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朝鲜日报》网站13日文章,原题:中国经济复苏后韩国能避开“寒冬”吗? 韩国经济今年上半年将会负增长,然后很可能呈现较长时间停滞不前的“L字型”增长曲线。最近李明博政府的经济班子改变了作法,由此可见一斑。 李明博政府的经济班子的经济政策去年一年停留在不及格,最近为尽早切断金融不稳定和实体经济萎缩的恶性循环链条,正在加快结构调整的步伐。例如,金融委员会发表的“银行20万亿韩元资本扩充计划”被评价为先行一步的措施。目前发达国家就如何处理通用汽车、克莱斯勒等生存可能性较的企业问题而萨费苦心。但韩国的情况与此形成对照。这也许是得益于10年前遭到金融危机交出昂贵的学费得到的经验吧。 尽管经济班子出手不晚,为什么今年韩国经济仍然前景暗淡呢?这是因为像韩国对外开放、服务产业不够发达的国家,国内心理因素被海外经济的好坏为左右。 半年来各国争相发表经济扶持政策,对经济滑坡的严重性也已形成共识,但没有哪一位专家敢于为主要国家的经济恢复做出“V字型”或“U字型”的断言。 因为,即使全世界注入数万亿美元的巨额资金扶持经济,除了中国之外,其他国家是否奏效仍心存疑虑。美国尤其如此。因为“过度消费的后遗症”这一中长期社会课题和“改善消费心理”这一短期政策目标难以两全。上述两个目标是否能协调起来,令人怀疑。 韩国发生亚洲金融危机时,西方资本阴谋论一度在韩国国内抬头。中国以其贸易顺差为基础,买入1万亿美元以上的美国国债。对此,最近部分美国人提出所谓的“中国阴谋论”。即,中国持续向美国提供大规模资金,由此,美国的“过度消费习惯”演变成一种顽症,最终美国就像中毒人一样未能摆脱中国资金的诱惑,才沦落到今天的这个地步。 事实上,这一主张的框架早在4年前就由时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现美联储主席)的伯南克提出过,当时还获得了“极具冲击力”的评价。可概括为“美国逆差和中国顺差”的“世界经济失衡说法”被淹没于当时各国的自由放任和市场至上的理念之中,未能引起关注。但是直到最近才成为“中国阴谋论”的理论根基。 人天生就有不愿听逆耳之言的倾向。畅销书《黑天鹅》的作者塔勒布曾指出,即使有些假设内容包括现有体制崩溃,只要可能性不是很大,人们往往会无视其内容。如今全世界都在面临二战后最严重的经济萧条,原因就在于部分专家提出的对美国住宅市场泡沫的警告没有得到政治界、经济界领袖的重视。 布什政府表示要把相当于去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5%的7000亿美元财政资金用于挽救金融产业,3个月后候任总统奥巴马又在年末推出了同样规模的减税、扩充社会基础设施的经济回生计划。美联蓄也配合政府史无前例地将基准利率降为零,开始实施直接向市场供应资金的量化宽松(quantitativeeasing)政策。 但美国经济却没有丝毫恢复的征兆,似乎刚刚进入萧条初期。包括韩国在内,各国的汽车销售普遍出现了两位数的跌幅,但美国的跌幅却达到40%以上。甚至有人预测,除了大型超市,百货商店等大型商场的倒闭率将达到26%. 美国经济危机如此难求妙方的原因在于没有采用大幅降低家庭负债等同时伴有“痛症”的“正面解决法”。 据认为,如同在亚洲金融危机当时韩国企业由于投资失利纷纷倒闭一样,美国经济也要经历数百万家企业遭破产及负债清算,才能够恢复正常。目前,美国民间负债仍接近于国内生产总值的200%.再加上慢性财政赤字,外界不禁对中国政府今后能否继续购买10年期美国国债持怀疑态度。 而中国却与美国不同。中国预计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将会出现大规模财政执行效果,经济有望再次实现每年8%到10%的高速增长。当然,中国也有其难处。随着出口骤减,企业纷纷停业,从农村移居城市的农民工失业率增加,将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据说,因失业返回农村的农民工数量超过1000万人。 尽管如此,中国财政状况相当稳固,财政开支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25%,可见政府所占比重仍然很高。更何况,中国工商银行等主要银行隶属于政府,因此可以轻而易举地在市场上投放资金。目前,根据政府指示中国工商银行等已经开始对原有房贷者实施30%利率优惠等房贷新政。 如上所述,中国已开始强而有力的“凯恩斯式”经济扶持政策,看来其成功的可能性很高。但美国不直面现实,不敢实施“正面解决问题”的结构调整,因此前景十分暗淡。如果美国经济持续未能得到复苏,世界经济只能靠中国内需来摆脱现有危机。但是笔者认为其难度较大。韩国也不例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