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奥朗德默克尔避开美国密会普京的真实意图


日期:2015-02-09 23:05:55|2015-02-09 23:05:55 作者:丁丁

  当乌克兰东西部决战一触即发,美国表态考虑向乌克兰提供致命性武器,并派国务卿克里正在基辅访问之时,作为欧洲最强大的两个大佬国德国和法国,竟然没有和美国打招呼,德国总理和法国总统一起去俄罗斯访问,这是美欧制裁俄罗斯以后欧洲领导人首次访俄,而且是在乌克兰内战的关键时刻。   那么,作为北约的成员德法两国竟然不和美国打招呼就急忙去访问俄罗斯呢?其中的真实意图是什么呢?丁丁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欧盟在制裁俄罗斯时已不堪承受。在去年北约国家相继对俄罗斯展开制裁以来,虽然俄罗斯的经济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是,俄罗斯一直是欧洲传统的贸易大国,制裁俄罗斯,自己同样受到伤害,根据目前媒体的报道,2014年欧盟的经济伤害程度达到400亿欧元,2015年将达到500亿欧元,分别占欧盟经济总量的0.4%和0.5%,而德法两国与俄罗斯之间一直贸易金额巨大,受到的伤害更大。所以,如果乌克兰内战再继续,如果再因乌克兰问题而伤害欧盟尤其是德法经济,这肯定不堪承受。   二是担心乌克兰内战拖欧盟陷入。过去,美国一直希望乌克兰投身他的怀抱,最终钳制俄罗斯,但没有想到的是,乌克兰竟然陷入内战,而且地理位置最重要的克里米亚也被俄罗斯占去,东部相继宣布独立,这样,乌克兰就没有任何价值,何况,西方主导的乌克兰政权还并不是东部民间武装组织的对手,两次攻打都是大败,如此下去,对西部乌克兰越来越不利,到时将有可能将欧盟拖入战争,这对于欧盟来说是最不希望的结果。与其这样,还不如答应俄罗斯的要求,让乌克兰分立。   三是识破美国的险恶用心。美国之所以突然对乌克兰内战突然热心了,但并非是为了恢复乌克兰的统一,而是促使乌克兰内战一直打下去,所以,考虑向西部乌克兰政权提供致命性武器,其目的就是拖累俄罗斯,让俄罗斯陷入战争之中,以此激怒俄罗斯,有可能发动对北约的战争,但美国太远,首先受伤害的自然是欧洲国家,而美国就在远处观望,这样,欧洲就会陷入长期的战火之中,如果这个时候,日本趁机以收回领土的名义加入其中,那中国也会无奈加入,如果美国这盘棋真按照他的预计走下去,美国就会达到同时打倒俄罗斯、欧盟、日本、中国等国家和地区,达到永远称大的目的。欧洲国家在这次制裁俄罗斯的过程中就受到了伤害,而美国经济却蒸蒸日上,欧盟发现美国只是利用欧盟而已,得利的永远是美国,所以,不干了,为了自己的发展,必须和俄罗斯搞好关系,因为欧盟知道,美国之所以重视欧盟,根本原因是有一个强大的俄罗斯。如果俄罗斯垮了,接下来就是欧盟。所以,欧盟尤其是德法已识破美国的险恶用心,意识到必须搞好俄罗斯的关系,答应俄罗斯的要求分治乌克兰,这样,欧盟和俄罗斯都能够强大的存在,让美国不敢独大。   所以,德法领导人之所以避开美国急访俄罗斯,是清醒的看到乌克兰内战可能发展的方向会危及欧盟的安全甚至未来,尤其是清醒的意识到美国的险恶用心。何况乌克兰本来就是要投靠美国,与欧盟没有多大关系,而且乌克兰在欧盟的印象中根本就不属于欧洲的范围,俄乌之间斗气欧盟根本不需要掺合,毕竟,俄罗斯的强大是欧盟能够强大的根本,如果俄罗斯真倒下,欧盟也就会被美国打倒。   所以,德法领导人避开美国急访美国就是要表达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乌克兰你去找美国主子吧,别拖累我们;二美国你惹的事你自己去和俄罗斯解决,别把我们牵进去了。   ===========================================================   附:俄德法领导人就乌东部局势密谈5小时 普京态度引猜测   当地时间6日晚,一场持续了近5小时的密谈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进行。会谈主角是德国总理默克尔、法国总统奥朗德和俄罗斯总统普京。   奥朗德与默克尔是在结束了前一天对乌克兰的访问后,于6日晚间抵达莫斯科的,他们下飞机后直接赶赴克里姆林宫,会谈结束后又匆匆离去。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此次会谈持续到了当地时间午夜时分。   会谈内容却被严格保密,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的介绍可谓寥寥数语。佩斯科夫称,此次三国领导人采取了“面对面”的直接会谈方式,“期间没有其他专家参与”。“三国领导人讨论的内容充实,且富有建设性”。   6日晚,默克尔乘车赶赴克里姆林宫   佩斯科夫透露,会谈后三方开始共同起草实施明斯克协议的文件,“该份文件将包含此前乌总统波罗申科所提的意见以及普京提出的意见”。这份文件随后将被交给乌克兰冲突所有相关方。   佩斯科夫还表示,未来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工作将继续进行。8日还将举行由俄、德、法、乌四方共同参与的“诺曼底模式”电话磋商。   观察者网注意到,法国方面也用“重要且有建设性”来评价这次会晤,德国则强调起草的文件将包含“诺曼底四方”。   对于会议的高度保密性,今日俄罗斯驻克里姆林宫记者透露,现场媒体只有30秒的拍摄时间,期间三位领导人没有回答任何提问。   乌克兰外交部发言人德米特罗甚至逮到了一个讽刺的机会:“头条好了:‘普京、波罗申科、默克尔、奥朗德会互相打电话’。对于局势,你知道这么多就行了。”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表示,正在就莫斯科会晤与德国法国方面保持接触,她估计“他们(德法)不会牺牲乌克兰来单方面和普京达成协议,这是个误解。我觉得还是要静观事态发展。”   会谈现场   给媒体的拍照时间只有30秒   文件中提到的明斯克协议签自去年9月。当时,乌克兰问题三方联络小组(乌克兰、欧安组织、俄罗斯)同乌东部民间武装代表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达成停火协议。但由于冲突双方缺乏互信,停火协议未得到有效落实。今年1月中旬,乌东部武装冲突骤然加剧。   此次三国领导人会晤在一定程度上也要感谢美国的“推动”。2月5日,美国国务卿克里再次在乌克兰给基辅政权打气,暗示可能向基辅提供防御性武器。随后,英国、德国和法国等国都明确表示反对。   在近日举行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英国国防部长迈克尔·法隆告诉路透社,他非常支持德法领导人就乌克兰冲突做出的新努力,向基辅提供新武器只会令问题激化。与此同时,德国外交部长施泰因迈尔强调,乌克兰问题不能通过军事手段解决。   在乌克兰问题上,美国和欧洲的分歧正在日益明显,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援引批评人士观点称,制造障碍的是美国和乌克兰方面,“问题在华盛顿和基辅之间,而不在巴黎和柏林”。《华尔街日报》消息,就在莫斯科会晤进行时,美国副总统拜登批评俄罗斯在“重绘欧洲的地图”。   但欧洲内部的声音也并不和谐。《金融时报》称熟悉克里姆林宫的外交人士都认为,普京不过是划了一条新线,为有俄罗斯背景的乌克兰叛乱分子瓜分更多的领土。但同样有欧洲外交人士否认这一观点,认为会谈的重点应该还是恢复明斯克协议。   眼下最能确认的信息是这组数字。据联合国最新数据,乌克兰危机爆发至今,已有5358人在冲突中丧生,生活在乌东部地区的520万民众面临生存危机。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