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军事和外交都是政治的延续,他们都与政治息息相关的,可是现在在一片和平的声浪中,渐渐的发现,中国的军事外交成了各个国家的重头戏。这个重头戏,不仅仅表现在军事交流可能会作为一个外交的手段,而且军事的交流也成为改善潜在敌对国家的一个重要的措施。 那么在两个国家之间,或者多个国家之间,军事在某种意义上是应该有所保留的:一方面,未来战争的关键就是出其不意和隐藏实力;另一方面,军事是服务于政经的,一旦政经出现问题,军事就是解决的手段,但是现在军事有些越俎代庖了。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局面的?同时中国应该在那些方面进行决策呢?下面我们就这问题做一下简单的分析。 中国外交陷入进退失据——韬光养晦下的迷惘 在一片友邦至上的理论下,中国的外交政策,出现了很大的改变。甚至一度出现了某种理论——那就是外交就是妥协的艺术。将外交定位在妥协的立场上,可见外交是多么的被动了。其实外交就是对外交往,对外交往,出了利益交往,人员交往,还有就是国家立场的交往;如果扩大一下的话,就是信仰的交往,意识形态的交往等等。 在所有的交往中,如果只是定位在妥协的话,那么就将自己陷在一种极其被动的境地而不能自拔。那么妥协的艺术从何而来呢?大概就是韬光养晦是其主要的理论基础。在该争的不争,改让的不让,所以致使外交进退失据,同时也给了这个潜在敌人的强烈的心理暗示——只要对中国蛮横或者无赖,中国就会在妥协的艺术下,做出让步!这是危险的! 军事外交过于频繁——仅存的毛氏风骨还能支撑多久 过去,我们进行过多种噱头的外交,比如大熊猫外交,比如金丝猴外交,再后来的东方女性外交,直到后来的军事外交,等等。在现在,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军事外交了。不论是中美经济争执,还是中日斗气,还是中俄友好,还是中国东盟合作等等,其中最大的一项就是军事在外交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我们也看到很多国家和中国开展军事外交,其所想的不简单的就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友好,更多的还是想看一看,这支毛氏军队是不是还有那种,锋芒毕露的对战争的极度热情。如果有,大家就敬而远之,或者学而时习之;如果没有,那么就好办了! 但是在中国军事建设逐步西化的进程上,一种脱离毛氏作风的建军思想也在弥漫开来,那么这种靠着毛氏风骨支撑的军事外交还能饭否? 靠着展示神秘来获得尊敬走入误区 曾经,西方认为整个中国都是神秘的,所以但凡来华的人,都伸长了脖子看着中国人;后来听说中国的女性是神秘的,紧接着很多的西方人都来看这些非常保守的中国女性;再后来就是一项一项的神秘的东西。 作为中国来说,还有多少神秘的东西可以给西方的人看呢?在西方的变态的欣赏中国,中国也随着西方的喜好而起舞。西方说中国应该继续开放,中国就继续开放;西方说毛泽东是邪恶的,紧接着,很多人都说老人家是邪恶的。这种靠着出卖隐私或者神秘的私处来获得的尊敬,是完完全全的走入了误区。 中国的大问题,出于谋士 当年蒋介石假抗日,时到今日,还有人想替蒋介石翻案。但是再怎么说,蒋介石也逃脱不了假抗日的真相。那么为什么蒋介石假抗日呢?主要原因就是蒋介石,在日本的经历使得蒋介石对日本心存一丝侥幸,他始终认为日本想要的不是整个中国,而仅是东三省的伪满洲国。通过忍让,通过让友邦们惊诧,然后获得偏安和对日友好! 由此可将,一个关键人物对整个中国造成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假设三十年后,中国的领导人,都是出自美国和西方的门生,那么他们会举起反抗西方的大旗吗?此间,更不要说被西方收买了的一些专家教授和学者之流了。 美国选总统和州长,有一个最大的条件就是要出生在美国的美国公民,后来移民的不算等等。那么中国是不是也要找一个没有西方背景,或者忠于自己国家的州长呢?如果找不出来呢? 面对现在中国如麻的乱局,我们看到,很多问题都出在了谋士的身上。这些谋士,以某方面的专家后者学者的面目出现,他们没有立场,如果有也是站在给自己反吃或者金钱的主子身边。他们摇旗呐喊,为了某些不可告人的目的张目。所以这些所谓专家治国不除,中国必定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总之,军事外交不是不可以搞,而是不能让军事成为外交软骨病的轮椅。而且还有一个巨大的风险,没有考虑到,一旦军事的外交失效了怎么办?到了那个时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所以真打假打,就非常的难以拿捏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