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专家:中巴若共享隐形黑鹰机密也与美无关


日期:2011-08-16 16:39:08|2011-08-16 16:39:08 来源:东方网

  事件回放   今年5月2日凌晨,美军突袭本·拉丹在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附近阿伯塔巴德的藏身之所时,其中一架经过改装的“黑鹰”直升机坠落,无法使用。海豹突击队员用锤子砸烂了仪器,然后用炸药炸毁直升机,以防泄露保密的军用技术,但这架直升机的尾部落在本·拉丹家的院外,完好无损。   5月11日,美国广播公司(ABC)新闻网一则所谓“中国想偷窥坠毁的美国‘黑鹰’直升机”的报道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报道引述不具名巴基斯坦官员的话称,巴“正在研究”坠毁在拉丹被击毙现场的美国“黑鹰”直升机残骸,“中国也表示有兴趣”,“我们可能允许中国看看”。ABC称,此次行动中坠毁的是“绝密、改进版”的“黑鹰”直升机,有极高军事价值。报道还引述美国白宫前反恐顾问克拉克的话称,中国和巴基斯坦一直保持着密切的军事合作,“中国经常让巴基斯坦观看其先进的导弹技术等,此次巴可能投桃报李”。   在击毙本·拉丹两周后,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主席约翰·克里曾前往巴基斯坦,争取要回这架直升机的尾部。   巴基斯坦容许中国军方工程师对美国绝密隐形直升机进行拍照和取样?   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昨天对此给出了否定的说法,这一表态针对的是近日西方媒体广泛报道转载的一则消息——在今年5月2日美国海豹突击队第六分队在巴基斯坦境内击毙“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行动中,一架因故障坠毁的具有隐身功能的美国“黑鹰”直升机残骸,在其被交还给美国之前,中国军方工程师已有机会对之拍了照,并对该机驾驶舱使用的具有高度技术机密的隐身涂层作了取样。   消息由英国金融时报14日率先引用所谓“情报圈内人士”爆出,美国纽约时报紧跟而上,随后西方各大媒体对此进行广泛转载,其中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成为上述报道中被指为中国提供“便利”的关键,中巴的“特殊关系”也被大肆渲染。   不过,所有报道都未能举出有力例证支持上述说法,仅有“匿名官员”透露,美国“有理由相信”,巴基斯坦已让中国查看“黑鹰”残骸。巴基斯坦军方目前没有明确表态。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问题专家赵干城说,“在美国海豹突击队击毙本·拉丹之后,当前美巴关系比较复杂,美国中断了对巴基斯坦的军事援助,情报分享也难以为继,美巴在很多问题上都出现分歧。西方一些媒体借此炒作两国关系裂痕,认为美巴关系之所以一步步下滑,这背后是因为中国在给巴基斯坦撑腰。但事实上美巴关系和中巴关系是两个不同变量,互相没有联系,中巴关系本来就很铁,中国用不着以破坏美巴关系来搞好中巴关系。而且中国政府一直非常理解巴基斯坦发展美巴关系的用心。”   疑心之下的推论   实际上,早在今年5月,就曾传出巴方因反感美方单方面猎杀本·拉丹的行动,打算借由向中国展示直升机残骸之举“报复”美国。按照纽约时报的说法,美国政府和军方一直怀疑中巴之间早有此“打算”,但始终无法判定事情进展情况。“巴方一直对美国刺杀本·拉丹行动感到不满,今年5月就曾向媒体暗示,将允许中国人‘观摩’这架直升机残骸,但美方一直未能确定巴方是否真的采取了后续行动。而随后不久巴基斯坦总理吉拉尼展开北京之行,彰显了中巴盟国关系,与美巴的渐行渐远形成鲜明对比。”纽约时报写道。   金融时报的报道显然“落实”了美方的猜测。该报称,接近白宫和中央情报局的人士对这家英国媒体表示,中国人已获准接触到这架直升机。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近距离察看了直升机残骸,并对机身“隐身”涂层进行采样。   纽约时报分析了这架坠毁直升机在军事上的重要性:当疑似那架坠落的“黑鹰”直升机尾部照片流传到网络上,一些军事专家据此分析认为,这架直升机造型与已知的各款“黑鹰”直升机造型都略有不同,与以往机型不同的边缘外观曲线或许可以更好迷惑地面雷达系统,此外该款直升机上被认定涂上了一种特殊涂层,以躲避防空武器系统识别。   据一位中情局特工说:“突袭行动一结束,我们就立刻明确请求巴基斯坦方面,不要让任何人接触到该架直升机的残骸。”白宫的一名顾问表示,奥巴马总统的国家安全委员会已对此进行讨论,试图决定如何回应。一名高官补充说,目前的局面“让我方感到不满”。一名知情人士称,美国高级官员曾就此事质问巴基斯坦军方首领阿什法克·卡亚尼将军,但他矢口否认。巴基斯坦一名高官也对金融时报否认有这回事。   “中国方面对这种新颖的技术会有极大兴趣,”上述参与质问巴方的美国官员表示,“海豹突击队员不会无缘无故炸毁那架直升机。”   尽管如此,美国官员也承认至今还没有确切证据能支持金融时报的说法,即巴方已允许中方工程师前往阿伯塔巴德,对那架坠落的直升机进行近距离拍照或采集涂层样本。而之所以有这样的推论,是因为“基于一些巴基斯坦官员曾讨论过相关话题,而且巴基斯坦境内军事基地里有大量中国工程师”。前述参与质问巴方的美国官员承认,“很难说”相关信息有多大用处,“那架直升机的绝大部分几乎已被销毁。”   中国目前还未置评,白宫和中情局也不愿置评。   对此,赵干城表示,中巴完全可以对西方媒体如此炒作进行“严厉驳斥”,“中国和巴基斯坦完全可以对此类捕风捉影的消息置之不理。美国的军事机密是否被巴方得到,巴方是不是把这一技术与中国共享,这完全是中巴之间的事情,跟美国毫无干系。美国在此问题上太霸道了,实际上这架坠落的直升机是美国人自己硬开过来了,又不是巴方邀请美国开进来的,从根上说,这是美国自己的责任。西方一些国家总是想着主宰巴基斯坦事务,这对任何一个主权国家而言,都是不可接受的。”   问题重重的反恐联盟   报道的真实性不可知,但美国和巴基斯坦这一对反恐盟友的龃龉已经日渐明显。西方媒体纷纷认为,一旦消息确实,意味着美巴关系将被进一步撼动。   纽约时报披露,美巴两国情报部门最近展开了间谍游戏,三军情报局今年5月逮捕了几名据信为美中情局服务的巴基斯坦人。“据说中情局在阿伯塔巴德策划了一个虚构的疫苗接种计划,一名巴基斯坦医生参与其中,而计划原意就是希望进一步证实本·拉丹居住在那所大院里。那位医生看来出色地完成任务,而他的下场则是至今还被巴情报部门羁押。”   纽约时报认为,美巴关系早在击毙本·拉丹之前就已开始磨损,今年1月中情局情报人员雷蒙德·戴维斯在拉合尔的街道上枪杀两名男子,随后他被巴方逮捕,而美国最终以自卫行为为由,将戴维斯“营救”回国,但这一事件本身就代表着美巴关系趋于下滑,而击毙本·拉丹则令两国关系下滑更明显。   赵干城说,在处理本·拉丹一事上,巴基斯坦民众都对美国不提前通知巴方,就进入巴基斯坦境内采取行动感到不满,而且随后塔利班以及基地组织的报复行动也基本都发生在巴基斯坦境内,这使得巴政府和军方必须采取一些针对美国的行动。这样一来,美国就感觉到自己处境不妙了,他们有些恼火,觉得自己投了那么多钱,在阿富汗的反恐战争还没取得胜利。而美国又离不开巴基斯坦,失去巴方支援,美国很难在阿富汗战场立足。   “实际上中巴关系原本就与美巴关系属于不同变量,”赵干城说,“中国一直坚定支持巴基斯坦,是巴基斯坦的老朋友,但中国本身也只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虽然中国支持巴基斯坦力度很大,巴基斯坦很有可能现在是中国最大受援国,但毕竟力度有限,巴基斯坦还是需要美国的支持和援助。但巴基斯坦面对诸多问题,比如伊斯兰极端势力以及反恐战争,近年来经济一直乏善可陈,内部处于分裂状态,外部还与邻国印度一直存在争端。尽管如此,我最近出席一些国际研讨会发现,无论巴基斯坦的左中右三派,他们都对巴基斯坦与美国的关系渐行渐远感到高兴,他们都对我说,希望美国趁早在巴基斯坦滚蛋,这样他们就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国家。民间这种心态十分普遍,而这让巴基斯坦政府陷入两难,为了巴的国家利益,巴基斯坦还是必须要与美发展关系,因此美巴关系如何发展,巴基斯坦需要小心处理。”   展望未来美巴关系和中巴关系,赵干城认为不会像一些西方媒体描述的那样,“所谓巴基斯坦离开美国阵营,投入中国阵营,这本身就是一个伪问题,事实上南亚并不存在一个所谓的中国阵营或美国阵营,中国本身也没有这个实力。而且美国也不会允许巴基斯坦完全脱离美国,这会使美国在阿富汗的反恐作战无法完成,很可能导致美国对巴基斯坦动武。因为美国本来就对巴不放心,它是核武国家又是伊斯兰国家,所以巴基斯坦会与美国保持一定的合作。巴基斯坦现在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大,为了该国能够有一个更好的国际环境,它需要走出一条新路,最近印巴外长在新德里成功会晤,如果两国能够携手合作,就有可能为南亚次大陆打开新局面,毕竟中国不是南亚国家,中国对巴基斯坦的支持都是基于老朋友的角度。”   纽约时报也分析称,“美国国内一些声音总在指责巴基斯坦是所谓的恐怖主义帮凶,国会也削减了对巴军事援助,尽管奥巴马政府曾试图修复两国之间摇摇欲坠的盟国关系,但美巴依旧互不信任,不过美国官员也认为,美国彻底切断与拥有核武器的巴基斯坦的关系,将会使得巴基斯坦更‘危险’。”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