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2015年01月26日,希腊极左联盟上台欧元暴跌 或不会成“退欧”领头羊。 点评:以欧洲央行宣布推出“欧元QE”为标志,美国资本利益同时拥有“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控制权。 如果“希腊选择退出欧元区”,冲击最大的将是欧洲央行,这是美国资本利益不愿意看到的。 相反,此时欧洲国家利益(法德轴心之德国)将视“‘巴以和谈’主导权转移”情况而态度“相对超然”——如果美国资本利益在“‘中东安全框架’主导权的问题上继续‘诱捕’欧洲国家利益”,则欧洲国家利益(德国)将对“‘希腊退欧’或持‘开放态度’”。 新闻2:2015-01-26,俄罗斯卫星网1月25日援引伊朗半官方的塔斯尼姆通讯社(Tasnim)报道称,中国开通2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4.57亿元)的信贷线,用于伊朗四个石化项目。报道还称,伊朗央行同日宣布在与外国进行交易时停止使用美元结算,使用包括人民币、欧元、土耳其里拉、俄罗斯卢布和韩元”等货币签订外贸合同。 点评:第一个看点: 1、中国是伊朗最大的贸易伙伴,土耳其是样在中东最大的贸易伙伴,韩国是伊朗重要的原油出口市场并与中国经济“捆绑较深”且14年12月起“中韩货币直接兑换”。本币结算是伊朗经济最优选择。 2、估计没有国家会拿卢布与伊朗进行石油结算。 3、印度卢比没有在“一揽子结算货币清单”里,印度是伊朗原油的第二大买家。 4、综上所述,“伊朗石油为‘人民币’国际化背书的意味很明显”。之所以选择“人民币、土耳其里拉、俄罗斯卢布和韩元”的原因恐怕是“人民币不想过早的‘暴露’”。 第二个看点: 1、作为西方(欧洲国家利益和美国资本利益)“制裁机制”的一部分,欧元与美元一样,都不会对伊朗(贸易体系和金融体系)进行“货币清算、支付”。 2、近期、美国和伊朗继续有关伊核问题的多次举行“双边会谈”,会谈的内容我们不得而知,但“美国将在6月底前向伊朗提供119亿美元现金资产”的新闻 伊朗此举暗藏“‘石油欧元’取代‘石油美元’”后伊朗的“外交重心”将转向“合流后的欧洲”——对于“迟迟无法实现‘核爆’的伊朗”,楼主嗅到了一丝“不安的气氛”。 新闻3:2015-01-26,【人民币暴跌逾200点创半年新低】周一人民币兑美元现汇下跌0.4%至6.2536,延续上周五下跌0.31%的势头,料将创下2008年12月以来的最大两天跌幅。在岸人民币暴跌逾200点,最低触及6.2531,创去年6月来新低。离岸人民币暴跌逾100点。同时欧元/人民币升至7以上,是2001年来首次。 点评:请各位读者密切关注“‘人民币对美元/欧元’的汇率变动”。现在博主(楼主)还不敢轻易下“‘人民币对美元/欧元汇率差动’已经开始”的结论。 新闻4:2015年01月25日 ,日本民众游行要求安倍救人质:救不了你就下台。 点评:我只能说“大家都不容易”。 另,日本“外交转向亲华”的标志是“出现类似于‘鸠山由纪夫’上台后,日本大规模游行示威要求美军撤离日本的情况,并积极与中国完成‘自贸区、本币直接兑换’等经济、金融领域的全方位合作”。2009年民主党上台后“外交转向亲华”的最好时机里,中国当时综合国力(或是战略能力、或战略意志)没有给日本提供有效的“战略支撑”,最后让美国翻盘(大家还记得金融大臣被非正常死亡、“中日货币直接兑换协议”被冻结,钓鱼岛问题浮上水面、自民党上台)。 2015年的中国综合国力至少比2010年翻了一倍。中国完全有能力与日本在“国家正常化;赶出驻日美军;日本入常;甚至于‘日本拥核’层面”展开有效的合作。 只要日本愿意,中国必将提供“颠覆性的‘战略支撑’(不同于2010年日本民主党时期中国提供的‘有限的支撑’)”,中国在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东亚真正成为东亚人的东亚才能使得中日两国的利益最大化:中日合力解构‘西太平洋安全框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