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日本之所以越来越“置中日关系大局与不顾”,原因在于有三大战略误判:“一是误判美国的意图,幻想美国会为日本一岛之争而与中国火拼,为日本火中取栗;二是误判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误以为中国为维护地区稳定和国内稳定,会牺牲原则,克制忍让。三是误判日本国内政治形势,以为无原则迁就与纵容日本右翼势力就能度过政治危机,维持脆弱的执政权”。这样的论述,见之于8月24《环球时报》题为《日本如激化冲突,中国将奉陪》的文章。 笔者以为,这三个判断非常重要。因为任何行动的前提都是判断,有什么样的判断才有什么样的行动,这是常识。所以,研究日本做出了怎样的判断,在战略上属于“知彼”的重要内容,所以进行这方面探讨是值得的。 首先,笔者认为,日本针对中国的战略判断肯定不只是三个。 尽人皆知,中日关系本身就相当复杂,在美国“重返亚太”的大背景下,在东亚乃至整个亚太地区的总体格局下,各种关系更是盘根错节。钓鱼岛问题不是孤立的,与上述各个方面都密切关联,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事端的出发点,不会是简单的右翼冲动,一定有许多重要战略判断为前提,三个一定打不住,一定会更多更多。 其次,三个方面的战略判断的确至关重要。 围绕钓鱼岛的行动牵涉方方面面,但美国会采取什么态度,中国将做何反映,国内会出现什么形势,不要说对日本来讲是重要的,就是中国也要进行这样三大判断,如果对这三大判断心中没数,那简直等同于“盲人骑瞎马”,任何政客都不会傻到这一地步的。 最后,笔者以为,说日本在这三大战略问题上全是误判,也许未必尽然。 第一个判断:美国的态度 美国会不会为日本的一岛之争而与中国火拼,为日本火中取栗?这个命题大概有点问题。什么叫“火拼”?这有点文学修辞的意思,在战略上并不是很清晰的表述。现在的实际情况是,美国已经多次明确表示支持日本,并且用联合夺岛军演这样的实际行动来昭示。在这种情况下,日本的判断没有道理吗?如果说这个判断是幻想,那么根据又是什么呢?到底是日本有幻想,还是一些中国人有幻想呢? 当然,这篇文章对此进行了解释,说“美国决不可能以整个国家安全为赌注,替别人赤膊上阵,到时候为了自身利益必然弃日本如敝屣,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但笔者所不明白的是,钓鱼岛事件发展什么程度能涉及到美国的“整个国家安全”,发展到到什么高度才能让美国“以整个国家安全为赌注”呢?如果就是一场局部战争,美国会不敢介入吗?所谓美国“为了自身利益必然弃日本如敝屣,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证明这一点的事实不要说无数,就请举出一二个吧。 第二,中国的态度 日本方面认为“中国为维护地区稳定和国内稳定,会牺牲原则,克制忍让”,这一定就是误判吗?笔者以为,这大可商榷。可以肯定地说,“维护地区稳定和国内稳定”是中国的头等大事,不然,维稳的经费怎么可能超过国防费用呢?为了“维护地区稳定和国内稳定”,中国会“克制忍让”这也完全可以肯定的,迄今为止中国不是一直都克制忍让吗?至于“原则”,“ 牺牲原则”与“克制忍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不“ 牺牲原则”也可以“克制忍让”,“克制忍让”不一定就意味着“ 牺牲原则”。所以,如果日本判断,尽管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很大,但中国“为维护地区稳定和国内稳定,会克制忍让”也许就是正确的了。 第三,日本国内的反映 日本右翼很嚣张,日本当局对此也很“迁就与纵容”,这是事实,但这就是“无原则”吗?也许日本当局的原则本来就是这样呢?那“纵容”右翼就不是“迁就”而是理之当然了,所以“迁就” 与“纵容”两个词无论如何也不能混为一谈。更重要的是,无论“迁就” “纵容”也好,难道日本当局就是为了“度过政治危机”吗?这样说有什么根据吗? 当然,日本当局肯定对国内形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但这一判断也许并不是上述的那个样子,也许是“这样做方才回归大日本的本色,这是必须的”。所以,这第三个误判,很可能并不成立,因为日本很可能没判断这个问题,而是另有其它。 这样的议论有意思吗? 笔者之所以不揣冒昧地与人商榷,并不是想与人论辩什么。《日本如激化冲突,中国将奉陪》这篇文章是很好的,彰显了中国人的气节。但笔者以为,即使这样,有关的基本战略问题,还是要认真讨论的。日本究竟做出了怎样的判断就是这样,中国人如果连这个都没搞明白的话,说句难听的,那就要见了阎王爷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附:日本如激化冲突,中国将奉陪 彭光谦 《环球时报》8月24 在钓鱼岛问题上,日本正在狐假虎威。23日,日本官员声称再次拿到了“美国重申钓鱼岛问题属于美日安保条约范畴”的表态。同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的公开表态一下子变得强硬许多。在日本各地,登岛的冲动再次掀起。似乎多年来未曾有的日本威慑,正在向中国扑来。但不管美国怎么表态,中国在钓鱼岛上该怎么争,还得怎么争。钓鱼岛不可能因为美国说了什么,就一下子变成日本的。 在主权问题上,中国不可能退缩。如果日本假借美国“虎威”,一定要把钓鱼岛冲突全面升级为两国危机,不停地逼中国,那中国只能奉陪到底。现在,中国面临得是一场与历史、与亚太局势、与两岸民族命运相联的博弈。 钓鱼岛问题不仅仅是一般的、单纯的国家间领土争端,它还涉及三方面的战略内涵:第一,钓鱼岛问题涉及维护反法西斯战争的正义。二战后期发表的《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所攫取之中国领土”必须归还中国。今天日本坚称“钓鱼岛是日本固有领土”,就是要翻案,是对人类社会正义力量的挑战。因此,中国应联合所有正义力量,坚决捍卫二战胜利果实。明年将迎来《开罗宣言》70周年,应该适时召开国际会议,重新审议日本战后处理问题,包括日本的领土归属问题,彻底解决二战遗留问题。 第二,当前的钓鱼岛风波,是在美国战略重心东移的大背景、大气候下发生的。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剑指中国,需要日本作为美国亚太战略体系的支撑点。日本则急于趁美大举东进挟美自重。美日互有需求,互相利用。在这个大背景下,钓鱼岛问题将会长期化、复杂化和僵持化,不是一天两天能够解决,我们要做好长期斗争的准备。 第三,钓鱼岛属台湾宜兰管辖,因此它不光是中国大陆的问题,跟台湾有密切联系,是中国统一和中华民族复兴大业的一部分。两岸必须超越政治分歧,超越历史恩怨,共同携手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这是民族大义。钓鱼岛虽小,但事关大局,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和战略内涵,中华民族没有退让的余地。 当前日本正处于“四面楚歌”的形势,很有可能置中日关系大局于不顾,陷入战略误判。所谓战略误判,一是误判美国的意图,幻想美国会为日本一岛之争而与中国火拼,为日本火中取栗;二是误判中国维护领土主权完整的决心,误以为中国为维护地区稳定和国内稳定,会牺牲原则,克制忍让。三是误判日本国内政治形势,以为无原则迁就与纵容日本右翼势力就能度过政治危机,维持脆弱的执政权。 如果日本失去理智,铤而走险,实行战略盲动,只会自食其果。美国决不可能以整个国家安全为赌注,替别人赤膊上阵,到时候为了自身利益必然弃日本如敝屣,这已为无数事实所证明。中方珍惜中日友好关系,但中国决不拿原则做交易,必然会采取相应举措予以反击。这次香港保钓人士的登岛行动,再次宣示了中国对钓鱼岛的主权、打破了日本所谓钓鱼岛主权归属“不存在争议”的谎言,同时也显示了中国民间蕴藏的巨大爱国主义热情与能量。日本将面对的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早已站起来了的伟大民族。野田内阁如果听任右翼势力绑架,不仅自身政权将面临迅速崩溃的厄运,整个日本也很有可能被一步步拖向危险的深渊。(作者是中国国家安全论坛副秘书长、少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