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莫斯科国际航展在莫斯科近郊的茹科夫斯基市进行的如火如荼。期间俄罗斯新研制的第四代歼击机T-50吸引了世人的关注!两架T-50飞行验证机做了飞行展示。但为了保密,两架验证机除做了空中飞行表演外并没有进行地面静态展示,这一举动更是吸引了世人的注意力,为此款战机增添了一丝神秘色彩。 T-50目前还处在原型验证机的阶段。考虑到此款战机将来最大的合作生产方,最大的国外用户是印度,因此不得不使我们认真对待仔细研究一下此款战机,并和我们的成飞歼-20在性能上做个比较。但困难的是:歼-20和T-50同样是处于飞行验证机阶段,这两款战机将来量产形成战斗力后在:发动机配置,机载武器,机载火控雷达和飞行控制软件方面还存在很多变数。因此要综合全面的评测两款战机孰优孰劣目前较为困难。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这两款战机的气动外形和实现超机动过载机动的方式来判断比较一下两款战机的机动能力。 首先我们看一下俄罗斯的T-50。此款战机宣传资料中称具有:翼身融合,多余度电传操控系统,超音速巡航,和超临界机翼以及较强隐身能力。同时也应该是放宽静稳定度设计。完全具备四代机标准。此款战机将装备16-18吨级推力的发动机,配合数字化发动机管理系统,以及最重要的矢量推力转向喷管。该机超机动和过载机动除通过优化的机身线形和机翼翼面外,主要还是通过矢量推力转向喷管来实现的。飞机做超机动和过载机动时是通过发动机喷射推进气流与空气作用面角度的变化来达到的。这种方式的好处是:作用比较直接,机身做姿态改变所需时间较短,反应比较灵活。可以瞬间及时即时的做机头大攻角抬升,向左向右飞线性飞惯性滚转,或突然非线性非惯性下压机头下视下射。 其次我们看一下中国的歼-20。此款战机也具有:翼身融合,多余度电传操控系统,和放宽静稳定度设计。是否具有超音速巡航尚不得而知。另外,机翼翼形设计有些落伍,看上去似乎是介于超临界机翼,双三角翼和梯形翼之间。从外形上看只具备部分4代机特征。歼-20的超机动和过载机动主要是通过其前置的近距耦合鸭翼来实现的,这就决定了该机将来在发动机尾喷管上没有什么文章可做,不太可能配备矢量推力转向喷管。因为矢量推力转向喷管和前置近距耦合鸭翼不太可能同时存在,否则飞行控制软件就太过复杂了。歼-20实现超机动和过载机动是通过前置近距耦合鸭翼的上下运动和可转向垂直尾翼的左右运动来实现的。此方案与T-50通过发动机喷射推进气流与空气作用面角度的变化来实现机动的方式相比:最大的弱势在于是通过前置的全动鸭翼来实现过载超机动。故飞机调姿反应时间会稍长,反应会比较迟钝。在稍纵即逝的空战中容易暴露弱点或失去战机。另外使用前置全动鸭翼方案会增加空气阻力,不容易实现超音速巡航。同时前置鸭翼还会增加整机的雷达波反射面积,降低隐身能力。这种方案主要在三代半机上使用,比如中国歼十,欧洲台风和法国阵风。第四代机考虑到此方案的诸多缺陷,所以美国F22和俄罗斯T-50都放弃了此方案,转而采用矢量推力转向喷管技术。这也就是为什么俄罗斯总是把歼-20看作是三代半机的原因。 当然采用前置全动鸭翼的歼-20可以通过其他一些办法来弥补此方案的不足。比如使用更先进的特种吸波涂装涂料弥补隐身性能不足,设计更先进的飞行控制软件来弥补机动性不足。 不过这些都不能弥补歼-20总体上的不足和代差。我们的飞机设计部门既要考虑到应用最先进技术的风险和难度,但同时也要有跟踪并超越世界最先进技术的勇气和胆量。衷心希望并热切期待我们的飞机设计部门将来拿出更高,更快,更好的世界顶尖产品,让我们来领跑而让美俄在后面去追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