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印度为啥老爱和中国攀比较劲?


日期:2015-02-10 00:25:02|2015-02-10 00:25:02

  1.谁为谁狂:谈谈印度对中国的超越之路   印度为啥老爱和中国攀比较劲?   这些年里,每每有些新闻出来让我们感觉像在看旧闻,比如美国总统又会见达赖,比如西媒又在欢呼印度经济增速将要超越中国,前者我已经在很多文章里有过评论,它只不过是美国既想占领所谓道德高地又想借西藏问题遏制中国的老把戏,而后者,今天专门写一篇评论与大家交流下个人的看法。   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找一个情况与中国类似的国家,非印度莫属了,人口规模超过十亿、发展中的多民族、多宗教国家,仅此几点就可以看出中印的相近性。中印两国的相近性显然不只这些,均有着悠久的历史,几乎同时建立现代国家,几乎在相近的经济条件下进入国家发展时代,经济总量与均量相差并不大,然而在多年后,二者却在一些方面表现出了巨大的差异,2014年中国的GDP总量首次超越10万亿美元,而印度则是2万亿美元左右,中国的经济总量是印度的近五倍左右,中国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印度则仍是低收入国家。考虑到印度一直是在相较中国宽松很多的国际环境里进行国家发展,我们更可以看出中国所取得成绩的不易。这种对比,无疑加大了西方对于中国高速发展的恐惧及仇视,这就成为西方媒体一直期待印度以某种方式超越中国的由来。   西方期待印度至少从经济增速上超越中国,是对其自身体制优越感的一种延伸。他们一直吹捧印度的民主体制,但是印度的西式民主体系固然让印度可以维系一个复杂大国的相对良好的运转,却始终无法让印度对够占上和中国一较高下的舞台。西方觉得自己的体制是优于中国的,所以就容易推论出与中国国情相近而采取了西式体制的印度应该能够优于带有非西方色彩的中国。而实际的结果却是,印度与中国的差距不但是越来越近,反而是越来越远。当中国在突破中等收入陷阱时,印度正在努力尝试突破低收入陷阱。   西方在近现代史上引领了世界的发展趋势,建立了基于他们利益的国际秩序,长时间的领先让他们的优越性根深蒂固,因而缺乏与时俱进的变化。假如中印两个邻国是在进行一场大国之间的发展竞赛,起跑并不落后的印度却被远远抛在后面,这就是西方戴着有争眼镜判断中国的一种嘲讽。西方一直在判断印度将要超越中国,就如他们经常判断中国的崩溃一样,他们主观性太强,偏好印度的意识形态,有意无意地忽视了中印两国的国情。两个大国家都是在贫困落后的基础上进行经济发展,有着复杂的国内问题,如何让规模巨大的国民能够达成统一的改革发展其识,这不是一件容易实现的事情,印度之所以在发展竞争中被中国所抛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缺乏全社会的改革共识,缺乏一个有效率有权威的改革推动核心。   西方甚至印度自身动辄以印度拥有一个西式民主体制而骄傲,却忽略了绝大多数经济体在初期阶段要实现高速发展首先需要的是效率,效率保证不了,就无法为经济的高速增长提供动力,印度发展的瓶颈,在于其基础设施落后、在于企业效率过低,直选体制使得政客们把过多资源与精力放置在应对选举与迎合短时民意的层面,对于经济的长远发展并无长久规划与持续推动。   西方媒体期待印度超越中国的背后是有两种含义的,首先他们期待的是印度可以在经济增速上超越中国从而可以在某种程序上减弱中国模式对世界的吸引力与影响力,使印度能起到制衡中国的作用,其次他们并不期待世界上出现一个和中国同等规模与影响力的新印度。他们对印度的发展是形式上的欢迎,而非实质性的期待,假设印度真能超越中国,庞大的国民数量使得印度需要消耗比之前更多的能源与资源,这并不是西方乐见的,无论是奥巴马还是默克尔均有过无法接受印度和中国像他们一样消耗更多资源的观点,假如印度也能变成与中国有同等影响力的国家,必然不会是一个愿意加入他人体系的国家,只怕美国又要考虑如何遏制印度的事宜了。   所以,面对西方的这种论调,我们就要有两个方面的看法。   第一,我们如何看待印度的发展。回想下我们想要“赶英超美”的年代,我们是没有资格嘲笑印度的,无论多么荒谬,一个有上进心的国家是不应该被嘲笑的。印度虽然在很多领域不如中国,但这样一个国内情况比中国还要复杂的国家却基本保持了国家的稳定,没有出现大的人为灾难,还实现了国家的较快发展,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印度之于中国,有若三十年前中国之于日本,我们如果用敌对的姿态去面对印度的发展,我们并不能改变印度的发展,却有可能会失去一次推动自身发展的契机。虽然中国人口增速发缓老年化在加剧,但我不建议中国以国内生育政策大规模调整来实现刺激人口的增长,毕竟中国人口总量太多,我们不能用饮鸩止渴的方式去面对中国当下的人口问题。从这一方面来说,印度的发展可以为中国发展提供新的市场机会与动力,为中国提供更多高染污高消耗低附加值的商品。有人担心印度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将会损害中国的国家利益,担忧是有道理的,但是我们需要做出科学的判断,我们的终极判断是印度有没有可能通过加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而变成一个有着强大实力与内在凝聚力能够对中国的国家利益构成实际威胁的敌对国家?我更担忧的并不是这个,而是印度社会无法面对高速增长所带来的负面效果导致。中国的改革开放并非是一帆风顺过来的,我们面对过太多的挑战,诸如中国当年的下岗潮并非是印度社会可以有效面对的,如果出现崩溃性的局面,我们如何面对?印度始终是缺乏以统一的强大国家方式存在的历史经验,缺乏以整体姿态面对世界的解决方案,有西方社会的崛起在其先,有中国的崛起在其次,世界资源布局对于印度是极不利的,所以,我的判断是,起点较低的印度未来在经济增速上超越中国是必然,但是在规模与质量上是不可能超越中国的,中国在国家利益博弈的主要目标不是印度,也不是日本,而是美国,我们如何保持国内的稳定,如何保持经济的健康发展,这一点是最重要的。所以,印度的发展对于是中国来说虽然有挑战的因素,但更多是一种机遇,对此我们要形成共识。我们既要在中印领土争端方面捍卫自己的利益,同时也要注意避免如西方所愿进入中印相争的阶段,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去占领印度市场,而不是主动筹划与印度在战场上见。当然,我们还是要做好应对一切局面的准备。   第二,我们如何看待西方的态度。西方对于印度增速的乐观与期待,其背后隐藏着挑拨中印关系使两个发展中国家进行内斗的目的。多年以来,中国威胁论与中国崩溃论的反复出现已使我们见识到西方对于中国发展的敌意态度。西方媒体大肆报道印度将超越中国的论调核心其实不是印度,而是中国。西方媒体一直未放弃用有色眼镜看中国,不忘记丑化与妖魔化中国的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对此倒不必愤怒,也不必过于关注,我们不喜欢看到的并不意味着是我们可以避免其发生,这是成长的大国所必然要面对的。印度要超越中国需要漫长的时间来检验,而中国在经济总量方面超越美国却越来越接近现实。有趣的是,对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中国按购买力平价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越美国一事,国际社会多有关注,而我们对此反而是不以为然的,这正是一种成熟的表现,西方媒体对于印度将在增速上超越中国的欣喜反印证出其不自信的一面,他们的这种期待影响不了什么也改变不了什么,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需要把这种数据上的赶超做为国家的目标,而是更多看到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此时的境况,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一退,则过去上百年的努力有可能成为泡影,这才是需要我们认真关注的。   2.广闻军情:印度为啥老爱和中国攀比较劲?   印度为啥老爱和中国攀比较劲?   很多关注国际新闻的朋友常常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就是印度基本上对联合国安理会其他四个理事国都毕恭毕敬,甚至还带着乞求和讨好的成分,而对于中国,印度虽然看到中国几乎是日新月异,但却时常颇有微辞,说白了那就是不服气。而且,印度对中国还有一种天然的攀比心理,时时事事都要和中国对比一番,几乎不把中国比下去,印度就不是世界大国。那么,这是为何呢?   一是同为四大文明古国,印度那一点比不上中国。作为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印度至今保留着非常严格的种姓等级制度,在农村这一流毒尤甚。在印度,人与人之间极度不平等,很难想象,一个号称世界最大的民主国家,人与人之间居然是分等级的,这样的国家竟然号称民主?不过,这不妨碍印度自高自大,印度人自认为在文化、历史、国家发展和政治制度等方面都远超中国。可是,印度似乎忘记了,在上世纪90年代,中印两国的GDP不相上下,但到了2000年,中国GDP是印度的2.5倍;到了2010年,中国的GDP已是印度的4倍;现在中国则是印度的5倍!难怪印度人说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时,中国人笑了。流传一个很久的笑话就是,当在印度有人提到中国发展很快时,印度人常常自我督促说:我们要加紧发展,再不努力,上海就要赶上孟买了!岂不知,一个上海就几乎能顶全部印度以及几十个孟买!   二是同为亚洲大国,印度在人口资源上不比中国差。中印同为世界人口大国,目前印度的人口总数仅比中国少约一亿人,用不了多久,印度就将超过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且印度农民占总人口的比例和中国差不多,但印度的国土面积只有中国的三分之一大小,因此地少人多。不过,印度人认为中国虽然大,但是很多国土却不适宜人住,也不能耕种,而印度除了侵占的克舍米尔之外,所有国土都是良田,粮食作物可一年3熟。所以尽管印度的农业技术比中国落后,但却不缺吃少粱,从没有出现什么“粮荒”现象。因此,印度认为自己是没有完全放开发展,一旦其人口红利被释放出来,印度将很快超过中国,从而成为真正的世界大国。   三是1962年的中印战争印度输得心不服口不服。1962年印中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喜马拉雅山区爆发激战,印度以“一个月阵亡3770人”的代价输掉了“天堂门口的战斗”。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的“大国自信”不仅为此破碎,印度人心中也自此多了一种“无可比拟的耻辱”。但是,印度不但为那场战争失败找到了很多“有利”的借口,而且至今并不服气,甚至还有人提出“如果中印再打一场,未必印度就再次输给中国”,而印度必须复仇。所以,在看到中国发展如此之快,又在中印边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之后,印度也在加快改建边境的设施,大有在下一场战争中雪耻的意思。   四是印度人自认很多方面比中国发展的好。印度社会普遍实行免费医疗制度,无论是上至心脏病,下至感冒牙痛等,都可以在豪华的印度医院里接受免费治疗,治疗期间还有免费的营养补贴,也就是说住院期间的饮食支出也是全免的。在印度,所有适龄儿童都必须强制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并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学校方面还提供免费的午餐。而且这个免费教育的范围是从幼儿园到大学,政府还对此有补贴。完善的高等教育,完全免费的医疗体系等,都使得印度人洋洋自得,至少在这两个重要的国计民生方面,印度的做法具有很大的可比性。但奇怪的是,印度的穷人大都是在壮年就死于疾病,而且印度的文盲率并不低于非洲,实际上这些看似免费的午餐,对印度穷人和低种姓的人群都是可望而不可及的。   五是印度的“仿制药”制造世界第一和软件业世界第二,而中国没有几样能拿得出手的。作为仿制药“大户”,印度一度被称为“世界药房”。这是在美国的默许下,印度成为的一个世界“奇迹”。如今,制药产业成为印度三大经济支柱之一,印度已成为以“仿制药”为核心优势的制药强国。据统计,目前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仿制药”产自印度。前不久中国逮捕了自印度代购药品的人士,就是因为其从印度为他人代购昂贵的治癌药物,由此可见印度制药先进性的一斑。而印度的IT产业早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印度也十分以此自豪:说中国是世界工厂,那印度就是世界办公室了。经过近30年的发展,印度软件业在全球软件市场占有重要位置,特别是在服务外包方面,据说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这足以令印度人自豪。但上述这些,仅仅是印度单方面成功的一些个例,而在几乎其他所有的领域,印度都难望中国项背,对印度来说中国代表的几乎是全面优势。   六是印度有航母、核潜艇和洲际导弹,而中国才刚改装了一艘航母,在航母使用经验上印度更是领先几十年。印度可谓是二战后亚洲最早拥有航母且保持着仅次于美军航母数量的唯一国家,这一点让印度人一直十分自豪,也自认为是响当当的世界大国。但为了当上真正的世界大国,印度按照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模式——拥有隐身战机、航母、核潜艇和洲际导弹等战略性武器,来建设自己的军事力量。目前来看,印度的追赶计划已经取得了很大成效,租借的俄罗斯核潜艇已服役,自建的“歼敌者”号正在加紧海试,后续租借和建造计划正在稳步推进;采购的俄制“维克拉玛蒂亚”号航母及舰载机已经入列,国产的“维克兰特”号航母正在最后舾装和试验,还有多艘的建造计划;烈火-5远程战略导弹第三次发射试验圆满成功,中程战略导弹烈火-3和烈火-4已开始服役。最落后的可能就是印度的隐身战机计划,现在印度正在督促俄罗斯加快转让步伐,如果俄罗斯的研发进度一若再拖,那么,印度有可能会转而采购美国已允诺的F-35。而反观中国,除了比印度稍晚拥有航母外(印度航母都是国外淘汰的二手货,早拥有几十年也只是舰载直升机使用经验丰富罢了),在其他方面印度都远远落后,中国还几乎都是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这一点印度永难相比。   七是印度是民主国家,而中国不是,民主国家的优越性无可匹敌。印度自诩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其制度比中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不错,印度实行民主选举制度,所有的各级议员、官员都由民众选举产生。比如上任不久的莫迪总理,就是因为在担任邦总理时治理出众,才被选为新一届印度总理的。不过,印度式的民主并非西方模式,在种姓制度盛行的国家,谈什么民主简直是个大笑话,因为那些低种姓的人民在所谓的民主面前,只不过是高级种姓人家的玩偶,他们也只有随波逐流的份,所谓的投票权也仅仅是一种象征罢了。   八是巴基斯坦因素。实际上,在几乎所有方面,巴基斯坦早已经不能再同印度相提并论,因为印度的优势实在太大了(除了核武器方面)。而实际上,印巴之间的差距,和中印之间的差距差不多,中国也是在几乎所有的方面都远超印度。但印度自认为正在迎头赶上中国,比中国率先拥有航母还更多一些,印度租借的俄罗斯核潜艇比中国的先进,印度的远程战略导弹已能覆盖中国全境,印俄联合研制的隐身战机差不多会和中国四代机一起服役,等等,而这些巴基斯坦却没有。但由于中国是巴基斯坦的全天候盟友,印度必须具备完全压倒巴基斯坦的能力,还要具备使中国不敢轻举妄动的实力,这样印度才能安全。现在,印军制定了“可同时击败两个方向上的两个敌人”的战略,就是出于这样的考虑。不过,这有些使人好笑,印度能做到吗?   对于以上问题的顽固认识,是导致印度社会老爱和中国较劲的顽疾,也使印度分不清是非,常常以和中国对着干而自豪。其实,在发展中印关系方面,印度需要对自己的国际地位有一个更加客观的认识:不管印度如何发展,其要想赶超中国基本是不现实的,说21世纪是印度的世纪也存在很大的误导性,也是很难实现的“梦”。而目前中国的经济规模几乎是印度的五倍,不要说中国现在的发展速度还略快于印度,即使是未来有所减小,这么大的总量以及差不多的发展速度,也不是印度轻易就能在数十年内可以赶超的,何况印度的固有劣势也是显而易见的。而作为两个世界大国,中印之间应该是团结协作共同发展,而不是互相拆台互为劲敌。当认清了彼此的正确地位后,再互相支持真诚合作,那么,中印双方迎来的或许才是美好的共同明天!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