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地时间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美国国会发表任内第六份国情咨文。俄新社1月18日消息称奥巴马此次发表国情咨文,明确提出美国应该自己制定国际贸易规则,为自己的公司创造条件。奥巴马指出,中国想制定规则,以发展这个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这将会使美国的商业和工人的地位落后。”奥巴马强调:“这是美国不能允许的。”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凭什么制定国际规则呢? 自20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尝尽甜头20多年后,近来美国似乎又感到了主导世界的地位受到挑战和威胁。随着亚欧大陆诸多大国迅速崛起,美国要维持这种一超独大的局面,很难一劳永逸。而在这个维护和发展的过程中,国内国际矛盾逐步凸显,处理好了,则可能延续大国地位,处理不好,则可能逐渐衰退。 2010年,奥巴马政府高调的宣布重返亚太,美国的军事与经济双重战略重心也随之加以推进。美国重视亚太本无可非议,但回顾美国重返亚太这几年,我们不难发现,“再平衡”战略似乎并没有给亚太地区带来应有的和平与稳定。 2013年以来,美国一改之前对朝奉行的“战略忍耐”政策,在国际社会大力推销“朝鲜威胁论”,通过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和影视作品,将朝鲜领导人描述成“独裁者”和“核战争发动者”。美国采取了一系列的强硬措施推动联合国对朝制裁,营造对朝高压态势,与日韩等国不断加强各种针对朝鲜的军事演习,迫使朝鲜软化立场。美国的目的其实很明显就是挑动半岛局势的紧张,一方面加强在韩国的军事存在,强化美日韩同盟,遏制日韩的离心倾向;另一方面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为美国战略重心向亚太转移提供了理由和契机。 不仅不如此,美国还频频介入中日钓鱼岛争端,中菲南海争端以及中越南海争端。众所周知,美国对中日钓鱼岛问题的形成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面对日本对钓鱼岛进行所谓的“国有化”,美国不仅不批评和阻止,反而一味的拉偏架,在钓鱼岛问题上袒护日本,还宣布钓鱼岛适用于《美日安保条约》,致使日本挑衅动作不断升级。同样,在中菲及中越南海争端上美国的立场鲜明的选边站,一味的指责中国“挑衅”及“破坏南海稳定”。换言之,正是有了美国的撑腰壮胆,日本、菲律宾、越南才有恃无恐加紧串联,以期达到蚕食中国岛礁的目的。 奥巴马十分清楚中国经济的崛起给美国带来的影响,美国要维持这种一超独大的局面,一方面利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领土问题,想相关国家提供支持牵制中国经济崛起的过程;另一方面利用自身军事、政治、经济、外交优势对中国的发展进行打压。这也让人们看清了美“再平衡”战略的真实目的就是围堵中国。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美国不仅掌握先进的科技,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对于那些不愿以美元而以其他币种进行石油结算的国家,美国轻则动用军事手段予以打击,重则不惜颠覆该国家政权,牢牢掌握着国际石油采购以美元结算。也就是说,强大的军事力量是维护美元国际主导地位的最重要基础,而只有维护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才能牢牢控制和影响整个世界。 客观来讲,美超级大国的地位仅凭哪个国家无法撼动,但恐怖袭击,大国之间的博弈和对抗等使美国的权威受到挑战的局面一再出现。昔日的盟友开始分化,这些美国最不愿看到的事情已经处于不断发生的过程中了。近年美国对因出口石油赚得钵满盆溢的俄罗斯进行战略打压,并借乌克兰危机游说相关国家继续对俄进行制裁和施压,使得两国的博弈一浪高过一浪。而叙利亚危机到伊朗核问题以及最近的ISIS恐怖组织不断扩张,奥巴马带着他的团队只能被动地应付接踵而至的外部事务,而昔日的盟友对其“一呼百应”已经难以重现。美国维持大国地位的难度和压力不断增加。 尽管数十年来,美国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几乎所有领域都占居主导地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在处理相关国际问题是,经常以自身利益为基准,在国际事务中恶意破坏、干预别国事务,使得美国树敌众多。而其在处理相关的国际事务的双重标准更是使得其国际诚信和威望不断呈现出下降趋势。 总而言之,美国制定国际规则维持“一国独大”的意愿本无可厚非,但这更需要道义和真诚,在国际格局已经发生变动的情况下,依然采取过去那一套霸权主义和干涉主义不仅行不通,而且可能造成国际道义的损失。诸多事实证明,破坏和阻碍别国发展已经与时代格格不入。只有处理好本国利益与别国关切,才能可持续发展。只有加强合作才能实现共赢,只有利人利己的国际规则,才能被国际社会所赞赏和接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