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网军事在线北京1月20日电 (记者 黄子娟)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日发表的《2008年中国的国防》白皮书指出,进入21世纪,第二炮兵努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经过40多年发展,第二炮兵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据白皮书介绍,第二炮兵是中央军委直接掌握使用的战略部队,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创建第二炮兵,是新中国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被迫作出的历史性选择。中国于1956年开始发展战略导弹武器,1957年组建战略导弹科研、训练和教学机构,1959年组建第一支地地导弹部队,1966年7月1日正式成立第二炮兵。20世纪70年代后期,第二炮兵确立建设中国特色的精干有效战略导弹部队的目标。90年代,第二炮兵组建常规导弹部队,进入了核与常规导弹力量协调发展的新阶段。进入21世纪,第二炮兵努力推进信息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经过40多年发展,第二炮兵已建设成为一支精干有效、核常兼备的战略力量,具备陆基战略核反击能力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能力。 白皮书说,第二炮兵按照精干有效的原则,适应军事科技发展趋势,提高武器装备信息化水平,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增强防护、快反、突防、毁伤和精确打击能力。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现已形成核常兼备、固液并存、射程衔接、战斗部种类配套的武器装备体系,装备各种型号的核导弹和常规导弹。 第二炮兵注重战备配套建设,优化作战力量结构,完善适应信息化战争的导弹作战体系,核导弹部队与常规导弹部队保持适度的戒备状态,扎实推进战场体系建设,广泛应用现代化的机械装备和施工手段,各项工程合格率均达到100%。改革创新后勤建设,建立野战保障综合数据库和后勤物资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作战阵地人员生存保障系统,后勤实战化综合保障能力明显提高。严格执行核安全控制制度、涉核人员资质认证制度,采取可靠技术手段,强化核武器储存、运输和训练等环节的安全管理,完善核事故应急处理机制和手段,采取特殊安全措施杜绝非授权发射和事故发射,确保核武器的绝对安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