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东方日报》11月7日文章】题:中美角力远交近攻 中美关系转趋紧张之际,两国元首分别出访欧洲及亚洲,均在国家的大战略方针指导下拓展对外关系,值得注意。 中国崛起,美国衰落之势浮现,两国在国际大环境及大气候变幻莫测的背景下,借势调整,力争有利於自己的远交近攻之势。 美欧亚三大洲已成鼎足三立之势,金融海啸爆发,美国一夜间颓势显露,欧洲受到拖累。 前者失业率高企,接近十个百分点,后者也不遑多让,除了德国形势较佳,欧盟诸国的失业率也是十个百分点。 眼下美国联储局即将展开第二次金额高达六千亿美元的2,那边厢欧盟则隐现新一轮的主权债务危机。眼下美国联储局即将展开第二次金额高达六千亿美元的量化宽松政策,那边厢欧盟则隐现新一轮的主权债务危机。 “风景这边独好”,只有亚洲的新兴经济体显得欣欣向荣,中国固不待言,印度的后劲凌厉,即使东盟各国,包括印尼与新加坡,也有不俗的表现。 美欧均力争与亚洲各国搞好关系,加强合作与贸易,其中中国与印度为首选。 国家主席胡锦涛出访法国及葡萄牙,受到超上宾礼遇,皆因中国经济实力雄厚,近年大举投资欧盟各国,买入各国的国债,对疲弱的各国经济注入新能量。 早前温家宝访问希腊,高调表示中国一定会买入更多欧盟的国债,因而大受各国欢迎。 法德两国主导欧盟事务,德国已提升与中国的战略合作关係,法国亦搭上“中国快车”,进一步提升与中国的合作层次,今次中国答应投资法国核工业及空中巴士,合约金额总值高达二百三十多亿美元,教欧盟各国垂涎。 有趣的是,中法领导人同时批评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不负责任,搅乱全球经济。相反,奥巴马率庞大代表团到印度,展开亚洲四国之旅,大做生意之余,更有掣肘中国之意。 【法国《世界报》11月7日文章】题:中国需要表现出自己的可尊之处 11月6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将结束对欧洲的访问,而此时美国总统奥巴马则开始了对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和日本的亚洲四国之行。在这一交叉访问之后,两人将于11月12日在首尔会面,共同在这里出席二十国集团峰会。 不久前,人们曾经对所谓“中美G2”津津乐道,认为美国与中国两个超级强国将以儒家所提倡的和谐方式,联手解决全球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然而,时代已经出现了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