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北魏和后燕的参合陂大战:后燕5万降兵被活埋


日期:2015-03-30 11:37:14|2015-03-30 11:37:14 来源:中华网军事

  参合陂在今内蒙古凉城东北(岱海附近),山明水秀,风景如画。又有谁能够想到,一千六百年前一场中世纪中国的战争中约有五万燕国士兵被坑杀于此。参合陂之战成为北魏与后燕帝国命运的转折点,慕容鲜卑人由巅峰滑向深渊,拓跋鲜卑人由弱小走向辉煌,最终成为北中国的主宰。拥有当时中国最精锐的铁甲骑兵的慕容燕国为何输得这么惨,除了主将不称职之外,这场决定两大鲜卑民族命运的大决战到底还隐藏着什么秘密呢?   计中计   面对来势汹汹、倾巢出动的后燕大军,谋士张衮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向拓跋献策说:“后燕国被滑台、长子两次战役的胜利冲昏头脑,这次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来进攻,希图一战而胜,大有轻敌之心。我们应该表现得疲惫孱弱,使之更加骄纵,再寻找战机打败他们。”拓跋采纳张衮诱敌深入的战术,进行战略转移。拓跋仪统率阴山以北诸部落向西北撤退;拓跋遵统率阴山以东诸部向东北撤退;自己率云中川的牧民退至朔方一带。把所有的牲畜资产全部迁到黄河以西一千多里以外的地方去躲避。与此同时,展开外交努力,右司马许谦出使关中,向后秦皇帝姚兴求援。   拓跋没有采纳以往草原民族与中原王朝交战时的战略战术,如匈奴与汉帝国的战争,匈奴在处于劣势时总喜欢向阴山以北退却,以大漠阻隔汉军攻势,再利用轻骑兵的机动性寻找战机消灭进入漠北的汉军。拓跋的战略转移并非一味退却,带有等待时机进行会战的倾向性。主力部队屯驻黄河南岸,牲畜资产在后秦国北境。如果燕军渡过黄河追击的话,拓跋将与燕军在黄河以南决战。   后燕大军在云中扑了个空,拓跋的军事部署让慕容宝感到愕然。朔方地区是魏国新占领区,慕容宝满以为魏军会向漠北方向退去。当他判断出魏军的主力已经西渡黄河的时候,一个难题摆在面前。渡河需要船只,而燕军没有战船。慕容宝采取了一个很狡猾的作战策略,没有马上渡河追击,而是沿黄河自西向东攻击前进。后燕军深入魏境,兵进五原,收降北魏附属部落居民三万多户,收割杂粮一百多万斛。   有人会问,此时的北魏不是游牧国家吗?为什么会种植杂粮呢?拓跋复兴代国之后,有意向农耕国家转型,曾在盛乐进行农业生产。登国九年,拓跋仪屯田于黄河以北,从五原直到棝杨塞外。不过,当时拓跋没有想到五原屯粮反而资助了长驱直入的燕国大军。   有时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哲理,“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原本种给自家人吃的粮食让别人吃掉,燕军却因为粮草丰足不再疏通粮道。后燕军队将收割来的粮食一百余万斛囤积黑城(今内蒙古武川)。慕容德率后勤大军入驻黑城,塞上通燕国的粮道无兵打理。   后燕国大军开到黄河北岸,打造船只,准备渡河。拓跋针锋相对,魏军在各个渡口建筑高台,陈师黄河南岸耀兵,遍插旌旗虚张声势,沿河东西绵延一千多里。两国大军隔河对峙,黄河两岸旗帜飘动,一眼望不到尽头,蔚为壮观。   拓跋“诱敌深入,寻机决战”的军事计划因燕军获得塞外杂粮而破产,而北魏的外交却大获成功。唇亡齿寒永远是颠扑不破的真理。后秦皇帝姚兴被许谦的游说之词打动,派大将杨佛嵩率兵救魏。得知援兵即将到来,拓跋果断下令拓跋虔率五万骑兵东渡黄河切断燕军通马邑之路;拓跋遵率七万骑兵劫断塞上通中山之路,彻底断绝燕军与国内的通信联络;拓跋仪率骑兵五万在黄河以北严密监视燕军动向。   北魏军队从四个方向悄悄对燕军形成包围态势。我们从北魏军队调动的数量上看,似乎魏军占优,加上拓跋的朔方主力军,总兵力二十万以上,燕军只有九万八千人,为什么魏军不主动会战,如此被动呢?游牧民族最大的优势就是马匹,就是骑兵力量。后燕国也是以骑兵起家,士风剽悍,燕军在当时各国军队中最具战斗力,拥有作战经验丰富、人马披甲的重装骑兵和重装步兵。   北魏军队虽多,像游牧民族一样,全民皆兵,都是轻装骑兵,对付实力弱小一些的草原民族游刃有余,若要与慕容鲜卑的铁甲军队对抗绝难制胜。战争呈胶着状态,开始比耐心。魏军本土作战,远道而来的燕军不能等,慕容宝下令伐木造船。   一个月后,船只打造完毕,慕容宝迟迟没有下令渡河。因为他忽然失去国内的所有信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可慕容宝从来没有单独指挥过作战。起初,远征军和国内联系频繁,一方面,慕容宝从中山出发的时候,慕容垂已经患病;另一方面,慕容垂不放心前方的军情,燕军的作战方针很多出自坐镇中山的慕容垂之手。魏军切断燕军与国内联系,抓获来往于两地之间的燕国使者。统帅慕容宝不仅不知道魏军动向,甚至几个月都得不到慕容垂的军事指示和生活起居消息。   战?怎么战?慕容宝陷入彷徨、犹豫。他的哥哥辽西王慕容农、弟弟赵王慕容麟、皇叔范阳王慕容德沉默不语,似乎在看未来皇帝的笑话。   夏去秋来,燕军七月到达黄河北岸,三个月过去,初来的锐气已经有所削弱。此时,后秦援兵已在中途,魏军士气开始高涨。孤军深入的慕容宝不敢再犹豫下去,下令渡河攻击。上天没有帮助慕容鲜卑人。燕军刚要渡河,突然狂风大作,几十艘战船刮到黄河南岸,船上三百多名甲士被俘。   拓跋对燕军开始采用欺骗战术,实施心理战。俘虏的燕兵全部释放,逼抓获的来往于军队和中山的燕国信使隔着黄河向燕军喊话,告诉他们慕容垂已死。   “若父已死,何不早归!”   短短几个字,上至主帅慕容宝,下至普通士兵人人恐慌,军心骇动。慕容垂英勇善战、爱兵如子,是燕国士兵们心中的神灵。听说慕容垂已死,刚凝聚起的精气神顿时散去。   拓跋的心理战得到意外的收获,引爆慕容鲜卑嫡庶子皇位之争。身为太子的慕容宝继承帝位面临危机,慕容垂的死信引起不满太子势力的骚动。精于占卜的术士靳安感觉到不祥的气氛,劝慕容宝火速退兵:“天时不利,我方必定大败,火速退兵,或可免去灾难。”慕容宝不听,作为一名主帅,不能因为敌人散布几条真假难辨的不利消息就退兵。慕容宝的柔而不决让燕军失去一次安全撤退的大好时机。靳安私下对人说:“我们都要把尸体扔在这荒山草野,回不得家乡了!”燕国军心由是大乱。   两军又相互僵持了二十多天,慕容宝终究没敢渡河。作为军队最高指挥官,既然不相信敌军散布的谣言决定不撤军,那么你该进攻就进攻啊,在黄河岸边干耗着等什么呀?   于是等来了一场兵变。赵王慕容麟的部将慕舆嵩等人认为慕容垂是真的死了,因此图谋进行叛乱,拥奉慕容麟为大燕皇帝。兵变泄露消息,慕容宝迅速采取措施,处死慕舆嵩等将领。尽管慕容麟没有直接参与此次兵变,两人之间也不可避免产生嫌隙。这下好,兵无斗志,将帅不和,仗没法打了。   秘中秘   十月二十五日,慕容宝终于下定决心撤兵,燕军烧船夜遁。立冬时节的黄河出现冰凌,却没有冻住。慕容宝以为魏军没有办法渡过黄河追击,撤退途中连侦骑也没有派出。   燕军的船只在撤退的时候全部烧掉,拓跋只能眼睁睁看着漫天的火焰心急如焚。他知道,虽然黄河以北、以东地区有拓跋仪、拓跋虔、拓跋遵三支总兵力十七万的军队,但如果没有他的亲临指挥,任何一方均不可能对燕军发动攻击。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八天的时间,十一月初三,天象大变,暴风骤至,黄河冰封,上天站到北魏一边。性格果敢的拓跋绝不会放弃每一次制胜的机会,断然下令追击,亲自挑选两万精锐骑兵踏冰渡河。   大灾难之前多有征兆。燕军退至参合陂,大风突起,黑气如堤,自军后来,临覆燕军之上。沙门支昙猛告诫慕容宝说:“风云突变是魏兵将到的征兆,应该派兵断后。”从术士靳安和支昙猛和尚参与军事决策来看,汉化的燕国仍旧保持着原始迷信的风俗。当然,任何时代都有人相信巫术。术士拥有平常人所不具备的自然知识,掌握着一些自然规律,所以,他们的预言往往会成为现实。轻信术士的话便是迷信,但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对术士的话进行分析来研判时局有时会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慕容宝嘴角挂着轻蔑,笑而不答,根本不相信支昙猛的话。魏军无船,过不得黄河,再说大军走了十多天路程,魏军哪里能够追上?支昙猛和尚坚信预感准确,再三劝阻。此时,赵王慕容麟发火了,怒道:“以殿下神武,师徒之盛,足以横行沙漠,索虏(对拓跋鲜卑的蔑称,因为拓跋部留辫发)何敢远来!你支昙猛妄言惊众,当斩!”   慕容麟,我们知道他是慕容垂姬妾所生的儿子,生性狡诈残忍,曾经出卖过老爹,慕容垂不忍心杀他,以教导不严的罪名将他母亲杀死。慕容垂河阳起兵反秦,智杀苻飞龙和他的氐族骑兵便是慕容麟的杰作。其后,在平定河北的战役中屡立战功,又多次进入草原,与拓跋合作消灭匈奴独孤部、贺兰部。刘显、贺讷兄弟都是慕容麟打败的。   对于拓跋的军事才能,草原上多变的气候,魏国速度如风的轻骑兵,不能说了如指掌,也该有一定认识。慕容麟是第一个看穿拓跋野心的人,曾向慕容垂建议将拓跋召入中山监禁。就是这样一个虑事深远、奸诈无比的将才,此时此刻竟然说出如此不负责任的话,不能不令人心生怀疑。小段后说慕容麟“奸诈负气,有轻太子之心”。从他嘴里说出“殿下神武”的话完全是假意,以他对拓跋的了解,竟然如此武断“索虏何敢远来”,明摆着又是一句假话。   一直轻视慕容宝不懂军事的慕容麟,为什么对着根本不了解情况的慕容宝拍马屁,大肆吹嘘太子殿下英勇神武,燕军如何强大,索虏怎么敢来送死,等等。为什么要这么说呢?   从慕舆嵩兵变以及后来发生的一系列针对慕容宝的军事政变可以看出,慕容麟处心积虑想做皇帝。现在老皇帝生死未卜,一旦大军安全回到中山,慕容宝会顺利登上帝位,这是慕容麟所不愿看到的。如果伐燕大军失败,慕容宝在燕国声望大跌,到时候慕容麟就会有机会。我们不难看出,慕容麟内心深处希望魏军实施追击,使伐燕军事行动以失败告终,慕容宝吃败仗丢面子,他好有机会登上皇帝的宝座。   支昙猛晓不晓得慕容麟的心思,我们无从知道。面对危机,和尚哭泣地举出淝水战争的例子劝阻说:“苻坚以百万之师,败于淮南,正是由于恃众轻敌,不信天道的缘故!”好在老成持重的慕容德劝慕容宝听从支昙猛的话,慕容宝于是派遣慕容麟率三万骑兵断后以备非常。这又是一道令人费解的命令,慕容麟明明不相信魏军会来,慕容宝派他去岂非糊涂。为什么不派原本负责后继部队的慕容德,慕容农也可以啊?慕容宝虽寡断但不糊涂,有自己的算盘,怕万一老皇帝真的晏驾,慕容麟早回中山再生变故,不如让他晚点进城。   慕容麟断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史书称“慕容麟以支昙猛为妄,纵骑游猎,不肯设备”。别说一个有掩护任务的断后部队,就是大部队在撤退的时候也会有侦察兵观察敌情。偏偏没有一个燕军侦察兵,太奇怪了,显然是慕容麟捣鬼故意不设侦骑。   后燕军像观光客般边玩边走,追赶的魏军骑兵日夜兼行,沿途会合各支魏军。初九黄昏,追至参合陂西。哨探来报,燕军在陂东蟠羊山南面的河流旁安营。拓跋举目望去,暮色茫茫之下,峰峦起伏,群山绵延。西面是宁静的参合陂湖水,白茫茫的湖面泛着一片轻烟似的薄雾,对面的蟠羊山只能隐隐约约辨出灰色的山影。拓跋对于参合陂并不陌生,生于此地,长于此地,儿时常在湖边玩耍。每一处山石,每一处草木他都依稀记得。   拓跋长嘘一口气,连夜部署诸将,掩覆燕军。士卒人衔枚,马束口潜伏前进,悄无声息地向山腰爬去。进入睡梦中的十万燕军根本不知道死神正一步一步从漆黑的夜色中向他们走来。   晓雾蒙蒙,残月失去光泽,吊在天边,天际露出蛋白,天边的云彩像是浸了血,由淡淡的红色逐渐变得鲜红。拓跋率领魏军登上蟠羊山山头。山脚下的参合陂湖面结了一层薄冰,死一样沉寂,枯萎的衰草蒙着由晶莹的露珠凝结而成的一层白霜。燕军的帐篷一座挨着一座,波浪般起伏,营寨里静悄悄的,残余的火堆冒着淡淡的烟。拓跋脸上掠过得意的笑,眸子变得更加明亮,就像一头狼发现它的猎物已经无路可逃,马上要成为美食一样。   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万千营帐一片血红。   慕容宝伸个懒腰,从行军床上爬起,打着哈欠步出大帐。燕军士兵们刚刚起床,嘈杂着,喧哗着。天边的朝霞刺得慕容宝眯起睡意蒙眬的眼睛,把头转向西面的山峦。突然,他的心倏地一紧,抬手用力搓搓眼睛,眼睛越睁越大,像是看到魔鬼一般。西面的山头影影绰绰满是拓跋鲜卑的骑兵,扭头向北,北面的蟠羊山上也是数不清的魏骑。怔了片刻,慕容宝声嘶力竭地吼道:“索虏!索虏!”   一片惊恐声中,军帐里衣衫不整的燕兵窜出帐子,整座兵营乱成一团,士兵们奔跑着,号叫着。一声悠长凄厉刺耳的号角从山头响起,在燕兵听来,如同是催命魔鬼招魂的尖叫。数不清的魏骑从北面、西面铺天盖地呼啸卷下,战马轰鸣声震动山谷,雪亮的刀矛在朝阳下闪耀万道寒光。这下真应了三国马谡引用的那句兵学名言:“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燕军乱成一锅粥,向南奔跑挤上参合陂,湖水冰面光滑,亦未冻实,人撞马踩,冰面破裂,压溺死者以万数。   这就是奇袭的效果,一支没有准备的军队只能任由宰割。魏军对后燕军进行合围,五万燕兵放下武器,束手投降,逃出去的不过几千人。慕容宝等人都是单人匹马逃出,得以幸免。魏兵杀死勇于抵抗的燕国陈留王慕容绍,生擒鲁阳王慕容倭奴、桂林王慕容道成、济阴公尹国等文武将吏数千人,收获兵甲粮货以万万计。   参合陂之战以魏军的大获全胜宣告结束,拓跋随后做出一个古今中外颇有争议的决策,坑兵!   拓跋有远志,绝非一个野蛮部落的首领,他一心想做全天下的皇帝。平定四海需要人才,需要百姓衷心拥护。代郡太守贾闰、骠骑长史贾彝、太史郎晁崇等熟悉治国方略的汉人被挽留下来,不管出于胁迫还是诚意。余下的战俘,拓跋打算全部发给衣服粮食,放生回家,希望以此举感召中原地区的百姓。   中部大人王建破坏了魏王的良好愿望,提议坑杀降卒:“燕众强盛,今倾国而来,我侥幸大捷,不如全部杀掉,使燕国空虚,攻打他们就容易多了。抓获强盗再把他们放掉,不是有违情理吗?”王建是乌桓中的大族,世代与拓跋鲜卑联姻。祖姑是拓跋郁律的王后、什翼犍的母亲,王建和父亲都娶拓跋鲜卑公主为妻。代国复兴,任外朝大人,与和跋等十三人共参军国大事,他的话极有分量。   杀降,在古代战争中常见,以此来消灭敌国有生力量。征服敌国有两种方式,武力和宣传。一般来说,两手政策同时使用最好。战争胜利后,将敌国士兵斩尽杀绝就会使说教宣传变得苍白,不利于统治他国。拓跋起初不同意,对诸将说:“如果听王建的主意,我怕日后南方人仇视我们。”作为处于野蛮时代的拓跋鲜卑贵族们,眼光没有那么长远。当时魏国不够强大,不可能让威胁到他们利益的有生力量存在,诸部大人都支持王建。   拓跋尽坑降卒,时过不久,他就后悔了。他意识到,自己埋下了一颗仇恨的种子。种子会发芽,会爆发难以估计的力量。坑杀降卒不是拓跋首创,他也不是最后一个施暴的人。白起坑杀降卒,导致赵国最终亡国,却不能阻止赵人起兵反秦;项羽坑杀降卒,保证秦人无力再反,却不能阻止刘邦因关中建立基业;拓跋坑杀降卒,没有保证燕国不再反击,也没有延迟北魏攻取中山的步伐,但他最终还是打下中原。事物本身都具有两面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   漫漫黄土如烟如雾地散下,五万生灵就此窒息,无尽的冤魂弥漫在参合陂上空久久不散,亡魂在等什么呢?不过数月,他们心中的战神,他们的父亲慕容垂便来祭奠了。   英雄暮年   参合陂的失利让慕容垂悔之不及,为自己的自负和轻敌付出了惨痛的代价,很快慕容垂从懊恼之中清醒过来,决定再次征伐北魏。朝臣们是持异议的,只有慕容德和他灵犀相通,“索虏以参合之捷,有轻太子之心,宜及陛下神略以服之,不然,将为后患。”慕容德说得很清楚,北魏已经不再把大燕的皇储慕容宝放在心上,如果您再不去征服他们,未来的燕国必定会受到欺凌。   慕容垂有最担心的事,百年之后,太子慕容宝挑不起大燕这副重担。燕国三面受敌,南有晋国,西有秦国,北有魏国。他不担心晋秦两国,晋国北伐每每虚张声势,雷声大雨点小,往往不了了之。秦国地处关中,西面既有吕光的凉国、乞伏部的西秦、鲜卑的吐谷浑,又有大大小小的各族政权,晋国也虎视眈眈地盯着长安。姚兴自顾不暇,更不消说打他燕国的主意。   拓跋的魏国不同,北方各族均被其征服,势力遍布草原大漠。参合陂战后,拓跋不会满足做他的草原之鹰,从拒绝接受燕国封王就可以看出他野心的端倪,若其南下,大燕首当其冲。慕容垂后悔当初太过轻视,不过那时没办法,西燕慕容永不得不除,丁零人不得不讨,以至于养虎为患,现在后悔来不及了。一旦自己撒手归天,慕容宝绝不是拓跋的对手,就是拼了老命,也一定要击败拓跋,使子孙后代不再忧虑。   参合陂的惨败让慕容宝声望大跌,慕容宝为扭转低落的人气,请求二次出塞。慕容垂不会让这位活宝再去丢人现眼,他要御驾亲征。参合陂之战,燕国主力军队损失殆尽,只得征召地方部队。慕容垂让清河公慕容会代替高阳王慕容隆镇守龙城,阳城王兰汗代长乐公慕容盛镇守蓟城(今北京)。下诏调动慕容隆和慕容盛的龙城、蓟城精锐甲兵集结到中山,准备再次大举攻击魏国,报参合陂兵败之耻。慕容隆的龙城甲兵阵容齐整地开进中山,燕人低落的士气总算稍有振奋。   公元396年,北魏登国十一年三月,参合陂大战后的第四个月,慕容垂留下慕容德守中山,亲率大军北征魏国。慕容垂深知自己兵少,只能出奇制胜。他不从马邑和幽州出兵,直接引兵西奔太行山,不走太行山已有的隘口,而翻越青岭(今河北易县西南)到达天门,下令军士凿山通道,艰难地翻越太行山,偷渡桑干川向猎岭(今山西代县东北夏屋山)进发。   先锋慕容农和慕容隆突袭平城(在今山西大同)。燕军的奇袭战术取得成效,兵临城下,魏国平城守将拓跋虔才得到消息,仓促出战,命丧桑干川。魏军于是大溃,燕军攻克平城,尽收魏国部落三万余家。慕容垂率得胜之师北上,命慕容宝和慕容隆为前队,直指云中。   拓跋虔是魏国第一虎将,以壮勇知名,武力绝伦,从小跟随拓跋征战草原各部,屡立战功。拓跋虔力大无比,嫌平常的槊又细又短,改成大槊后还嫌轻,刃下缀铜铃。他使的弓力是常人的数倍,北魏历代朝廷把他的硬弓存在京都平城的武库中作为纪念,让后人瞻仰。   拓跋虔临阵杀敌,用槊刺人后都要高举过头顶。史书中记载一则故事赞叹他的勇猛无敌。一次激战中,拓跋虔单手把大槊插在地上,打马退走,敌骑争着围上来拔槊,丝毫不动。拓跋虔引弓发射,一箭同时洞穿三人之胸,摇槊之徒亡魂而散,拓跋虔从容地令人取槊而去。每次征讨,冲锋在前,勇冠当时,敌无众寡,莫敢抗其前者。就是这样一员无敌的虎将一阵为燕军所杀,拓跋听闻拓跋虔的死讯大惊失色,哀伤恸哭。又听说慕容垂亲来,燕军前锋逼近云中川,震惊恐惧,一时不知所措,欲弃盛乐北逃。草原诸部人心惶惶,皆有投降燕国之意。   行家伸伸手,便知有没有。慕容垂卓绝的军事指挥才能和数十年的威名几乎一举扫平蒙古高原最强大的国家。燕国军事形势一片大好,但上天决意葬送慕容鲜卑。北进的后燕大军途经伤心地。   残阳西下,暮色缭绕,霞光铺在参合陂湖面上,树木、山水全部淹灭在血色中。诸将簇拥老皇帝缓辔而行,慕容垂眯缝着眼,四下望去,湖畔上、芦苇丛中白骨森森,不由一阵心悸。   越往前行尸骨越多,及至蟠羊山南,尸骸遍地,马蹄下到处白骨磷磷。慕容垂心惊肉跳,率众人纵马上半坡,向谷中望去,腐烂的骸骨随处可见,每一条沟壑都散落着支离破碎的铠甲和断矛残弓,大堆大堆的白骨堆积如山。泥土根本覆盖不住,让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一阵阴风袭来,隐约悲惨的哀号夹在风中回响。   慕容垂心中哀恸,翻身下马,令左右摆设香案,为死难者祭奠。数万燕军将士齐下战马,人人悲凄。点燃的祭香由慕容垂亲自插上,香气缭绕在静谧山谷的森森白骨中。慕容垂躬身执礼,四面哭声一片。这根根白骨有多少是燕军将士的父子,或者是他们的兄弟,哀伤之中,一片片燕军将士伏倒身躯,捶地挠土,撕心裂肺的哭声震动山谷。慕容垂悔恨交加,这十万将士是十余年来跟随自己南征北战的豪杰英雄,一朝化为十万具骸骨,如何不让人心痛、悲伤。想自己十三岁带兵,近六十年军旅生涯,经历战阵无数,生平未尝一败,临到风烛残年,竟让自己亲历失败带来的惨痛。悔不该让太子慕容宝带兵,铸成大错,对不住为自己、为大燕出生入死的鲜卑儿郎。慕容垂惭愤呕血,由是发疾。   慕容垂病重,可他知道断不能停军不前,否则前功尽弃,他挣扎着起来,乘坐马车继续指挥燕军前进。在平城西北三十里处,他实在坚持不下去了。这次打击对这个风烛残年的古稀老人太过残酷。慕容垂体验到英雄暮年的悲伤。他出生于战火纷飞的辽东,那一年,慕容鲜卑打下了宇文部的国城。他的一生不停征战,到老也未停息,为先人的祖业复国,为后人的基业打拼,如同他常挂在嘴边的那句话:“不以贼遗子孙。”慕容垂囊中的军事智谋取之不尽,可人若死了,再多的智慧也倒不出来,这该是多么的无奈与哀伤。   他不会恐惧死亡,担心的只是慕容鲜卑和他的子孙,若上天再给一年的机会,他会不会征服草原和大漠呢?南北朝的历史会不会重新改写呢?   历史不能假设。慕容宝等前锋听到皇上病重的消息,纷纷退兵。原本投降的魏国部落中有人得到慕容垂死亡的消息,偷偷叛逃至阴山,向拓跋报告慕容垂的死讯:“慕容垂已死,舆尸在军。”   拓跋大喜,整合三军,率大队骑兵向南转进,欲追击燕军。可慕容垂根本没有退兵,燕军驻扎平城,大兴土木,兴筑燕昌城。拓跋上当受骗,以为报信的人说谎,急忙引兵退还阴山。死诸葛吓退活仲达一幕再次上演,拓跋不及慕容垂毫无争议。   魏军退走,燕军这才东还,行至上谷之沮阳,慕容垂终于弃世而去,时年七十一岁。慕容宝秘不发丧,回到中山城,下令举哀,满城鲜卑人如丧亲生父亲,哭声一片。太子慕容宝即皇帝位,追谥慕容垂为成武帝,庙号世祖。   慕容垂为战争而生,在战争中死去,是慕容鲜卑当之无愧的战神。为鲜卑慕容部征服中原、复兴家国,先后战败东晋的名将之星桓温和谢玄,两次阻止东晋北伐,让汉家英雄们只能临河叹息。外表敦厚难掩深藏于内心的霸气,慕容皝没有看错他这个儿子,慕容垂成就了大燕的王霸之业。对于天王苻坚来说,慕容垂是伪君子;对于东晋诸将和拓跋来说,慕容垂是最可怕的敌人;对于慕容鲜卑来说,慕容垂是当之无愧的英雄;对于中华民族来说,他是中国历史一代名将。   慕容垂的死无异于泰山颓塌,栋梁倒地,这座由不断军事胜利支撑起来的慕容燕国的大厦还能坚持多久呢?   参合陂的胜利以及慕容垂的死让北魏国看到入主中原的希望,拓跋加快王朝封建化进程,在汉人的帮助下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跸,改元皇始,正式做起北魏国皇帝。   北魏的汉人集团大力支持拓跋南下,与中原各族争正统。张衮之弟张恂从中原来到塞上,献南征策,鼓动拓跋南下:“现今天下大乱,自晋亡之后,刘渊、石勒、慕容俊、苻健、姚苌先后称帝各自建国,旋败旋兴。他们不是中原百姓期盼的真正皇帝。陛下自代北起兵,自北而南,攻略燕赵,正可成就大业。”拓跋大喜,成立参谋部,张衮、张恂兄弟参赞军事,密谋南征。   糊涂新君   北魏国紧锣密鼓调兵遣将准备讨伐燕国,燕国新君慕容宝却做了三件愚蠢的事。   父皇尸骨未寒,慕容宝指使慕容麟杀害曾经建议废掉自己的小段后;受长乐公慕容盛和慕容麟调唆,违背慕容垂意愿,放弃“多材艺、有雄略”的庶子慕容会,改立“美姿貌,而蠢弱不慧”的嫡子慕容策为太子。   在慕容宝诸多儿子当中,老皇帝慕容垂选中慕容会。慕容宝北伐魏国时,慕容会代行管理宫中、府中的事务,“礼遇一同太子”。慕容垂伐魏,配给慕容会优秀的佐僚属官,留镇燕之旧都龙城,委以东北重任。临死时,更是留下遗命,册立慕容会为慕容宝世子。慕容会乃姬妾所生,是庶子。可见慕容垂吸取了燕国皇室历代嫡庶子之争的教训,不立嫡子立庶子,一改“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的嫡长子继承制,让最优秀的子孙做皇帝。   慕容垂的苦心没有被宠爱少子的慕容宝接受,反而引起慕容宝长子慕容盛的不满。慕容盛与慕容会同年所生,均是慕容宝的庶子,慕容盛稍大几天。慕容盛认为,论嫡,皇位属少子慕容策,论长,皇位该是他慕容盛的。他以居于慕容会下为耻,极力迎合父皇的意思推崇慕容策。这下正合慕容宝心意,征求慕容隆、慕容麟等人的意见。慕容麟不怀好意,大加赞同,皇帝越没本事他越高兴。十一岁的慕容策立为皇太子,眼见唾手可得的皇位飞了,慕容会能高兴吗?改立皇储为燕国动乱埋下伏笔。   慕容宝继续出昏招,为应对北魏进攻,解决因参合陂之战造成的兵源紧缺。慕容宝下令:“定士族旧籍,分辨清浊,校阅户口,罢军营封荫之户。”   杀母、改变慕容垂生前指定的太子人选,必定引起慕容鲜卑皇族的矛盾和恐慌,而“辨清浊、罢封荫”的政策则遭到汉人豪强和鲜卑贵族的强烈抵触。   燕国的豪门大族由两部分人组成,一类是鲜卑贵族,包括慕容部、宇文部、段部及其乌桓、屠各族的贵族。虽说燕国入主中原较早,中原的典章制度施行有段时日。可慕容鲜卑毕竟是由林地和游牧民族进入农耕之地,由于历代燕国皇帝粗放型管理,残留着军事氏族制习气,加上连年征战因军功赏赐和抢夺来的人口,手下奴隶成群。第二类人,汉人士族豪门。中原地区的汉人经过八王之乱后的频繁战乱,以家族为中心各建坞堡,圈地聚民。   两类豪强手下聚集着大量的奴仆和附户农民,他们以军营封荫为借口,将更多的人口纳为私产,国家称之为军营封荫人口。参合陂之战,皇室和朝廷控制的士兵被魏国屠杀活埋近六万人,兵源严重不足,因此慕容宝下狠心清校豪门人口,以增加兵源。如此一来,触动贵族豪门的根本利益,造成附属农民生活动荡,“由是士民嗟怨,始有离心”。   如果这项政策放在太平时期,可以说是抑制豪强势力,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大敌当前,一切以团结稳定为前提的局面下,慕容宝不思团结任何可以团结的人,反而做了三件伤害国人感情的事,引起人心分裂。燕国很快为慕容宝的各项政策付出惨重的代价,“上下离德,百姓思乱者十室而九焉”。   慕容宝为应对北魏南下,重新调整燕国军事部署,将全国分成四大战区,范阳王慕容德镇守邺城;辽西王慕容农镇守晋阳;宜都王慕容凤守信都;长乐公慕容盛协助自己守卫国都。应该说他的军事部署没有什么太大问题,慕容德、慕容农、慕容盛、慕容凤都是燕国赫赫有名的战将。用本朝第一名将慕容农镇守北疆第一道屏障足以与北魏一较高下,然而局势进展大大出乎慕容宝意料。   慕容农带领几万部曲前往并州。部曲在魏晋南北朝时指豪门大族的私人武装,如同中世纪西欧的骑士们。骑士们拖家带口,吃饭成了问题。并州缺乏粮食储备,这一年又赶上下霜较早,农业歉收,百姓无法供应这么多人的粮食。慕容农派人强行向豪强募粮,派各部护军分头监视边境线上的少数民族部落。为此,汉人胡人都对他心怀怨恨,有人暗地里偷偷出塞,要求北魏出兵南下。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