乌克兰签订战略协议,而在天然气争端解决的最关键时刻又与格鲁吉亚高调签订战略协议,并通过北约及格鲁吉亚的发言及行动表明:在天然气这场争斗中,美国、北约以谋定而后动的战略思维将了俄罗斯一军。美国出手在另一条战线给俄罗斯施以重压,一方面给欧盟留足了缓冲时间,另一方面,对俄罗斯在对待乌克兰及欧盟天然气问题上表现出的态度给予回应,同时也让乌克兰在研判美国、北约所持立场后调整自己的步伐。   可以预见,随着美格战略协议的签署及美国将格鲁吉亚问题和乌克兰问题“捆绑销售”行动的出现,美国与俄罗斯围绕这两个国家在两条战线的新一轮角逐将翻开新的篇章。在俄罗斯集中精力解决乌克兰问题的同时,美国及北约又一次向格鲁吉亚张开了怀抱。(作者:王蓬勃)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