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台湾网友:中日岛屿之争必有一战,大陆不要指望台湾


日期:2012-08-30 11:14:01|2012-08-30 11:14:01 来源:华声论坛

  最近这几个月东亚的海上非常热闹,尤其是政治敏感、世界航运最繁忙的东海与南海。其实这些都是老话题了,都是二战结束后遗留下来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解决,之所以现在热闹起来只不过是因為相关国家有了新的动作。   (一)和平是力量的平衡   甲. 国际行為準则   為什麼国家之间对老问题会有新的动作呢?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   首先我们必须确定一个国际之间的行為準则,那就是:和平是力量的平衡。   但是力量是动态的,平衡不可能长久维持,过一段时间就要寻求新的平衡点。   所以国际纷争的真正原因是平衡的力量被打破,没有任何国际条约是永远的。   国际社会就像黑社会,黑社会有大大小小的帮派,每个帮派都有自己的地盘。国家也一样,这个世界就这样根据力量的不同如此这般划定自己的势力范围。帮派用武斗决定地盘,同样地,国际势力范围的划分通常是透过各种不同的战争,譬如甲午之战、日俄之战,或者规模庞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目的就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就是寻求新的力量平衡点与新的国际秩序。所以每次大战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划分新的势力范围,如此就形成一段相对长期的和平与稳定直到平衡再被打破。   乙. 国际行為準则的范例   「和平是力量的平衡」这个经典行為準则的最佳范例就是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大概是全世界最不幸的地方,因為它处在中国、日本、苏联和美国四个大国势力范围的交会处,这个交会处就是力量的平衡点,说穿了就是战场,换句比较学术性的话,就是通常俗称的战略要地。朝鲜半岛的处境有点像欧洲的波兰,是德国与俄国两大强国势力范围的交会处。   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经过三年半的拉锯战,最后在北纬三十八度线签字停战。   為什麼朝鲜半岛的停战线划在北纬三十八度?   因為中国志愿军和以美国為首的联合国军双方力量的平衡点在北纬三十八度,没有一方能更进一步。   我们必须明瞭朝鲜战争有五次战役,中国志愿军在前两次大获全胜。   1950年12月06日,中共39军收復平壤。   1950年12月24日,第二次战役结束,中国志愿军基本收復了三十八度线以北所有土地。   1950年12月31日,中共志愿军发动第三次战役。   1951年01月04日,中共39军攻入汉城(今天的韩国首都首尔)。   1951年01月08日,第三次战役结束,联合国军被全面驱逐到北纬三十七度线以南。   但是中共志愿军守不住三十七度线。   1951年01月下旬联合国军开始反攻,3月14日朝鲜人民军主动放弃汉城。   1951年04月21日第四次战役结束,联合国军重回三十八度线,但是未能更进一步被阻止在开城与横城一线。   第五次战役虽然规模庞大但是进展甚微,一直到到朝鲜战争结束基本上都在三十八度线进行拉锯战,双方谁都无法深入。   1952年12月02日,刚当选总统但尚未上任的艾森豪威尔来到朝鲜半岛接受联合国军的军事简报并且亲临三十八度线进行前线视察。艾森豪将军站在一个高地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双方犬牙交错的阵地,当他放下望远镜后良久不发一语。这位二战盟军最高统帅和美军英雄深深瞭解这个战争已经呈现胶著(a stalemate),不可能有进展的,艾森豪威尔作出下面的结论:   “ We could not stand forever on a static front and continue to accept casualties without any visible results. Small attacks on small hills would not end this war. ”。   於是美国决定签字停战,停战线很自然就划在北纬三十八度,这个双方交战力量的平衡点上。   「和平是力量的平衡」在朝鲜战争得到最经典的解释。   (二)国际力量的平衡被打破   朝鲜战争给朝鲜半岛带来将近六十年的和平,这很不容易,尤其南北韩都发誓要统一对方,原因无他,由战争划定的势力范围是最稳定的。   但是国家的力量随时都在改变,先是1992年苏联解体,然后是2008年的金融海啸明显指示美国开始衰落,日本的经济多年停滞毫无起色,2012年希腊、义大利和西班牙相继爆发严重金融问题引发欧洲金融风暴弱化了欧盟,特别是欧元区的国家。最重要的是,在这一片全球经济哀号中,中国悄悄地崛起,不但是经济也包括军事。   国际力量的平衡早已打破,尤其是在东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已不适用,国际势力范围的重新划分已经迫在眉睫,新的国际秩序必须建立。中国是这个新秩序的主角。   美国是国际斗争的顶尖高手,师承英国而又青出於蓝,是国际秩序的制定者和维护者,也是最大利益的获取者,换句话说,就是全球黑社会中最强大的帮派。美国不会坐视现有国际秩序被打破而不理,这个帮派的大当家去年就已经把话挑明了:美国绝不做老二。   美国用行动表达不愿意做老二,那就是欧巴马总统宣布的「重返亚洲」。美国的行為很容易理解,因為挑战美国老大地位的就是中国。   以美国目前的国力要遏止中国的崛起是力有未逮的。单挑既然不可能达到目的,那就只能用群殴和围殴的方法了。首要帮派的二当家去年就明说了:美国要用「巧实力」(smart power)。   什麼叫做「巧实力」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在国际社会挑拨离间搞分化,阻止中国势力的扩张,这是无本生意。   美国现在对第三世界国家的外交政策基本上就靠一张嘴,最明显的例子是非洲。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今年七月许诺对非洲国家提供两百亿美元的贷款和对合资项目提供二十亿美元的投资,这是巨大的实惠。美国和西方国家都没有拿的出任何可以与中国竞争的方案。   美国已经今非昔比,国务卿喜莱莉今年八月居然两手空空访问非洲,这种寒酸已经到了可笑和失礼的地步,和美国的国际地位极為不相陪衬。喜莱莉厚顏警告非洲国家要小心发展同中国的合作,并且明确指责中国“用贷款和投资换取资源”的政策。   在亚洲也是一样,中国带给亚洲国家的是巨大的经济实惠,美国带给亚洲国家的是挑拨离间和武器贩卖。韩国、日本、台湾、越南、菲律宾、印尼、泰国、马来西亚....有了一点钱就购买武器,亚洲是不可能平静的。   (三)美国最大的外交本钱   一张嘴是不管用的,美国并不傻,美国最大和最实在的外交本钱是军事力量,这是真正的一张王牌,但也是外交的最后一张牌,而且是撕破脸、没有回头路的一张牌,更是明显落下帝国主义口实的一张牌,不能轻易使用。   老牌帝国主义的手段都是先由传教士来探路,然后设立外交使馆进行渗透与分化,最后由商务代表配合外交单位进行猎食性(preditory)与垄断性的贸易谈判,如果谈判失败就动用武力。   看到没有?帝国主义的一切外交工作与政策设计都是围绕经济,经济利益的垄断与极大化是美国外交的核心,这是帝国主义不变的原则。   如果你看得真切和仔细就会发觉美国不喜欢到武力不能达到的地方做贸易,这种没有保障、有可能赔钱的生意能避免就尽量避免。   美国是非常精明的,不像中国傻乎乎的四处投资做生意,血本无归是常事,搞不好丢财还丧命。在莫斯科,俄罗斯人最喜欢下手的就是当地的中国商人。   以经济培养武力,以武力支援经济,经济与武力是相辅相成也是共生共息。我们看清了这一点就不得不花时间对美国的军力作一番分析和评估。军事的评估比政治要科学,但不是绝对,也不可能完全客观,是否準确和準确的程度就看个人观察力的深浅。下面的评估是YST个人经验的判断,在以前的文章中已经有所叙述,在此不过简单扼要地提示一下来方便后面主题的论述。   军事力量可以分為陆、海、空、天、导弹和电磁六大部分。   1. 陆军   人是生活在地面上的,所以陆军是所有军队的主力,其他力量都是以补助陆军赢得地面战争的胜利為目的。   解放军的陆军已经完全机械化并且快速信息化,YST个人认為美国陆军不是解放军的对手。   朝鲜战争是正统的常规战争,虽然是局部战争,但是规模之庞大、兵员之眾多、炮火之猛烈、军需弹药消耗的数量....等等都不亚於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场。美军六十年前在朝鲜战场不敌相对轻装备的志愿军,今天美军就更不可能打败解放军了。   2. 海军   海军是战略军种,是决定后勤补给和经济生產的重要力量。   想想看,抗日战争一开始没多久日本海军就封锁了中国所有的海岸线,如果没有孙立人的远征军拼死作战、消灭缅甸的日军、维护了滇缅公路,中国唯一的一条对外运输通道,中国军队将被窒息而死,抗日战争只能沦為游击战,胜利就不知道要等到何年何月了。这就是海军的力量。   事实上,是美国海军截断了日本的后勤补给导致日本的物资极度缺乏和最后的无条件投降,原子弹只不过加速整个过程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即使没有吃原子弹日本也会投降,时间拖久一点,死的人更多。   美国海军远优於任何其他国家,美国海军的实力大於所有其他国家海军加起来的总和。中国海军大概要到2050年才能追平美国海军。   但是军力投射,距离是一个重要因素。在海岸基飞机能够达到的近海(大约一千公里)作战,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今天的美国海军在近海面对中国海军并不佔优势。   如果我们把中共二炮部队的东风-21D放进战争的天平,美国海军被拒绝在中国大陆海岸线两千公里以外。美国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只有一千公里,如果航空母舰巡弋在作战区域两千公里以外就成了无用的摆设,那就更没有什麼优势可言了。   3. 空军   飞机最大的优势就是速度,在战场上速度是致命的,空中武力是支援地面战争最有效的力量,也是海面船隻最大的杀手。   空军是美国的传统优势,但是在中国第五代战机推出后,F-22问题不断,F-35设计有问题的情况下,美国空中武力的优势岌岌可危,美国的小弟们,譬如日本与韩国,在即将面对中国歼-20的时候更是慌了手脚。   不开玩笑,美国是靠领先的武器把僕从国家绑在自己的战车上。空中武力在现代战争何其重要。如果美国战机不再性能领先,僕从国家的效忠之心便不再坚强。美国不傻,连利比亚这样弱小国家的战场美国都不肯派遣F-22,因為它承担不起F-22神话的破灭。美国丧失空中优势是灾难性的,因為它非常可能导致美国僕从集团的散伙。   YST 估计解放军的空军在2030年以前会全面超过美国空军。   4. 天军   在航天飞机还没有服役前,所谓「天军」就是各种不同的军事卫星,从事侦察、通讯和导航的工作。   虽然第一颗人造卫星是前苏联在1957年发射的,但是美国迅速赶上并且一路领先到今天。我们都相信美国在卫星技术上领先,但是领先中国的程度有多少就不知道了,因為卫星资料属於高度机密。   除了导航卫星,美国拥有的卫星技术中国也都拥有。2012年的年底前「北斗」导航卫星覆盖亚洲,2020年覆盖全球,那时候所有有关军事的卫星技术中国都追上了。   天军作战最有效和最狠的一招就是摧毁敌对国家的卫星。在反卫星的技术上中国领先美国,这才是最令美国担心的。一旦中美军事冲突昇级,中国肯定会令美国的卫星毁灭或致盲,那时候大家都看星星航行,都靠飞鸽传书通讯,你猜猜谁会打赢这场仗?   5. 导弹   今天的战争说穿了就是导弹满天飞的战争,简而言之,就是探测和摧毁。卫星和雷达探测到目标,然后发射导弹,导弹自动追踪完成摧毁目标的任务,就这麼简单。   每个军种都有各式各样的导弹对付各种不同的目标,任何有价值的目标,不论是地面的碉堡、雷达站、通讯所、指挥中心、奔驰的坦克和装甲车,还是海上的船舰、天上的飞机和太空的卫星,都逃不过导弹的追击和摧毁。   中国已经是导弹大国,各种功能的导弹非常齐全,都能自己设计和製造,以中国目前的科技基础和研发速度十年之后必成导弹强国,至少可以和美国分庭抗礼,在某些探测技术有可能领先。   6. 电磁   所谓「电磁战」就是电子战(Electronic Counter Measures,简称ECM)和反电子战(Electronic Counter Counter Measures,简称ECCM),包括电磁压制、电磁诱饵、电磁欺骗、电磁波波形的变化和发射功率的控制、电磁波的拦截与电子参数的分析....等等,花样繁多,改良与更新的速度很快,很多是根据情报的蒐集。由於这方面属於高度机密,很少人知道内情,更没有人敢公开谈论。   一般人都认為美国在电子战的技术领先世界,YST也同意,一部分固然是歷史上美军的先进电子设备总是比其他国家早装备,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美国在这方面的宣传比较高调,有意作近乎神话的吹嘘。但是电子战的确非常神祕,里面的花招都是工程师在实验室搞出来的玩意儿,很难验証,所以平时胡乱吹嘘也不会吹破,真正的效果如何只有在战场上打起来才知道。   综合上面的六项指标,美国的军力毫无疑问是全球第一,但是领先中国的距离并不大。重要的是美国在近海作战就不是全球第一了,也就是说美国武力全球第一是在远离人烟的大洋之中,是理论上的,也是纸面上的,是电脑分析的结果。   实际上,美国如果不拉帮结派,单靠本身的武力是无法远距离作战的,尤其是面对中国这样的全方位强国。   (四)波茨坦公告   前面说过,战争的目的就是重新划分势力范围,所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战争即将结束的时候盟国领袖就已经开会决定如何划分主要参战国战后的势力范围。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结束,【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和【日本无条件投降书】一系列签署的条约都明确规定琉球、台湾、中国东北以及东南亚等等日本所侵占的土地全部都要乖乖地交出来,【波茨坦公告】第八条更非常清楚地补充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而日本之主权必须被限制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及吾人所决定的其他小岛之内。”   所以根据【波茨坦公告】,美国将琉球群岛的管辖权移交日本属於私相授受,避开中国与苏联战胜国,是违反【波茨坦公告】的。【波茨坦公告】中的「吾人」是指这个公告所有签字的战胜国,其中当然包括中国。无论台湾的中华民国或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都不同意琉球群岛的管辖权移交给日本。所以当中国崛起足够强大的时候,当然要算这笔美国私相授受的烂账。   让我们重申重点:琉球群岛的主权并不属於日本,连管辖权都是非法移交的。更何况钓鱼岛在东海大陆架上,地理上根本不属於琉球群岛因為中间隔著琉球海沟。   日本在钓鱼岛没有任何法理依据,说话却这麼大声、行动却如此霸道、气势却如此嚣张,真是可笑的小人和可鄙的无赖。无赖是不可理喻的,和日本的谈判只不过是走过场的表演,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不可能有任何结果。除了使用武力,YST不相信有任何方法可以使日本这个无赖守规矩,国际公告订下的规矩。   (五)日俄争执的「北方四岛」   俄国最东的领土有一个很大的、向南方延伸的半岛,叫坎察加半岛。在坎察加半岛和日本的北海道之间有一连串的岛屿,称為「千岛群岛」。   日本所谓的「北方四岛」是俄国所称的「南四岛」,指的是千岛群岛最南端的择捉、国后、色丹、齿舞四个岛屿,见下图:   这四个岛屿面积可观,其中色丹与齿舞面积很小、择捉与国后则是千岛群岛中最大的两个岛,而且它们本身天然资源丰富。地理上,这四个岛屿控制鄂霍次克海最南端也是最重要的出口,有战略价值。对日本而言,这四个岛非常接近北海道,俄国势力的盘踞令日本感到不安。日本和俄国对这四个岛的争夺从十九世纪就开始了,这是地理环境所造成的歷史宿疾。   1855年,俄日签订【下田条约】,将千岛群岛最南端的四个岛屿划归日本,日本称它们為「北方四岛」,千岛群岛其餘的部分则归俄国。   1875年,俄日签订【圣彼得堡条约】,日本以当时所佔的库页岛南半部换取俄国当时佔有的千岛群岛其餘部分。至此,日本有了千岛群岛的全部。   1905年,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战败,根据战争结束所定的【朴次茅斯和约】,日本重新占有库页岛的南半部。   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苏联军队佔领整个库页岛和包括最南端四个岛屿的全部千岛群岛。   从1949年开始,日本不断表示不服从雅尔达密约,要求收復库页岛南半部以及整个千岛群岛。但是此后数十年日本的态度反反覆覆,令人目眩。   1951年,日本承认俄国拥有千岛群岛包括南四岛。   1952年,日本反悔,通过国会立案将色丹、齿舞列入“固有领土”,但继续承认俄国的千岛群岛包括择捉与国后。   1955年,苏联与日本开始进行“关係正常化”的谈判,日本居然以战胜国的姿态出现,要求苏联交出库页岛南半部以及整个千岛群岛。等到苏联让步,表示愿意让出色丹与齿舞,日本立刻得寸进尺,要求一併让出择捉与国后,并且更进一步要求苏联承诺参加“国际和平会议”,决定库页岛和整个千岛群岛的归属,谈判於是破裂。   1956年,苏联重申愿意让出色丹与齿舞,日本居然认為“不可接受”,除非千岛群岛的南四岛一併“交还”。日本铸成大错,因為机会一去不返,日本低估了苏联维护领土的决心,闹了好几年结果一场空,日本什麼也没有要到。   此后日本一直吵吵闹闹,花样百出,在此就不多说了,反正日本什麼也没有得到。日本说xxxx是日本的固有领土,苏联也可以说xxxx是苏联的固有领土,这种争执毫无意义,不可能有任何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这件事的立场完全是机会主义,随机变化。美国导演「旧金山和约」违背以前签订的「开罗宣言」、「雅尔达密约」和「波茨坦公告」,完全以自己的利益和巩固自己在日本的地位為目的。美国在拟定「旧金山和约」时开始态度曖昧,和约内容所用的字眼不但模糊而且矛盾。譬如美国参议院在审核「旧金山和约」时竟然称“和约的内容既不减少日本以及与盟军在库页岛南半部与千岛群岛的权力,也不意味美国承认苏联从「雅尔达密约」得到领土增加”,模糊、矛盾和挑拨跃然纸上。后来由於美国有两架军机分别于1952年和1954年在千岛群岛被苏联击落,美国不爽乾脆就宣布色丹与齿舞是日本领土。好玩罢?   美国在千岛群岛上的态度和在琉球群岛、钓鱼台列岛与南沙群岛的态度几乎如出一辙,都是在玩模糊和矛盾的文字游戏,增加当事国的摩擦和美国调停者的地位。美国帝国主义师承英国,而且製造摩擦的手段更為细腻,因為採用的是文字模糊和语义矛盾的手法,譬如管辖权与主权的混淆,把钓鱼岛顺手牵羊附带在琉球群岛等等都是刻意添乱和引发争议的手法。这跟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家时英国在「蒙巴顿分治方案」製造喀什米尔问题引发印度和巴基斯坦永久性的摩擦所用的手法不同但是策略和政治目的则完全一样。美国凭藉强大的军事实力和无所不在的利益任意解释国际条约,美国说黑它就是黑,说白它就是白,玩弄国际法律如儿戏。   苏联解体后,俄国的生活极為困苦,经济处於崩溃边缘。日本认為有机可乘,向俄国提出经济援助方案想以此换回「北方四岛」。当时俄罗斯实在穷得没法过,叶尔钦一咬牙主动表示只要援助的钱部分到位就先归还色丹与齿舞,其他两个岛再慢慢谈。这应该是「北方四岛」离日本怀抱最近的时候,可惜日本没有把握住,原因就在一个「贪」字。   日本精明过了头,在谈判中日本发现俄罗斯的处境远比日本的想像更困难,於是在谈判中提高了筹码,一是要求「北方四岛」一併归还,二是对借款和贷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一下就超出俄罗斯承受的能力,谈判就停了下来,一停就是好几年。   在这谈判停顿的几年中发生了一件大事,那就是俄国与中国达成协议,出售苏愷-27战机给中国,主要是以货易货,於是从轻工业非常发达的中国得到大量生活必须物资,生活的困难一下子就得到缓解,没有必要急急卖岛了,俄国对日谈判很快就从被动变為主动。后来中国硬通货储备丰富,直接用硬货币和俄国交易,俄国对日本的贷款就更没有兴趣了,日本北方四岛的美梦再度破灭。   2006年,俄国在「南四岛」中最大的择捉岛(俄国称伊图鲁普岛)发现储量丰富的稀有金属,錸,而且是世界唯一的纯錸矿。全世界錸的年產量不超过40吨,供不应求,主要用於陀螺仪、航空发动机的叶片等高级精密工业產品,它的单位价格超过白金。由於这个稀有金属的发现,未来日本要回「北方四岛」的可能性就更加渺茫了。   YST之所以花这一段不小的篇幅叙述俄日「南四岛」的歷史纠葛就是要告诉读者,苏联固然侵略成性不是什麼好东西,但是日本就是一个标準的土匪兼无赖,美国则更為奸诈。俄国与日本的兇恶是在表面,谁都看得清;美国的阴险和狠毒是在骨子里,外面有「人权」 的外衣,如果不仔细研究不会知道,是最难搞的笑面虎。俄日美全都是不可信赖的难缠人物。   俄日「南四岛」的歷史可以作為中日钓鱼岛谈判的借鑑,那就是不要存任何期望。中国可以和日本谈判,随便谈,谈多久都没问题,这不过是应付恶狼的表面文章,真正重要的是在后院加紧磨刀随时面对突发的武力摊牌。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