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今年来,折腾力度越来越大,居然搞出了“天安号”事件这样危险的高难度动作,拿自己的小弟做黄盖,结果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反倒促使中俄朝在东北亚加快了融合趋势。然后高调用“花生炖”航母来黄海军演,结果是一波六折,说来又不来,不来又想来,一直处于战略犹豫和矛盾之中,让世人看了笑话。不过无所谓啦,美国人出尔反尔,已经是家常便饭,世人已经见怪不怪了。在“天安号”折腾失败,并闹出笑话之后,美国又开始用枪指着日本这个炮灰系统往前冲,针对钓鱼岛事件,我先后写了七八篇文章,并在人民网出了一版人民网络日报,有兴趣的朋友可以阅览下。无论对韩国,还是对日本,还是对印度,我们必须做好战争准备,打掉他们妄图投机取利的幻想空间。这种欺弱怕强的奴才性格,只有大棒才能慑止他们的妄心。 关于国际局势,我们一定要有全球一盘棋的思想,否则在全球竞争乃至斗争中,我们就会容易陷入被动。下面我就聊聊对中东、中亚和东亚局势的一点看法,仅仅是一家之见,欢迎朋友们批评指正。 1.说说中东。 中东,是大国必争之地。之所以是世界大国必争之地,是因为两个原因:一是中东石油资源非常丰富,而且开采成本很低。二是中东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它是北接欧洲,西接非洲,东接亚洲的战略三角地带,也是亚非欧三大洲的战略联系纽带。无论怎么评价其重要性,都不过分。对于美国来说,得中东,可以维护石油美元的战略稳定性和主导权,可切断亚欧非三大洲的联系纽带,以此遏制中俄欧三大国的崛起和联合态势。所以,小布什以“莫须有”罪名,发动入侵伊拉克的战争,而在所不惜。 看中东局势变化趋势的关键,有两点:一是阿以矛盾。二是伊以核问题。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矛盾,如果激化而产生战争,则战争的胜负决定了美方和非美方力量斗争的胜负。以色列代表的是美方势力,阿拉伯国家代表的是非美方势力,双方正在面临着一场决定胜负的战争。这也是我一度发出,中东将爆发第六次中东战争警告的内在原因。伊朗和以色列的核问题,已经捆绑在了一起。美国可以让以色列拥有核弹,则非美力量也可以让伊朗乃至其他阿拉伯国家拥有核弹。相信在核平衡的情况下,中东的战争将是核平衡态势下的常规战争。以色列和伊朗核问题已经捆绑在一起,美国利用伊朗核问题在国际上打正义之牌可能性已越来越小。 中东大国角力之中,美方代表以色列,其战略安全环境日趋危险,将面临阿拉伯集团力量和伊朗力量的共同挑战,这也是美国势力在中东日趋衰落的风向标。 2.闲侃中亚。 中亚区域,是中俄的战略交合处,美国以911的悲情,举起反恐旗帜,以北约名义,发动对阿富汗的战争,其战略图谋在于三:一是为控制中亚,建立前进军事基地。二是为大中东计划的第二阶段,围攻伊朗建立第二条战线。三是通过阿富汗战争,挑起北约与上合的战略对抗,防止北约瓦解。在我看来,美国阿富汗战争的胜败标志在于三点:一是看美国是否达到控制中亚?二是看美国是否成功攻打伊朗。三是看北约是否凝聚力增强。所以,影响美国是否从阿富汗撤军的关键点,也是在此三点:一是看控制中亚是否无望。二是看攻打伊朗,是否无望。三是看北约是否面临瓦解。美国能否控制中亚、攻打伊朗,关键点是看中俄的战略态度,中俄合作,不允许美国控制中亚,就会加大上合内部的保护和战略支撑力度;中俄合作,不允许美国攻打伊朗,则会确保巴基斯坦安全,战略通道畅通。北约是否瓦解的看点,在于亚欧战略合作、欧俄安全合作的程度如何。 3.吹吹东亚。 近年来,美国在东亚高调展开了战术进攻态势。从对台军售,到“天安号”事件,到航母黄海军演,到钓鱼岛事件,到要高调介入南海问题。其实,美国的这些动作,从全球局势来看,只不过是战术佯攻动作而已。美国战略佯攻的目的,在于两点:一是遏制中国崛起,迟滞中国西进、南进、东进路线。二是迫使中国战略让步,特别是在伊朗核问题上的让步,以实现美国在中东的战略破局。 对于美国来说,中东、中亚才是重心,因为这两个地方,是美元霸权的支撑点。所以,破解美国东亚的佯攻战术动作,需采取“东守西攻”的战略。所谓的东守,就是东部采取积极的战略防御态势,做好战争摊牌准备,以确保中国国家利益不受侵蚀;西部采取战略攻势,迫使美国将战略资源继续投入西部巨大消耗之中,不得不和我战略谈判,谋求和谐共存,以维护自己最大的战略利益。 综合地说,中东局势将日趋升温,第六次中东战争即将爆发。这场战争一旦爆发,中东的战略格局将彻底改变。所以,美国必须做出战略妥协,谋求与伊朗的和解对话,以缓和以色列面对的巨大战争压力;中亚,北约的巴基斯坦补给线将面临更多的袭击,特别是油罐车的袭击,美国将不得不面临欧盟纷纷撤军,美军在阿富汗无战心的困境,阿富汗撤军,意味着美国势力将撤出中亚;至于东亚,日本善于断尾求生存,面对美国的战略打压,首相下台将成常态。美国势力一旦衰落,无力掌控日本时,美国必然寻求中美联合,制约日本。哈哈,到那时候,估计日本卖身投靠中国的本钱估计都没有了,因为钓鱼岛和琉球群岛,将成为美国讨好中国,作为表示合作诚意的礼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