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关于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对美军打的一场狙击战的片子。据该片介绍:在抗美援朝战争后期、美中签订停战协定的阶段,美军为了争取其在谈判中的主动地位,对中朝军队采取打打停停的拖延战术,以企图抬高其对我志愿军的谈判筹码。具体的做法是,美军恃其强大的炮火威力和航空兵的优势,把与其阵地对峙的志愿军官兵打得白天不敢露头,一露头便会遭到美军猛烈的炮火和大射程机枪的火力压制,而美军的士兵则可以在志愿军阵地对面大摇大摆,耀武扬威,做着各种各样的怪动作,并且美军还不断将其兵力向志愿军阵地的前沿拓展,大大地压缩了志愿军的阵地,企图以此逼中朝军队就范。 面临美军的这种战术,在敌我武器装备实力差距悬殊、我军又不擅长打阵地战的情况下,不仅让志愿军总部一时拿不出好的应对办法,还令志愿军官兵们气愤难忍。而志愿军总部又有令,白天军队一律不得擅自采取行动。因此,志愿军官兵只能目睹对面美军官兵的嚣张气焰而忍气吞声。后来,有一名新战士实在是忍无可忍,他使用一种有效射程为600米的“毛瑟步枪”爬出战豪,悄悄地接近到阵地前沿,对处于五、六百米处的美军士兵打出了冷枪,并随后又接连放倒了几名美军士兵,终于把对面阵地的美军官兵打得胆颤心惊,再也不敢明目张胆地在前沿阵地上显摆了。这名新战士的个人行为不仅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反而给志愿军总部一个很好的启发,志愿军总部终于作出了一个决定,号召前沿阵地的志愿军各部队发动优秀的射手,对美军展开一场狙击战,以狠煞一下美军的威风。一时间,志愿军狙击手们还真打得美军的大炮、机枪失去了往日的威力,打得美军官兵大白天也不敢露头了。这种狙击战,就是发挥我军优秀射手的特长,使用的是落后的步战武器,他们在强大的美军面前采用了一种“我打你时弹无虚发,你打我时让你找不到我”的特殊战法,事实证明,这种战法在最后迫使美军放弃拖延战术,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受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志愿军对美军采用的这场以弱胜强的狙击战的启示,在面临高科技现代化武器装备条件下的强大美国海空军兵力的今天,我们能否采用类似的“狙击战”的办法,再打一场高科技条件下“以弱胜强”的海上低烈度的有限战争呢? 一、必要性分析 狙击战的特点是以单兵作战。利用一到数名优秀射手、持狙击步枪(可以是专门的狙击枪,也可以不分步枪设备是否具备先进的瞄准镜),潜伏在特定的地点隐蔽待机,一旦发现要狙击的目标出现时,乘其不备,出其不意地打出冷枪,击毙目标,以达到一定的战术目的的战法。 利于开展狙击战的战场环境一定有某些障碍物、地形地貌、自然景色等可为狙击手作伪装隐蔽利用,而且只需要派出一到数名狙击手担任狙击任务,专门打击敌人的前沿指挥官、机枪手、炮兵的目标观察指示等特定人员,不需要人数多,也不需要有先进的威力大的武器装备与敌人对阵。由于狙击手人数少,往往在战斗中发挥出其难以替代和大部队难以发挥到的作用。狙击战也是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法。 这里我所说的海上“狙击战”,并不是象陆地狙击战那样,可以利用障碍物,派出少量狙击手来猎杀美军海空兵力,而是一种对美军的低烈度的有限战争。所谓低烈度的有限战争,是相对于高强度、大规模而限,对美军海空兵力采用目的明确、打击对象特定、打击的规模和投入的兵力有限、战争的结局可控的一场有限战争。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采用“狙击战”的办法来对付强大的美国海上军事力量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所决定: 一是为配合突破美国围堵中国战略的需要。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机暴发以来,美国被其国内经济危机所困绕,正面临着金融、财政、债务、就业等问题而困难重重,西方发达国家也深受其害,而现在唯一能帮助美国解套的国家只有中国。美国要中国帮助它解套的方法不是采用合作的态度,而是先对中国采用一些贬低、哄抬、引诱等下三滥手段,然后又选择了间接和直接威胁手段,以迫使中国屈服和听命于美国,使美国最大限度地从中国身上捞好处。美国威胁中国的主要方法是经济上打货币战争、政治和军事上实施围堵(应对货币战争显然不在此文讨论范围)。政治和军事上的围堵手段就是:美国利用其军事同盟(如日美军事同盟、美韩军事同盟等)、国际和区域性合作机制(人权、军售、反恐等)以及通过拉拢中国友邻(加紧对中国周边的巴基斯坦、越南、泰国等国实施拉拢、瓦解和分化,挑动印度制衡中国)实施威胁,在战略上对中国构成围堵的态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