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将会是21世纪各大强国之间必争的战略制高点1 引言部分:随着中国载人航天官方网站10月27日宣布中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启动,明年将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州八号飞船,新闻还提到载人空间站工程分为“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两个阶段,2016年前发射空间实验室,2020年前后进行载人空间站建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和中国新闻网等官方媒体也进行了报道。沉寂已久的载人航天工程再次发力,航天站的建设正式启动。读者需要注意的是,新闻中的“空间实验室”就是指明年发射“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及后续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 随着北斗导航卫星陆续升空,在未来3~5年内我们国家完全摆脱对GPS的依赖,最早到2018年我们在全球任意一点都能接受到北斗导航卫星的信号。那时候我国仅导航卫星就有35颗,再加上现在和今后几年内要发射的卫星,粗略计算中国到2018年左右在太空运行的卫星数量和其他航天器数量总量约为450~640颗之间,按航天器服役极限期计算有接近三分之一即将超期服役到极限寿命;也就是接近200颗卫星就要报废成为太空垃圾了,在太空中自由翱翔之余难免不会撞坏自己正在运行的航天器;如果撞到别国的航天器也会招来不必要的外交麻烦。如果选择将其坠入太平洋那就太可惜了(卫星上必须保留十分之一左右足够的燃料才能使卫星平安的坠入太平洋);因为94.5%的卫星在服役期满后还可以超期服役,如果不对它维护让它继续运行的话,它的设备运行的安全系数就会大打折扣了,事故率很高,也不可能长久稳定的运行。那么有没有一种维护技术使卫星即延长服役时间,还能稳定安全的为人类继续服务呢?即节省了一枚枚上亿身家的火箭和发射的替补卫星,又避免了太空垃圾数量的增多。在外国我不知道有没有此技术,在中国即将在2016年发射升空——太空维修站横空出世! 2010年9月19日东方网消息:据MSN网站15日报道,自上个月以来,中国一直在拉近两颗轨道卫星的距离,进行卫星机动飞行演习。报道称,该演习——似乎包括SJ-06F卫星和最近发射的SJ-12飞行器的“汇合”——可能是太空站对接或在轨道对卫星观测进行协调的练习。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很少有国家会在这些领域存在问题。报道指出,其有可能意在发展某些专业技能,以便“潜伏”在其他卫星附近,一旦危机爆发,便窃听甚至瘫痪敌方卫星。这正是令人担心的方面。据世界各国非专业卫星观察人士称,演习开始一个月后,两个航天器仍飞得很近。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新闻节目分析人詹姆斯·奥贝格在一封邮件上指出,美国军事跟踪数据表明,这两个飞行器距离约1公里。他说到:“这种相对位置接近需要通过完全控制——推进器点火——和星载导航来判定如何控制喷气转向。”八月,美国战略司令部确定,有“两颗卫星相互靠近”,但未确认“是否进行实体接触。”现在国防部一份新的文件称:“联合太空作战中心轨道分析家仍在跟踪两个目标,并通过有源卫星对接屏幕继续监视靠近情况。这种做法可提供或会成为机密/或敏感信息的位置/距离具体信息。”声明还指出,五角大楼不会再讨论卫星或是否(在对接时)会发生碰撞。这种信息现在属于“机密和/或敏感信息”。通过8月份两颗卫星上演太空芭蕾的报道,再结合10月27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高调的给出2011年天宫一号发射的信息,说明中国航天人经过不懈的努力——突破了空间对接技术的重重难关。 本人大胆推测,天宫三号或四号就有能力来对太空飞行中的卫星进行维修或加注燃料使其超长期的为中国人服务,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实现这一梦想在2016年左右即可完成。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对今后要放飞的卫星做一点局部改动,在卫星上加一个输送燃料装置和能使用机械手进入星体内部维修的模块开孔,航天器一旦需要燃料就飞到天宫四号燃料站加注,再到天宫五号航天器维护站进行必要的维护:通过维护站的设备进行有人或无人两种维护方式, 复杂的工程目前还是由人来完成,危险地就交给机器人来完成。例如,一颗超期服役的导航卫星突然撞到了太空垃圾,燃料厢燃料急剧下降、太阳能电池板轻微受损急需维修,此时天宫三号和四号通过变轨飞行到预定地点接应,利用纳米技术,使用机械手修复航天器的破损处,然后对卫星内部加注急需的燃料和润滑剂,或者进行必要的硬件改进等等使卫星马上恢复工作状态。(如果我们现在有这样的技术,嫦娥一号也不用去撞月球了,飞回到地球轨道让航天器维护站进行燃料加注和硬件改进升级,就可以接着飞向遥远火星或更远的星球)。再说以后,我们登陆月球就是要运回大批量的新能源,运行中的登月飞船安全系数会成倍提高,再者多建几个空间航天器维护站利益多多,也可以救助其他国家的航天器(前提是他们付钱给我们),假如维护站的燃料用完了就像神州飞船的返回收舱一样返回地球,检修完加注燃料后再送入太空维修站继续使用。 太空维修站能为国家省掉好多宝贵资源,潜在的军事价值更不用多说,免得别人又开始热炒中国威胁论了。我们现要做的就是加快完善空间航天器维修站的维修设备的研发工作,以及将来要发射的航天器接受维护站维护工作必须的硬件条件的设计和制造。我坚信祖国会提前完成太空维修站建设的工作(国家最早在863计划里就有此项目了,早就开始预研了,估计不会超出2016年),我坚信通过一代代中国航天人高瞻远瞩的规划化和辛勤努力的工作,定会谱写出中国航天史上新的辉煌!中国成为世界老大的时间不远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