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解读:中航动研所2014实现一机定型三机首飞


日期:2015-02-06 16:30:12|2015-02-06 16:30:12

  中国航空报:中航动研所2014完美收官 实现一机定型三机首飞   本报讯 (通讯员周小椒) 近日,中航工业动研所召开2014年度IBSC战略回顾暨总结表彰大会。2014年,动研所圆满完成了中航工业发动机下达的主要经济指标和重点任务,全年经营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19.3%、7.8%,创历史最好水平。   面对2014年重点型号、重点任务处于设计、试验、外场试飞和使用关键阶段以及有效资源与繁重任务矛盾突出的严峻形势,动研所大力实施技术、管理、文化“三轮驱动”战略,坚持“生存发展靠技术、效率提高靠管理、业绩评价靠数据”的管理思路,从加强思想保证、文化引领、组织管理、技术控制、质量保障、资源调配等方面着手,保证了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2014年,所科研生产取得重大进展,实现了“一机定型”“三机首飞”“四机性能达标 ”“八课题验收”“六项目完成工程设计”“十项目完成方案设计”。在型号研制过程中,动研所荣立中航工业集体功3次、优秀集体奖1次,200余人次获集团公司、发动机公司表彰奖励。研究所全年申请专利106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8项,其中某发动机工程被评为国防科学技术一等奖。   2015年,动研所将坚持“强基固本、开拓创新”的发展基调,按照“任务与能力两手抓”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管理提升工程,为“十三五”发展打牢根基、增强后劲。   刀口解读:八股文很难懂,简单解析一下。   先说”三机首飞“,这三台发动机能首次装上飞机在空中喷气,并产生推力,说明这三台发动机已经进入发动机研制的最后阶段。   特别是已经进行了400小时长试车,而且已经完成了在高空台上的地面最后的考核和试验,一切达到了设计标准,才会被装上飞机上天实际飞行。   400小时长试其实是最严苛的考验,一台在研的发动机能熬得过来,基本就差不多了。400小时长试是发动机在这400小时里要以最大转速工作,一分钟也不能减低转速。如果发动机在399小时出故障了,对不起,回去找出问题,改好了再进行一次长试。   许多设计人员在400小时长试时精神就崩溃了,哭死的心都有,这等于把刚刚出生的孩子往地上摔,摔不死才能算出生!(俄罗斯的三姨夫早期只有900小时的全寿命,400小时等于要了大半条命。太行的全寿命现在还在保密,但是早期的太行也是1500小时全寿命)。   太行的总设计师张恩和在400小时长试前由于过度劳累和紧张从架子上摔下来,后脑和脖子落下残疾。   400小时的全功率运行啊,要知道真正使用,谁总是将油门推到底开车?飞行员一天飞3-4个小时,最大油门的飞行不过几分钟。   400小时是发动机的阎王殿,过了这道坎,就迎来了所谓的”高空台“长试。一般军迷理解的高空台就是将发动机架在一个大架子上喷,其实那不叫高空台。高空台是一个巨大的箱式结构的大包,里面将模拟高空的空气密度、湿度、温度、紊流、压力气压等等,将发动机放进去后在模拟的“高空”中工作。   如果在高空台试验中出现问题,就要有针对性地改进,这个也很麻烦,如果出现颠覆性的问题,对不起回去重新来过,这次要回去,还要再经过400小时长试,一般情况下不会,但是一旦出现,设计人员总有几个会疯掉。   从高空台下来,就是喷水试验,就是拿大水管子对准正在工作的发动机浇水,看你卡壳不卡壳。   喷水试验完了是鸟撞试验,就是在发动机全功率工作时将一只鸡迎面打入,看看叶片的损坏情况,然后再改进。如果鸟撞试验导致爆炸起火、叶片飞散等情况,必须再次审视设计问题,搞不好就再次回到400小时长试前的节点,重新来过。   这样过五关斩六将过来,才能迎来前面说的“三机首飞”的上天飞行。   新发动机在空中飞行也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民机一般都是两千小时左右,军机短一点,还不能出现问题,出现大问题,对不起再回到400小时长试前。谁再回去,设计人员基本就全体自裁了。   从400小时长试开始,都有“国家”验收机构跟着,行不行设计人员说了不算,这就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可靠性,科学的严谨性。   上面八股文里的“一机定型”就是经过了这样的过五关斩六将的考验,国家正式给了型号编制。这已经是惊天动地的成绩了。   至于 实现了“一机定型”“三机首飞”“四机性能达标 ”“八课题验收”“六项目完成工程设计”“十项目完成方案设计” 都是什么机型,什么发动机?   2014年的重点型号是什么?我们就往好事上想吧?   太行从12.2吨到14吨都要经过上面说的过五关斩六将,迭代发动机一样要从头再来。不过我相信不会是太行14吨了,那肯定早就定型了。   会不会是太行15.5吨?那就逆天了!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如龙文心兄所说那个挂在伊尔76上的胖粗家伙已经经过了过五关斩六将的极端考验,一旦挂上了飞机实际飞行,离国家定型已经不远。而那张挂在伊尔76上发动机的图是个老图,至少有3年的历史。根据澡堂子消息,那个胖粗就是根据太行发动机的核心机发展出来的WS20。   “一机定型”:有一型走完全部的试验过程。   “三机首飞”:有三型走完地面试验的几个阶段。   “四机性能达标 ”:有四型在2014年还处于地面试验的不同阶段。当然也可能某一两个型号在这一年里完成了两个阶段的试验。   那么,是否可以理解为:动研所在2014年,同时有6-8型发动机整机处于不同的试验阶段?未来几年中国的航空发动机也将迎来井喷时代。(另外还有多项是处于设计和前期试验)。期待逆天的15.5吨“太行改”可以早日装备我军战机。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