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国际观察:乌克兰“堵气”丢分


日期:2009-01-16 11:09:14|0000-00-00 00:00:00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赵夙岚

  “屋漏偏逢连夜雨”,以此来形容在罕见的苦寒天气中,被持续多日的俄罗斯与乌克兰斗气“冻僵”的部分欧洲民众,应是十分恰当。十多人甚至已因不敌严寒丢命。在一波三折的谈判之后,俄罗斯终于13日“放气”,但因乌克兰仍“堵气”,相关的欧洲民众依然只能“望气兴叹”。   有数据显示,乌克兰共欠俄罗斯约20亿美元的天然气款,如此巨大的数目彰显的正是双方在天然气问题上的矛盾已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俄罗斯与乌克兰在互为盟国时,俄罗斯出于“人情”,曾以远远低于国际市场行情的价格向乌提供天然气。随着双方在政治关系上渐行渐远,俄开始要求乌以市场价购买天然气。双方曾多次谈判,多次起波澜,每次都是在互有妥协的情形下暂且搁置冲突。   矛盾就此种下,从来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且于上月底达到高潮。俄乌就2009年的供气合同商谈未果,俄罗斯开始高调追债并指责乌克兰截留了部分输往欧洲的天然气。乌克兰矢口否认。双方的僵持,仍如3年前2006年1月1日的类似争端一样,“挟持”的是欧洲用户。那一次的争端在多方压力下,俄乌两国经谈判暂时化解了在气价上的矛盾,欧洲消费者依然得以欢欢喜喜过暖冬。但2009年的此次争端,显然没有那么简单。   与在酷寒下发抖的欧洲消费者不一样,俄罗斯与乌克兰起初都不急,似乎均“有备而来”。俄罗斯表示不妥协、不让步,乌克兰更是一副哪怕停气几个月也不担心的架式;而双方在欧盟调停下的恢复供气协议,经常“卡壳”,总是眼看着就要恢复供气,然后又冒出新问题。以至于俄罗斯最终“放气”,却因乌克兰“堵气”,欧洲民众依然用不上气。   乌克兰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堵气”,有多方面原因。毋庸置疑,乌克兰国内政治斗争直接影响到天然气问题。有人指出,乌克兰现任总统尤先科想通过“斗气”赢得选举“人气”;而俄罗斯外交部一份声明也指责乌克兰政坛有人想借此次天然气纠纷捞取政治资本。乌克兰内阁成员中,也有人将矛头直接指向“美女总理”季莫申科,认为她一直拖延与俄罗斯的天然气价格谈判。甚至有人说,她“表现得像是俄罗斯的同谋”。由来已久的乌克兰“橙色内讧”,即总统尤先科与总理季莫申科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斗争,因俄乌斗气再次摆上台面。欧盟相关谈判人员明确表示,天然气冲突仍在继续是因为“尤先科和季莫申科的立场冲突”。   乌克兰“堵气”兼“赌气”,带着孤注一掷的味道。这皆因乌国内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在近两个月里,乌国内通胀率高达100%,其货币对美元汇率也贬值了一半。而全球金融危机也让乌克兰经济如雪上加霜。在俄乌斗气时,乌克兰曾提出将俄罗斯输往欧洲的“转运”费调高一倍等要求,无非也是想在其中获利更多,聊解杯水车薪之急。   乌克兰走到如此困境,与尤先科与季莫申科针锋相对的多年“内耗”不无关系。在危机面前,各方谋求如何在政治上获得加分,甚至超过解决危机本身。仅从此次“斗气”的关键环节,亦能看出此种脉络。在未来的乌克兰大选里,无论是尤先科连任还是季莫申科或其他人员当总统,乌克兰的国家信誉受到的质疑与重创,恢复确需长久时日。(作者:赵夙岚)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