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的崛起正在以最快的速度改变整个世界。这个过程可能还会经历重大的坎坷和波折,因此尚不能将其归结为某种模式。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取决于其内部的发展变化,以及世界主要强国和集团对其内部发展变化所持的态度。 中国影响不断扩大 虽然国际局势的动荡和国内发展暴露出的问题使一部分人对中国能否成为超级大国表示怀疑,但毋尉置疑的是,中国在我们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回顾2008年,我们就会发现,中国已成为国际新闻的主角:西藏骚乱、北京奥运会、毒奶粉事件和金融海啸等等,世界对中国的关注越来越多。 受关往程度上升的同时,中国的形象也在飞快地改变。直到不久前,中国的形象还与廉价的玩具、纺织品和遍布全球的杂货店、中餐馆联系在一起,而如今就不同了。中国于去年完成了首次太空行走,这标志着该国已成为新兴的大空强国。中国的空间计划还包括建立空间站和实现登月。中国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出色表现也是有目共睹,姚明等一些中国体育明星受到各国体育爱好者的喜爱。在文化方面,中国在世界各地建立了更多的孔子学院,引起了许多国家政府的往意。而且,中国已从单纯接受外来投资的国家,变成同时向拉美和非洲等地区投资的国家。 这些变化绝非偶然,而要归功于中国在两方面取得的成就。首先是经济方面。30年来,中国GDP年均增长9.8%,世界位次由第10位上升到第4位。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1%。2007年中国进出口总额比1978年增长了104.3倍。 其次是中国在政治体制上的特色。与东欧国家采用激进的休克疗法完成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过渡不同,中国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奉行渐进主义,重视实验和战略眼光。 中国改革目标明确 在评估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时,我们不应该偏离中国改革主要目标的两个方面。其一,在捍卫主权的前提下,探索一条独恃的发展道路(有中国待色的社会主义)。其二,从发展和主权两方面找回失去的大国风范。中国主权意识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为民族主义讨论的高潮)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方面,即不仅要恢复参与国际事务和管理本国国际利益的自主决策能力,又要恢复对因历史原因失掉的领土的控制权。统一国家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改革的目标在经济上被解释为四个现代化,在政治上被解释为对四项基本原则的重申。中国改革最终自标的实现和其对世界的影响将取决于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在经济方面有两个关键点,第一个是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基于外国投资、廉价劳动力和出口型产品生产,而这种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消耗。如果中国想成为世界强国,就必须在其发展模式中添加环保、科技、资源合理利用。国内消费大幅促进等重要因素,而中国现在就是这样做的。面对全球金融海啸对出口和房地产行业的冲击,中国有必要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第二个是减少不均衡和不公平现象。中国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来拉近东部和西部地区发展的巨大差距。 在社会方面,2006年中国政府制定了医疗、教育、社会保障、劳动者权益保护等多项工作目标。与大力重视环保一样,胡锦涛提出的和谐社会理念要求减少不公平现象。 在政治上,对社会关系进行民主化和放宽公民权利范围的能力,将决定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就将民主作为中心议题。腐败问题仍然是笼罩在中国政府头上的阴影。中国共产党目前还没有拿出有效的办法,来抑制社会中的腐败现象。 在对外关系方面,当今中国可能会在21世纪的国际体系中占据中心地位。而中国这次将无法(也不愿)像历史上那样背对外部世界。不要忘记中国的改革开放就是从建立深训、珠海、厦门等与外界联系密切的经济特区开始的。收复香潜、澳门和台湾,也需要付出长期而艰苦的外交努力。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离不开吸收外国的投资、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中国兴趣转向海外 尽管中国的对外关系发生了众多变化,但谨慎和中庸的观念仍在其外交决策中起着重要作用。从和平崛起到和平发展,从多极化到多边主义,胡锦涛提出的和谐世界需要通过对话和寻求共识来实现。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兴趣正逐渐从本土转向海外。 外部对中国未来几年发展方向的关注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四方面。第一,中国外交政策和获取初级产品意图的激进程度。第二,中国跨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强势程度。第三,中国的国防政策和军力发展状况。第四,中国在国际事务,特别是在危机中与他国合作的态度。 至于世界主要国家和集团对中国的态度,主要有五种考虑,即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是有价值的经济伙伴;是经济、工业和能源领域的竞争者;是政治和战略上的对手;是一种威胁。 对美国来说中国首先是大市场和经济伙伴,同时也构成对美国农业、纺织、冶金和汽车等产业部门的威胁。中国是美国在能源、初级产品方面的竞争者,也是外交上(台湾问题等)的潜在威胁。美国对中国的反卫星武器和空间能力表示担忧。 日本视中国为首要经济伙伴,但笼罩在两国关系上的阴影非常厚重。首先中国是日本在地区内的头号竞争对手,在能源开发和对台湾关系上部对日本构成威胁。此外,两国还存在领土争端。 对俄罗斯来说,中国是购买俄能源的重要客户。面对来自美国及其盟国的威胁,俄罗斯希望与中国结盟,以抗衡美国。 欧盟将中国视作重要的市场和经济伙伴,同时也是争夺初级产品和能源的对手。中国对欧盟的社会模式感兴趣,但双方的政冶对话因是否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等问题而严重受阻。(作者胡里奥·里奥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