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时代》:中国能否拯救世界?


日期:2009-08-05 17:36:29|0000-00-00 00:00:00 来源:中评社

  中评社香港8月5日电(记者苏楠编译报道)最新一期美国《时代》杂志封面专题探讨“中国能否拯救世界?”,指出中国经济的反弹不是海市蜃楼,其走过大萧条以来全球最严重衰退的经济模式,对于发展中的世界来说将有着毋庸否定的吸引力。文章认为,正当世界其他地方步履蹒跚时,眼下中国还不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然而,中国正迈着大步走向那里。   文章编译如下:   与陷入了全球性严重衰退的美国、日本和整个欧洲相比,中国表现出恢复的力量,这在6个月前是备受质疑的。去年年底,出口全面的衰退削弱了经济增长,但在4万亿的政府刺激计划支撑下,中国已然反弹。第二季度经济增长达7.9%,今年将很可能扩大至8%以上。增长势头的证据几乎每天都有。工厂的生产已开始上升,部分原因是因为中国消费者正继续以健康的速度花钱。汽车销售在政府对购买小型车的补贴下,得到大大的提升,4月销售量甚至达到历史记录,且将轻松超过今年美国的数字。总体而言,中国今年零售销售增长了16%。   数字本身仍未能表达“全球经济力量正转向东方”的意识。迄今,已经有若干的时刻将这种“时代思潮”具体化,最难忘的可算是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6月在北京大学的讲话。一直以来,那里的学生是最懂得尊重和礼貌的观众,然而,当盖特纳回应一个提问时说:中国在美国资产是“非常安全”时,场内的反应也许说明开始了一个新的经济秩序:学生们笑了起来。   美国——毫无疑问的全球经济领导者,其经济政策现在已经处于迷失方向,慢慢走向更公开的政府控制和调节。没有人可以有把握地说这是否明智,在美国肯定日益激发争议,不过在中国,则没有这样的怀疑,中国政府应对危机的反应迅速,效果也正在显现。   这就是为什么对那些跨国公司如通用汽车来说,中国已经不再是未来,而是目前。世界上10个最大的经济体,中国是唯一一个在增长,她可能很快就会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来自中国的需求推动了原材料价格,让依赖生产商品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和巴西在过去6个月受益匪浅。受益于与中国的贸易,亚洲的出口导向型经济体得以继续生存。   总体来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2008至10年这3年,中国将令人吃惊地占据世界经济近四分之三的增长。不足为奇的是,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的焦点,她正在沼泽中寻找出路。就好像上海经济学家谢国忠所说的那样:“每个人都想知道同样的事情:中国能否拯救世界?”   几年前,这个问题——以及中国可以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概念——本来似乎很荒唐。毕竟,中国的经济依赖制造业,因此又依赖于来自美国的需求。但是,美国的引擎脱轨了。IMF预测,美国经济今年将萎缩2.6%左右。美国部分城市房价持续下跌,而失业率却飙升到9.5%,是198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刺激经济的速度和相对的成功,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根据世界银行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北京的政府开支将激发超过80%的中国总体经济增长。一位Fortune500资深业务主管:“在美国,利己主义(NIMBY,NotInMyBackYard,不是我的后院)仍是家常便饭,而在中国却更像是IMBY(是我的后院)。他们在想要的地方、想要的时候进行建设。并且,他们行动迅速。”   中国的复苏和日益增加的经济重要性,已经使一些人认为,全球性机构如8国集团(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和俄罗斯)正在变得过时,唯一真正重要的对话是“G2”:中国和美。就在7月27日,美国总统奥巴马似乎承认这一点,他说,华盛顿与北京的关系将“塑造21世纪的。”   在最近几个月里,北京已经开始发挥其影响力。中国要求──并几乎肯定会很快──在IMF获得更大的投票权。今年6月,中国同意向IMF购买高达500亿美元的债券,提高该基金应付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今年早些时候,中国领导人要求建立一种替代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最近,北京已经暗示打算慢慢建立自己的货币人民币,为中国公司出口贸易以人民币作结算提供补贴,让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替代美元。   汇丰(HSBC)驻香港经济学家曲宏宾甚至说,到2012年,中国40%至50%的整体贸易能以人民币进行结算。德意志银行在香港的经济学家马骏说,中国这种愿意公开自己的立场,并推动其他国家政府以中国的角度看问题,“与1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当时北京更安静、更低调”。   事实上,中国身为华盛顿最大的外国债权人,对美国经济政策的想法和关注已日益开放。北京从来没有就全球经济的政策,签署上世纪90年代所谓的华盛顿共识,该共识要求自由贸易、私有化、适可而止的监管、审慎的财政政策和资本自由流动。美国财政部因应信贷危机提出了一项加强监管自身资本市场的计划,但是这不大可能阻止北京继续推动IMF在维持全球市场秩序上发挥更大的作用。说到底,尽管吸纳了市场的许多方面,但中国自上而下指挥和控制经济,她相对利落地走过衰退,这种成功可能会鼓励其他发展中国家采纳中国式的资本主义。   然而,中国能否拯救世界的最好答案是:还没能。很多经济学家怀疑中国的经济是否如表面上一样的健全,或者她是否已在真正持续复苏的路上。还有更多人反驳称,中国作为世界经济的救世主仍为时过早。   中国整体经济活力可能会继续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其表现也引来了一些问题。中国人民银行正给予国有银行庞大的资金,继而给国有企业贷款,支持其基础设施建设。反对声音质疑数额过大。中央银行最近宣布,在6月份新借出贷款总额2240万美元,比前一个月增加了一倍多,让今年首六个月的银行新贷款达到近1.1万亿美元,超过了2008年的总和。   支持方则认为,6月的数据在在显示中国有决心实施有效的货币对策,打击衰退。毫无疑问,由于大量的资金,有很多中国人获得了工作。但是,正如一份具影响力的华尔街通讯《格兰特利率观察家》(Grant‘sInterestRateObserver)在其最新一期杂志中指出,“大量注入货币和信贷……总是看涨,才看跌。"杂志将中国目前的信贷暴涨,向美国过度贷款产生的房市泡沫崩溃及其引发的经济衰退看齐,让人忧虑。   还有迹象表明,中国某些方面的复苏是短暂的。中国股市上涨的部分原因是,中国公司收到大量廉价资金后,由于缺乏更好的选择,他们将资金倾倒到股票市场。总部在美国康涅狄格州NewHaven的资产研究公司ResearchEdge亚洲战略顾问AndrewBarber预料,高达30%的新银行贷款今年流进了股市。钱为什么没有流入新业务?证据表明,经济增长的关键部分仍然乏力,尤其是重要的出口制造业继续受到全球需求的减少拖累。据美国惠誉评级报告,即使企业利润总体正在萎缩,但中国的贷款仍继续加快,这表明,当刺激消退时,中国或许会出现金融危机。   这些警告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国的技术官员非常了解他们正面临的风险。“他们是睁大眼睛走进(危机时期)的。"Barber说。北京认为其金融系统对于处理其宽松货币政策的风险,是足够强大的。   可以肯定的是,即使更黑暗的情况从未出现,同时中国经济的持续强劲,但中国仍不足以拉动世界走进复苏。大小是问题,美国有140万亿美元经济;中国的是44万亿美元。去年美国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将近21%,中国仅6.4%。中国的消费,换言之,是越来越多──但仍不足以解决世界先进经济体的衰退。消费支出占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40%;在萧条前,美国的消费占了近70%。随着美国消费者已经关闭他们的钱包,美国的储蓄率在过去9个月从零上升到近7%,世界迫切需要有人步入这一空白。   中国可以帮忙,但她仍然是一个相对贫穷的国家,每年人均收入6,000元,与之相比,美国是39000美元和欧盟是33400美元。大多数中国人仍然买不起大众或别克车,更不用说宝马。尽管中国的消费者感到更富裕,他们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除非直到北京制定医疗保健和社会安全制度的改革,让人们更有信心花钱,而不是存起来。北京大学金融学教授MichaelPettis说,去年,中国的消费量大约相当于法国。但没有人呼吁法国要拯救世界。   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大规模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向城市、清理几十年的环境恶化、继续推动社会繁荣,从而促进政治稳定。鉴于其规模,中国最关心自身的经济而不是其他任何人,应该没有让任何人感到惊讶。   但中国经济的反弹不是海市蜃楼。如果北京能够顺利走过全球危机,其领导人的声誉和信心会增加。一种能够走过大萧条以来最严重衰退的经济模式,对于发展中的世界来说,将有着不可否认的吸引力,同时华盛顿共识则彻底被击落。北京,在危机发生之前,已经在上升,其全球影响力和影响力正不断扩大。正当世界其他地方步履蹒跚,中国还不是全球经济的领导者,然而,中国正迈步走向那里。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