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乌“斗气”已持续两周,两个当事国均有分析认为,有关争议表面上看是俄乌关于天然气的价格之争,但从深层次来看,则是两国间的管道控制权之争。 乌克兰科学院政治分析与国际研究所所长谢尔盖·托尔斯托夫认为,俄乌此次“斗气”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两国对乌天然气运输管道所有权之争。俄方希望按照“白俄罗斯天然气运输管道”模式获取乌天然气管道的股权,进而在经乌管道对欧出口天然气问题上赢得主动权。然而,乌方在天然气管道私有化问题上非常谨慎,不会轻易向俄出让股权。 俄罗斯《独立报》的分析认为,俄罗斯在此次“天然气危机”中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促使欧洲一些国家在建设“北溪”天然气管道的问题上软化立场;二是参与乌克兰天然气管道公司的私有化进程,进而达到控制该管道的目的。不过,俄专家认为,在目前情况下,乌克兰无论如何不会同意管道私有化的建议。出于政治原因,乌不会在管道私有化问题上妥协,因为这是乌克兰影响莫斯科的重要杠杆。对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来说,更可能的方案是让乌方偿还欠款以及同意俄提出的天然气价格及过境费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