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星空下的守望:大时代


日期:2015-01-15 21:31:46|2015-01-15 21:31:46 来源:网络

  2015,将是波澜壮阔的一年!   我从不怀疑中美之间终究会有正面交手的那一刻,在这个时刻来临时,难掩心中的亢奋,我们将不但是历史的见证者,谁说我们不能成为历史的参与者。   10多年来,中国一直像附骨之疽缠绕着美国,成为美国挥之不去的梦魇,说不上特别难受,看上去也不严重,但即便经过至少两次努力(1997,2008)始终是摆脱不掉,2014年美国终于精神崩溃了,要断臂求生了,可这一切还来得及吗?   美国并不是不重视中国,不管是第一岛链、重返亚太、亚太再平衡看,即便是中国再怎么韬光养晦,表现得人畜无害,中国也从来没有离开过美国的重点监视范围。   但中国实在太“狡猾”,表现得软弱是骗不到美国的,你的实力增长摆在那里,但是看起来漏洞百出、松散可欺结结实实地把美国忽悠了一把。   美国相信中国的整体结构是有先天缺陷的,一直在等待中国发生政治动荡。   美国相信中国的经济结构是有先天缺陷的,一直在等待中国发生经济崩溃。   等啊等啊!盼啊盼啊!越崩溃还越强大了,以至于2008年那次不但没把中国整崩溃,却把自己差点整崩溃了。   更令美国抓狂的是,中国“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政策,以美国人的价值观,中美之间早就干上了,偏偏中国就是不接招,美国则欲求一战而不得。   不战则不战,中国还到处坏美国的事,使得美国面临的窘境,攻击中国没地方下口,攻击别的地方时候,中国却要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出来平定局势,反正美国就是得不到全胜。   2015,美国将要发起议论声势浩大的金融大扫荡,以美国现在的实际情况,美国可能是不得不为之了,但我觉得,这可能是美国的最后一次全球金融大扫荡了。   一直保持克制和低调的中国终于出手了:解放军来了。   今天的世界,能够和美国进行PK的,也只有中国人民解放军了。   白头鹰:你终于出手了!   腹黑兔:我一直准备着!   金融扫荡那些事   1。作茧自缚   有必要强调的是,再来说说2008年前后的几件事:   还记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吗?因为中石油A股上市前,遭到了巴菲特的大幅减持。   与此同时,中国的银行业遭到了外国投行的大幅减持,别给我来扯什么价值高估低估,那都是砖家们干的活,这就是华尔街金融大鳄一贯伎俩而已。   也就是那个时候,美国的评级机构也开始关注中国的评级了,中国被美国各大评级机构下调评级,当然又是华尔街金融大鳄一大杀器。   不过呢!结果令美国很失望,中国没有出现理论上的恐慌资本大逃亡,华尔街的要走,那就走吧。   我不觉得我们的经济后来复苏了,但我很高兴的是我们至少比美国恢复得好。   美国没能一招制敌是他在这里犯下了最严重的错误,他将为此付出惨重代价。   2。背信弃义   由于价值观的原因,欧洲一直不是中国的朋友,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在世界上是比较孤立的,民主光芒照四方嘛!   美国和欧盟虽然有货币上的利益冲突,但总体上还是合作远多于敌对,基本是坏事一起干,有钱一起抢的节奏。   由于美国自己对中国的攻击失败,元气大伤;可美国没有反思自己的过失,为了给自己补血,竟然打起了这个欧元区的主意。   过程我就不多说了,可笑的是,欧盟的那些头头脑脑们一开始还自命清高地在胡面前扳翘,虽然后面认怂了,但可以想见中欧之间的携手会有多么的困难。   但是美国促成了这一切,白头鹰背弃了传统上的盟友,并推给了中国。   美国会为此付出代价的,我们看得到。   3。进攻的试探   2014年春节的时候,美国缩减QE规模,金砖国家货币指数大幅下跌,后来是人民币的坚挺稳定住了局势(应该是抛售了美债)。   美国见好就收,这应该是一次试探,作为美国最后的一搏,谨慎是必要的。   同样的道理,金砖国家在2015不会很太平的。   至于对俄罗斯的进攻,那是正式开打了。。。。。。   @kkkk82   对中拉牵手怎么看   -----------------------------   这说明中国信心足够,下的这盘棋够大,手直接伸到美国的后院了。   而拉美对这个事的热衷程度反映着他们对美国金融扫荡的恐惧程度。   钱来了,钱走了   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都在宣称美国的经济复苏了,但是不管是从哪个角度看,美国的经济结构和环境都没有发生过什么明显的变化,怎么就突然复苏了呢?   是不是很扯淡?不过我倒有几分相信这是真的。   从美国的经济结构来看,服务业所占比例是最高的,而其中最最主导地位的是金融业,可以这么说,金融业是美国的支柱产业,只要金融业向好,美国的经济数据就会好看。   美国要开始收网了,资本开始有组织地回流,金融业自然是利好,所以经济数据向好是合乎逻辑的。   但这种向好是缺少根基的、不稳定的,光自己的资本回流这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能是亏本的,美国要想从这个里面获得暴利,必须把受害国干净杀绝,杀出恐慌盘才行。   美国人是怎么干的,而中国在这个里面是怎么搅和的,前面刚好有人提到美国为何会给中国做嫁衣,这里就俄罗斯卢布的事例来说说。   就像之前提过的,银行挤兑的原理,货币发行国就是一个银行,外汇储备和黄金、债权等都是准备金,在准备金能够应付开销的时候,不管汇率怎么跌,总体来说都还处于可控的范围,货币体系不会崩溃,而一旦准备金告罄,必将会彻底失控,因为货币本身是没有价值的,给货币做信用担保的资产才是有价值的,一旦这种“挤兑”发生,资本能跑的基本全部会跑,货币跌到什么时候受害国是完全无法控制的。   毫无疑问,美国想要金融攻击的终极目标一定是中国,可问题时中国有足够多的“准备金”,直接向中国发起进攻肯定是没有胜算的,事实上美国也试过,失败了,说到底美国的本钱不够啊。   因此俄罗斯成了美国金融攻击的新目标(这才刚开始,不会是结束,俄罗斯也不是美国这一轮攻击的最后一个目标),而打压油价是美国攻击俄罗斯最经济有效的手段,至于让中国占了便宜,这是副产品,没办法,就像以前抬高油价来卡中国的时候,把俄罗斯养得肥肥的是一个道理。   对美国来说,用压低油价打击俄罗斯的方法几乎不损失手里的钱,而俄罗斯的收支失衡会是一个无底洞,堵不上这个窟窿,俄罗斯不管多少“准备金”迟早耗尽,卢布必定崩盘,从卢布中出逃的资本则会壮大华尔街控制下资本实力,即使中国袖手旁观,这对美国来说也是加法。   另一方面,如果中国出手相救,不管怎么救,中国都会消耗自己的“准备金”,至少在“准备金”(主要是外汇储备),中国在做减法,那么这对美国就意味着加法。   也就是说,中国如果不插手,那么美国搞垮卢布,不但可以废掉一个重要对手俄罗斯,还可以通过这场金融洗劫给自己补血,而中国插手,就相当于给间接给中国放血(短期一定这样),说不定最后卢布仍然会崩溃。   我用数字来打比方(数据只为说明问题,不以实际为参考)   俄罗斯手里有6000亿美元“准备金”,美国操控2000亿美元热钱潜入俄罗斯,除了这些,俄罗斯市场上至少还有100000万亿的资本,这些资本很多是不便流动的(比如不动产、土地、矿产等),去掉这些不便流动的,起码有20000亿是可以流动的其他资本,这些钱就是恐慌盘的来源,也是决定这金融战的决定性因素,不过很可惜,这笔钱的绝大部分是不受立场控制的,逐利和避险才是它们的天性,就像前些年很多人被人忽悠,害怕人民币暴跌,拼命地换美元一样的道理,我们不能过度苛责。   比方说,这个时候因为油价的暴跌,俄罗斯出现严重的财政赤字,这种不利因素传导到市场,即使美国什么也不做,也可能导致俄罗斯每年至少300亿美元的“准备金”资本流失,而要是在这个过程中,美国通过评级机构、加息以及美国可控制的那2000亿资本中的1000亿资本有序流出,市场势必出现大恐慌,俄罗斯一年流出的资本肯定超过3000亿,而且越到后面会越恐慌,那当20000亿其他资本中有一半想要流出时,卢布基本也就无法挽救了,卢布就会出现恐慌性的下跌,卢布资产的缩水则更加恐怖,到时,俄罗斯到处都会是被严重低估的廉价资产,谁买谁占便宜(前提是那时你还有钱)。   搅局者   如果美国就这么干翻了俄罗斯,美国的荷包就会鼓一点,同样,美国也可以这样干翻委内瑞拉,憋死伊朗,这时候再反手推高油价去做空东北亚、东南亚、南美、欧洲,到时候,美国将得到大量的补血,再对付中国,那时我们就未必扛得住了,一旦错过这次崛起的机会,中国必将一蹶不振,传说中的“中等收入国家陷阱”再现江湖。   当然,简单地给像俄罗斯这样的受害国借钱也是行不通的,40000亿(或许是100000万亿)说少不少,但总是有数字的,有数字就有消耗完的一天,这还是做减法,到头来还是死路一条。   那我们还能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不应该越俎代庖,毕竟那是别人家的事,别人还没着急,我们没必要硬挨上去,要有求我们的时候别人会说的,不用着急,我们的“子弹”也是有限的。   更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上不是只有零和游戏,我们是可以寻求双赢的。   美国人喜欢干上屋抽梯的事,抢钱当然是来得快。   中国人喜欢干合作双赢的事情,这样大家能走得更远。   毕竟创造价值比掠夺价值更有意义,但这不是重点,关键是这个双赢在这里的意义。   40000亿是一个有限的数字,但是40000亿如果能换回80000亿的价值,在这种特殊的时候,就不仅仅是赚和赔的问题了,它更是一种希望、一种信心!   还记得温总说过的那句“信心比黄金还重要”吗?   我们在这里不应该忘了这里面最关键的那些“其他资本”,只要信心还在,希望还在,他们为什么要跑?如果40000亿真能创造80000亿的价值,中国不但不会吓跑资本,反过来其他市场上的恐慌资本反而要流入中国才对,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所以不要奇怪,美国人在前面杀人放火,我们在后面捡漏的事情后面肯定还有的。   明白了这个道理,美国对像俄罗斯、委内瑞拉下手的时候,我们该如何应对应该就好理解了。   首先我们应该尊重受害国的意愿,等他们实在需要帮助的时候再说,不用去充胖子,后面有的是机会,这才刚刚开始呢。   然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给予援助,尽量别让对方货币体系崩溃,今天便宜了美国,明天就会伤害中国。   寻找合作双赢的项目,在这种时候谈合作比平时谈要容易得多,同样一个油田,你说在油价100美元每桶,利润奇好的时候入股容易,还是油价40美元每桶,入不敷出的时候入股代价更低。   不仅仅是购买廉价油田、矿产、港口,我们还可以加强金融上的合作(怎么也比美国人要安全吧),以及贷款给对方大搞基建工程,一般来说,承包方最终还是会回到中国企业手里。   最后,千万别小看美国,也要为将来更严峻的形式准备,这是一场硬战。   下一个目标   1月25日,希腊举行公投,现在反对派领先,这是个不好的消息,反对派的上台不排除希腊可能会被退出欧元区,一旦成真,欧元区恐慌情绪将会蔓延。   年初英国表态有意退出欧盟(提前进行退出欧盟公投),这是对欧元的又一刀。   后来更是出现法国的恐怖袭击,死的人数不是问题,不比一场大交通事故多,影响却是极其深远,这在向世界证明一件事,欧洲也是很不安全的,如果这种情况一再出现,将对欧元的稳定产生极大影响,说这件事情是偶发事件那也太巧了点。   估计美国看上了欧元了,当然,从时间窗口来看,我更倾向于认为这是一次准备性的试探,或者说是预热,算不上一次规模的进攻。   说到这里要插一句,欧元受到影响,肯定有恐慌资本出逃,尤其是希腊公投的未知结果,资本有避险出逃的需求,那么黄金价格估计要上涨了,作为货币来说,瑞郎和澳元也将受到追捧。   不过有意思的是,日元竟然也成了避险的币种,这一点比较诡异,我对流入日元的资金来源表示怀疑,安倍早在去年就拼命放水,让日元大幅贬值,恐怕就是为了躲可能来自美国的那一刀,看样子美国未必肯放过日本,也好理解,对美国来说,没什么国家比日本更好收拾了。   这里对法国的恐怖袭击多说几句。   表面上看查理周刊刊登了过激的漫画,导致了袭击,从本质上说,我认为这是西方价值装逼的结果,自作自受。   西方价值核心是个体的自由,重个体,轻整体,看问题也比较绝对,比较圣母那种。   中国的价值观与之相反,更注重整体的和谐,把整体利益放在个体利益之上,看问题比较中庸,是现实主义者。   法国的恐怖袭击撇开起因不说,本质是西方土著和MSL价值观的矛盾,而造成这种矛盾的激发原因却是西方世界对待这种矛盾的装逼方式。   明明心里极度反感和排斥MSL,却要装逼地包容(甚至是纵容)对方,因为圣母的逻辑是个体的自由,为了显示自己的圣母心态,刻意的去回避问题和矛盾,可问题是你回避问题没解决问题还是没用啊!问题还在那里,矛盾慢慢越积越深,不仅MSL不满,本地土著也不满(毕竟他们不是圣母),表现出来的结果就会非常极端,比如查理周刊的那幅漫画,我也觉得过分了,拿人家唯一的神开涮是不合适的,但这能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法国社会族群的实际割裂。   中国这几十年也是深受其害,解放初期,汉人和各民族相处是比较融洽的,如果不是近几十年外来势力不怀好意的干预,民族和谐根本不是什么问题,我们核心价值观里并不追求那种圣母的心态,当出现矛盾的时候一般也不会去刻意回避,而是用类似讲道理的方式进行沟通和博弈,这种不积累矛盾的方法虽然短期看起来不一定和谐,但这其实是一种真正的融合,直到大家达到一种平衡,你可以说是同化少数民族,实际上这种表达不准确,同化是要对方按照我的规矩来做,而我们文化的核心却是“按照有效合理的方式”来做,你有道理我听你的,也可以说主动让对方同化,前提是你更有道理,这也是一种实用主义,就像近代基督教对我国的影响,我们基本上是不排斥的,也确实对我们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们排斥的是,基督教要我们全套的怎么怎么做。   扯开了,再来说说这次法国恐怖袭击反映出来的问题。   1。法国,甚至是整个欧洲种族矛盾是个严峻的问题,而且这里并不安全。   2。不管这次背后和美国有没有关系,但美国如果要给欧元下药是可以要利用这一点的,只要将恐怖分子急需的武器、炸药流入当地黑市,恐怖袭击很自然就会生成。   3。恐怖分子拥有的重武器很值得玩味,源头值得查一查,这可是重武器,难免不让人产生阴谋论。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