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忧草时评】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国债,意义何在?


日期:2009-08-20 16:39:37|0000-00-00 00:00:00 来源:中华网博客 作者:汪忧草

  据新华网报道,根据美国财政部17日公布的数据,截至6月末我国持有美国国债7764亿美元,相比较5月份8015亿美元的持有量,减少了251亿美元,减持幅度超过3%。这也是一年来我国首度较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新华网8月18日)   今年4月份,中国也曾出现过44亿美元美国国债持有量的下浮,引来一些人的喝彩,但也有业界人士质疑四月份那次减持美国国债并非中国主动,而很可能是部分美国国债自然到期使然。但6月份这次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明显可以看出,中国是主动而为之。   中国主动减持美国国债   据上海《第一财经日报》分析,在整个二季度美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已经上涨近15%,因而市场对美元资产的担忧愈演愈烈,不少外国投资者都大量减持所持美国中长期债券,于是中国也顺势而为,减持了不少美国中长期国债。事实上,近几个月来,中国一直都在进行买短债抛长债的操作,因为在当前情况下短期债券流动性较好,相对更安全。   中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造成减持的因素有三个:一是总体规模的减少,二是币种结构的调整,三是券种结构的调整。”李扬指出,从总体规模来讲,如果外币投资规模减少,有可能导致投资美国国债规模的减少;从币种结构来讲,对美元资产投资分配的缩减会导致减持美国国债;而从券种结构来讲,中国增持美元资产的总规模未必减少,但对于美国国债、美国股票的比例分配或许已经出现变化。   其实今年以来,中国大大加快了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尝试——增加黄金储备、购买IMF债券、中投公司频频抄底海外市场、5城市开启人民币贸易结算等。此外,上半年中国石油化工企业相继与俄罗斯、巴西等国签署的“贷款换石油”协议,这些均被市场视为利用外储支持企业走出海外的成功案例。   200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芝加哥大学教授罗杰·迈尔森不久前在上海表示,中国目前持有的美国国债水平已经够多了,不宜再继续增加。迈尔森说,美元是美国人印的,所以外界对美国的信任很重要。他建议,如果在今后两三年内,美国因为应对危机而出现通胀的情况,中国政府和民间也许可以向美国政策制定者施加一些影响,要求美方制定一些对策。“就是表明中方愿意继续持有国债,但是要有一些代价的,比方说可以说服美国国会通过一些加税的法案。”   减持美国国债的多重意义   中国主动减持美国国债,说明我们已经开始外汇储备多元化上迈出了一大步,也许短期内美国国债依然是中国外汇储备的大项,但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结构的调整已经开始。   第二,我们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说明“美国人只需要给中国打白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中国外汇储备也不再是美国人的“免费午餐”,中国今后会在美元债券的安全等方面提出我们的合理要求。   第三,中国大规模减持美国国债,也说明我们在“扩大内需”上开始取得成效,我们不再需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性正在逐步减少,这也是我们为应对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所做出的产业调整的阶段性成果。   草同学愿意相信,如果我们能够在这次产业结构调整中成功摆脱地方GDP对房地产也得过分依赖,也就是让地方政府不再被任志强这样的房地产商人所“绑架”,那么,我们的“内需”市场将进一步扩大,进而带动中国经济更加健康地向前发展。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