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中日护卫舰发展对比:中国护卫舰已完全超越日本


日期:2015-03-30 17:44:09|2015-03-30 17:44:09 来源:现代舰船

  2007年11月,我国南海舰队“深圳”号导弹驱逐舰访问日本。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国民政府海军“宁海”号访问横滨以来,中国海军舰艇又一次出访日本。按照先前的约定,日本海上自卫队“涟”号导弹驱逐舰也于2008年6N回访我国。一时,中日双方的海军交流又一次成为热点。笔者觉得利用这次机会对两国导弹护卫舰的发展进行回顾,并做适当的比较,倒不失为一个有趣的话题。为此,笔者特撰写此文,以馈读者。   70年代反舰与反潜   

国产第一代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510舰绍兴号
  
日本国产第一代护卫舰筑后级
  上世纪70年代,世界海军技术正处在一个大的发展时期在这段时期内,随着导弹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军用舰艇导弹化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而且,经过50、60年代导弹舰艇初创的过渡时期,此时的导弹舰艇已经走向成熟。当时东亚地区的两大强国--中国和日本自然也能够体会到这股时代的潮流,都自行设计成功了第一代导弹护卫舰。但是,由于两国面对国际环境的不同,以及海军作战任务的差别,中国和日本的导弹护卫舰设计从一开始就是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起步发展的。   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中国海军的建设思路一直是以岸防和近海作战为主。在当时中国海军的序列里,反舰作战任务主要由鱼雷艇、导弹艇等小型作战舰艇以及潜艇、海军航空兵来完成的,以“空、潜、快”攻击进入我领海的敌作战舰艇一直是基本的战术原则。但是,小型舰艇抗风浪能力和续航力都比较差,在恶劣天气下以及执行较远距离的作战任务时显得力不从心。在1974年西沙海战中,我方出动的舰艇以猎潜艇、小型扫雷舰为主,虽然最终取得了胜利,但是赢得实在是悬。所以,单纯发展小型舰艇显然不能满足海上作战的需要。   在国产第一代导弹护卫舰正式服役之前,中国唯一能发射反舰导弹的护卫舰只有“成都”级。该级舰的原型是前苏联“里加”级火炮鱼雷护卫舰,中国于上世纪50年代引进仿制,并且于1971-1975年间加装反舰导弹,成为导弹护卫舰。“成都”级舰体较小,装备的反舰导弹只有两枚,作战效能低下,而反舰能力更强的作战平台就只有当时数量还非常有限的“旅大”级和改装后的“鞍山”级导弹驱逐舰。为了替换仍在勉强服役且已经陈旧不堪的旧日本海军赔偿舰和其他杂式火炮护卫舰,填补“成都”级和“旅大”级、“鞍山”级之间的空白,增加在中、近海的反舰火力密度,中国研制了自行设计的第一款导弹护卫舰,这就是“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   而在同时期的日本,导弹护卫舰的研制工作也在进行之中。与中国面临的情况不同,日本由于战败,丧失了独立的政治和军事地位,沦落为美国的附庸力量。日本海上自卫队(以下简称“日本海自”)的实力也难以担负起独立的攻防作战任务,仅用来配合美国太平洋舰队在西北太平洋的军事行动。按照冷战时期美国“分配”给日本海自的作战任务,其需要在战时确保西北太平洋交通线的安全,利用反潜舰艇等装备把苏联太平洋舰队的潜艇封锁在日本海内,阻止其进入西太平洋;同时,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舰艇需要在战时清除敌人(主要是前苏联)布设的水雷,保证航道安全畅通。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日本海自的装备性能也就自然而然地向反潜、扫雷的方向倾斜,对反舰和防空等任务则很少考虑,因为这些方面由美国海空军负责。因此,日本海自装备的第一种导弹护卫舰--“筑后”级也就成了一艘名副其实的反潜护卫舰。   下面我们对比一下两型导弹护卫舰的基本性能。首先,从基本结构和尺寸上来看:中国“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采用了高干舷平甲板船型,艏柱前倾,舰艏有较大舷弧和短舷墙,以改善舰在大风浪航行时的甲板上浪。主船体结构为纵骨架式,采用高强度合金钢,内部部分结构采用铝合金材料。全舰共分12个水密隔舱,可在任意两个相邻舱室进水情况下保持不沉。舭部设减摇鳍装置。全舰总长103.2米,宽1O.8米,型深6.3米,吃水3.19米,标准排水量1600吨,满载排水量2000吨。日本“筑后”级同样采用高平甲板船型,全长93米,宽1O.8米,吃水3.5米,标准排水量1480吨,满载排水量1700吨。从以上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江湖”I级和“筑后”级排水量相当,都属于1500吨级别的中型护卫舰。在舰体设计上,“江湖”I级的长宽比较大,“筑后”级则较小。较大的长宽比能够获得较高的航速,但是舰艇的适航能力和抗风浪能力会受到负面影响。   “江湖”I级之所以采用较大的长宽比,是因为当时中国海军舰艇设计人员偏重于追求舰艇的高航速,将护卫舰当成海上反舰武器平台使用,只要其能寻找到战机把反舰导弹发射出去就达到了作战目的,并不要求在海上长时间逗留,而且较高的航速对捕捉战机以及躲避敌方攻击有一定的优势。“筑后”级则不同,其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反潜,需要较长的海上逗留时间和比较稳定安静的平台,对速度要求比较低。舰艇在高速航行时会发出很大的噪音,对反潜作战相当不利。不同的作战目的和不同的设计思想,造成了两型护卫舰基本结构和尺寸上的不同。   在动力和航速方面,“江湖”级采用2台12PA68Tc柴油机,每台功率5884千瓦,双机双桨双舵,舰艇最大航速26节。“筑后”级同样采用全柴动力,使用4台2942千瓦柴油机,其中每2台柴油机并联驱动一套主轴和螺旋桨,全舰一共两具螺旋桨驱动,最高航速25节。双方采用不同的动力配置方案也是有原因的。对于中国来讲,当时缺乏大功率汽轮机、特别是适合舰艇使用的燃气轮机制造技术,很多中型作战舰艇虽然一直追求高航速,但是由于技术限制而无法使用燃气轮机,只能使用大型柴油机作为主动力。这使得当时中国海军虽然非常强调舰艇的高航速,但是自行研制的护卫舰航速始终停留在20-25节左右。从今天的标准来看,这样的航速未必不够用,但对于当时把大中型舰艇当“超级导弹艇”来用的中国海军来说,这一航速显然还是太低。“筑后”级采用4台柴油机2-2并联方式,更多的还是考虑到反潜作战的需要。在反潜巡逻搜索的时候,可以只开动两台柴油机,各带动一个螺旋桨,使军舰维持在经济航速,这样可以降低噪音辐射、增加续航时间。需要高速机动的时候则4台柴油机全部工作。显然在动力系统的安排上,“筑后”级显得更加从容、更能适台其作战任务的需要。   舰载武器是两级护卫舰差别最大的地方。“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完全是被当作一次性海上反舰导弹发射平台使用的,并且其作战效力和火力密度要大于“成都”级护卫舰;而对于反潜和防空等任务,由于设计思想和技术上的限制,都没有作什么特别的考虑因此,“江湖”I级导弹护卫舰的火力配置严重地向反舰方向倾斜。该舰装有2座双联回转式大型反舰导弹发射架,一共装备4枚“上游”一1大型反舰导弹。这种技术上来源于前苏联“冥河”反舰导弹的武器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使用舰上的352“方结”导弹制导雷达提供射击参数,利用时间继电器自主控制装置和自带的雷达进行制导控制,有效射程90公里,战斗部重量513公斤,单发威力足以毁伤敌方大型舰艇。但是,这种老式的反舰导弹发射准备时间长、飞行高度高、速度慢,容易被干扰和拦截,并不是一种效能很高的反舰武器。除了反舰导弹,“江湖”型导弹护卫舰还在舰首和舰尾各安装一门100毫米单管舰炮,其属于前苏联B-34型100毫米舰炮的仿制型,弹道性能好,射程和威力都比较可观,但是自动化程度很低,战斗中水兵们必须在甲板上手动操作,实战效能并不是很强。不过在对岸上目标轰击等方面,该炮还是可以发挥一定作用的。该炮由一座装设在指挥台后上方的光学测距仪提供目标参数。   在反潜方面,“江湖”I型装备一部中频舰壳声呐,反潜武器为舰首2座65式250毫米5管反潜火箭发射器,射程1200米;舰尾4座64式深弹发射炮和2组深弹滚架。其中,65式250毫米5管反潜火箭发射器一向是中国海军的标准反潜装备,从037型猎潜艇、65型护卫舰到新服役的052B型导弹驱逐舰上,我们都可以看到它的身影。这种武器有结构简单、价格低廉、火力密度大等优点,长期受到中国海军的欢迎,是近程反潜的利器。舰尾的深弹发射炮和深弹滚架则是更加传统的反潜武器,虽然技术含量比较低,但实战中的威力还是可观的。这样的反潜武器配置在近距离上有火力密度大、攻击方式多的好处,但是反潜手段过于原始,也缺乏远程反潜火力。   防空性能可以说是“江湖”I级最大的软肋。由于当时中国还没有研制成功成熟的舰用防空导弹,“江湖”I不得不装备6座61式双联37毫米高炮以应付防空作战,如此密集的高炮配置在战后世界各国的护卫舰中可以说非常少见。但是,这种人工操作的高炮没有炮瞄雷达指挥,在防空作战中只能利用舰上的“眼罩”对海/对低空警戒雷达和光学测距仪提供有限的射击参数,几乎完全靠炮手手动操作射击。其技术水平还停留在美国海军二战时期的水准,反应速度慢、火力通道少、射程近,只能对付中低速的螺旋桨飞机,难以有效拦截现代海战中高速来袭的反舰导弹甚至临空的高速喷气攻击机。当时的中国海军其实面临着巨大的防空压力,在北方,昔日的“老大哥”苏联已经成为最危险的仇敌。一旦战争爆发,苏联海空军发射的大量反舰导弹将严重威胁到中国海军的大中型作战舰艇。而在东南沿海,美国和国民党海空军的各种作战飞机也将是中国大中型作战舰艇的巨大威胁。面临这样严峻的形势,中国的海军技术人员何尝不想大幅度提高舰艇的防空能力。可是由于技术水平落后的限制,舰用防空导弹的发展十分缓慢,好不容易设计成功的“江东”级防空导弹护卫舰也由于导弹系统可靠程度低、效率低下而长期无法真正担当舰队防空的重任。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当时唯一能做的就是在各型舰艇上安装大量高炮以求自保。   再来看一看“筑后”级,其在设计之初就是作为单纯的反潜护卫舰建造的。如同“江湖”I级严重偏向反舰火力一样,“筑后”级也理所当然地严重偏向了反潜火力。“筑后”级的烟囱后方、尾部桅杆前的甲板上,安装了一套美制MK112/37反潜导弹发射箱,用来发射美制“阿斯洛克”反潜导弹,这也是“筑后”级上唯一的导弹武器。“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是美、日、加拿大等国海军标准的反潜武器,射程2-10公里,战斗部为一枚MK46轻型自导鱼雷。作战时,“阿斯洛克”反潜导弹通过“筑后”级上的OQS3A舰壳声呐提供目标参数,从MK113发射箱中以45度角发射升空,弹体加速按预定的弹道飞行。当达到预定射程所必需的速度时,点火分离装置发出电信号,引爆固体火箭助推器的分离装置,使火箭助推器分离。由弹体构架和战斗部组成的部分继续沿弹道惯性飞行,到达预定时间(到达目标上空附近时),点火分离装置再次发出电信号引爆弹体构架分离装置,使战斗部与弹体构架分离。战斗部携带的是一枚声自导鱼雷,鱼雷后部的降落伞打开,使鱼雷减速安全入水。鱼雷入水后降落伞解脱,同时鱼雷启动并下潜到预定深度,利用声自导系统搜索、跟踪并攻击敌方潜艇。除了“阿斯洛克”,“筑后”级还装备有2座68型HOS301鱼雷发射管,可以发射美国制造的MK46-5反潜鱼雷,用于近距离反潜。   在反舰武器方面,“筑后”级的武器可以用“可怜”来形容。该级舰没有装备任何反舰导弹,只有一座MK33型76毫米双管舰炮,反舰能力远弱于中国同时期的“江湖”I级。不过,“筑后”级上的MK33舰炮有GFCS-1舰炮指挥仪和1B型炮瞄雷达控制,射速达50发/分,单论舰炮的作战能力要比“江湖”I强。在反舰武器方面两舰差别巨大的主要原因有二:其一,当然是设计思想的不同,这个前面已经论述过。其二,则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集团对反舰导弹的认识有很大差距。以苏联为首的东方阵营因为在航空母舰等领域落后于西方、海军总体实力比西方国家要差,为了挽回这种差距,采用了大力发展反舰导弹的思路,希望用突防能力强、威力大的反舰导弹摧毁西方的海上优势,以不对称的方式和对手抗衡。因此,苏联、中国和东欧国家的主战舰艇上普遍装备了早期以“冥河”为代表的反舰导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则把反舰攻击任务交给了航空母舰上的舰载航空兵,对于航空母舰以外的其他作战舰艇,仍旧以火炮作为主要对海攻击武器。在反舰导弹的认识上西方国家后知后觉,而且长期认为大威力远程防空导弹也可以当作反舰导弹来用。因此,西方早期的舰载防空导弹,如“黄铜骑士”、“海标枪”、“海蛇”等都有反舰能力。等西方国家真正认识到反舰导弹的价值、开发专门的反舰导弹,已经是70年代末的事情了。   在防空方面,“筑后”级的火力也非常贫弱,只有两座博福斯40毫米单管自动炮。该炮由MK51副炮指挥仪控制,自动化程度比“江湖”级的61式37毫米高射炮略高,但同样只能用于对付速度比较低的目标,对于反舰导弹等目标仍然无法做到有效拦截。除了两座40毫米炮,MK33型76毫米炮也具备一定的防空能力,但同样无法拦截反舰导弹。因此,虽然“筑后”级的防空武器在技术水平上要比“江湖”级高一些,但并没有本质上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量制造“江湖”级后,中国海军于1982年起陆续装备了3艘改进型“江湖”护卫舰,按照北约习惯称其为“江湖II”级导弹护卫舰。该舰的设计布局与“江湖”级基本相同,但外观上有一些区别,比如取消舰首的舷墙,烟囱外型也有了些许改变。据某些资料称,“江湖”II型采用了法国制造的皮尔斯蒂克柴油机,航速达到28节。如果属实的话,那么可以说明当时的中国海军仍旧比较重视舰艇航速。在武器装备方面,“江湖”II型也有了一些改进,比如用2座封闭式双管100毫米自动舰炮代替了原来的100毫米单管炮,并且使用一座安装在舰桥顶端后部的343“黄蜂头”火控雷达控制,在对海上目标和对陆地目标射击能力上已经不亚于“筑后”级上的MK33型76毫米炮,在威力和射击密度上则明显超过后者。在防空火力方面,虽然仍旧没有装备防空导弹,但是在舰尾甲板室上方安装了1套341“赖斯兰普”火控雷达,用以控制4座37毫米高炮,对空作战效能也达到了“筑后”级的水平,而且火力密度更大。另外,为了完成中国海军长期重视的近海防空雷达警戒任务,“江湖”I在服役后还装备了一套二坐标对空警戒雷达,能在战时起到海上雷达指挥所的作用。   从各个方面比较下来,上世纪70年代中日两国的导弹护卫舰基本上在同一水平线上,“江湖”I/II和“筑后”级虽然设计的侧重点不同,造成了武器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差别,但是很难说谁胜过谁。按笔者的看法,“江湖”I/II级攻击性更强,能给敌人带来更大的威胁,但是自身生存能力不足,加上当时的技术条件限制,动力等方面显得比较局促;“筑后”级则更多地仰赖国外技术,其基本设计和动力布置更为从容,但除了反潜,对敌方的威胁要远比前者低。   70年代末至80年代新技术与变革   
资料图:中国海军535黄石号江湖III级导弹护卫舰
  
资料图:日本海上自卫队228号夕张级导弹护卫舰
  进入上世纪80年代,中、日两国在舰艇设计方面都有了比较大的进步,双方自研导弹护卫舰也进入了第二代。其中,中国海军比较有代表性的是“江湖”III级导弹护卫舰,日本方面则是“石狩”和“夕张”级导弹护卫舰。   上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随着国门的打开,中国人的视野一下子宽广起来。中国海军舰艇技术人员也在这个时候开始接触西方的先进思想,军用舰艇的设计思路逐渐摆脱苏式舰艇的传统路线,逐步尝试把西方舰艇设计的一些思想吸收并融入新的导弹护卫舰设计之中。在这种变革的影响下,诞生了“江湖”III级导弹护卫舰。   虽然北约依旧把该型护卫舰定为“江湖”系列的一个分支,但是不论从外型上还是具体设计细节上,该型舰都与传统的“江湖”有很大区别。“江湖”III级护卫舰正常排水量1700吨,满载排水量2100吨,长103.2米,宽10.8米,吃水3.19米。在线形上摆脱了原来“江湖”型传统的平甲板型,首次采用桥楼型。桥楼型设计能够有效地增加舱室空间,容纳更多的设备。同时,桥楼型设计使舰艇的主要工作空间都密封起来,可以做到集体“三防”。所以“江湖”III级也是中国第一种具有真正意义上“三防”能力的护卫舰。在外型上,“江湖”III级也比它的前辈显得更加紧凑简洁,把过去传统的格子桅杆改成了阻力和雷达反射面积都更小的封闭桅杆。在动力方面,“江湖”III级采用2台柴油机作为动力,总功率超过14710千T瓦,航速达到30节。除了航速的提高,动力增大带来的另一个优势是电站功率变得更大,能够满足舰上新增加的各种电气设备的用电需求。因为各种电气设备的增加,“江湖”III级在自动化方面比“江湖”I/II级有了很大的提高,总编制只有130人,正常情况下可以实现轮机舱无人控制。   舰载武器可以说是“江湖”III级相比“江湖”I/II级变化最大的地方。在后两者上,各种武器如导弹、火炮、高炮等都是分散布局、分散控制的,各个系统之间没有统一的指挥控制系统加以整合,信息传递缓慢、作战效率低下。而在“江湖”III级上,设计的时候就把作战指挥中心整合进武器系统,作为整个武器系统的指挥中枢。这种设计在中国海军舰艇上是首次采用,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此,“江湖”III级的作战效能比其前辈有了很大的提高。除了作战指挥中心,该级舰另一个巨大的改变就是摒弃了原来庞大笨重的“上游”一1反舰导弹发射架,而是在舰体中部安装了8具小巧紧凑的“鹰击”81反舰导弹发射架,导弹的制导依旧由352“方结”目标指示雷达负责。   从反舰导弹的变化上可以认为中国海军此时已经改变了以大弹体、液体火箭发动机、高弹道、大型爆破战斗部为特点的传统苏式反舰导弹设计思路,而采用以小弹体、小型固体火箭发动机、掠海飞行弹道、小型半穿甲高爆战斗部为特点的西方反舰导弹设计思路。这样一来,在吨位没有明显增大的情况下,反舰导弹的火力密度比过去提高了整整一倍,而且导弹的突防能力也比过去有了很大提高。该导弹唯一的不足就是射程偏近,只有40公里,这是因为使用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缘故。在“鹰击”81之后,中国很快拿出了使用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改进型“鹰击”系列导弹,射程有了大幅度提高,达到120公里。可能由于设计人员的思想过多地受到“向前发扬火力”这种观念的束缚,在设计“江湖”III级导弹发射架的时候采用了4个“八”字型依次向前布置的方式。这样一来,导弹发射时尾气冲击甲板的问题就比较严重,而且浪费甲板面积比较多。   除了导弹,该舰的火炮也是一个重要的分系统。“江湖”III级前后各装一门双联装100毫米舰炮,和“江湖”II级是同一型号,由安装在舰桥后上方的343“黄蜂头”炮瞄雷达控制。该舰还装有4座76式双37毫米炮作为副炮和对空火炮,全部由后桅杆上的341“赖斯兰普”火控雷达控制。从对空火力上来看,“江湖”III级的提高并不明显,依旧是一艘单纯的制海舰。当时的中国海军虽然在新型反舰导弹和作战指挥控制系统方面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在舰载防空导弹和相关技术上仍有许多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因此短期内还无法发展出实用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实际上,这个问题还是要到上世纪80年代来引进法国“海响尾蛇”系统后才得到真正的解决。   该舰的反潜系统由AJD一5舰壳中低频声呐和布置于舰艏的2座反潜火箭深弹发射器组成,过去中国海军护卫舰一直装备的舰尾深水炸弹发射炮和投放架则没有装备。可以看出,在反潜方面该级舰只是保证了最起码的配置,并没有下太大功夫。   除了上述硬杀伤武器系统,“江湖”III级另一个巨大的进步就是在设计时还考虑到了电子战能力,专门设计了电子战系统。该系统由923型雷达预警接收机、981主动式干扰机、近程箔条诱饵发射装置组成,这在中国军用舰艇设计上也是首次,这标志着中国海军对现代海上作战的认识愈加成熟,已经从单纯的杀伤武器对抗转向了多领域、多层次系统对抗。总的来说,“江湖”III级是中国海军在新设计思路和新掌握技术支持下设计的新一代导弹护卫舰。它与过去设计并且服役的导弹护卫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标志着中国海军开始用新眼光看待现代海战。   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日本导弹护卫舰也发展到了第二代。这一时期由于美国国防政策发生变化,大量海外兵力开始收缩,过去由美军负担的各种任务渐渐转移给各地的盟国来负责。因此,日本过去那种专职于反潜作战的海军思路也发生改变,其不得不担负起反舰等原本由美军负责的作战任务。这段时间,日本先后建造了两级共三艘导弹护卫舰,即“石狩”级和“夕张”级。这两级护卫舰外型和武器设备的差别其实非常小,后者只不过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细微改进,并且略微放大了舰体。和中国“江湖”III级代表着思想上的革命一样,这两级导弹护卫舰与日本前一代导弹护卫舰之间也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别,也可以看作是其导弹护卫舰设计上的一个飞跃。   “石狩”级只有一艘,即“石狩”号,长85米,宽1O.6米,吃水3.5米,标准排水量1290吨,满载排水量1450吨。在其基础上稍加改进的“夕张”级略大,长9l米,宽10.8米,吃水3.6米,标准排水量1470吨,满载排水量1690吨。两级舰采用的动力装置相同,都采用柴燃联合动力,具体为1台罗罗“奥林巴斯”TM3B燃气轮机和1台三菱/MAN6DRV柴油机。这样的设计其实还是为了能满足经济航速巡航和高速机动双重要求,可以看成是第一代“筑后”级柴柴联动思路的延续,只不过用功率更大高速性能更好的燃气轮机代替了“筑后”级上的柴油机。两级舰的最高航速一样,都是25节。   在外形上,“石狩”、“夕张”级和“江湖”III级一样,不约而同地改变了其前辈的平甲板设计,都采用了桥楼型。可以看出,在舰艇设计上两国技术人员往往有着共同的思路。而“石狩”级和“夕张”级在武器系统上最值得注意的,就是两级舰都在舰尾甲板上安装了8枚“捕鲸叉”反舰导弹。这种导弹我们都非常熟悉,是美国研制并且服役的第一种专用反舰导弹。安装反舰导弹后,“石狩”级和“夕张”级的反舰作战能力远远超过了“筑后”级,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制海作战能力。这种改变其实也标志着日本对护卫舰用途的一种变革,从单纯的“反潜护卫舰”转变为“近海制海护卫舰”,其使用范围被扩大了。   除了反舰导弹,“石狩”、“夕张”级的火炮自动化水平也大大提高了。“筑后”级装备的是一座双联装76毫米MK33舰炮,这种武器虽然射速较高,但是自动化程度比较低,需要数名炮手在炮位上操作才能使用。“石狩”级和“夕张”级则把前主炮换成了意大利奥托76毫米单管炮。这种炮是中口径舰炮中的名牌,其突出的优点就是自动化程度高、射速快,通用性和兼容性非常好,西方国家许多舰艇都使用该炮作为主炮。奥托76毫米单管炮高低射角为-15度~+85度,射速80发/分,由2-21型火控雷达控制,不但可以对付水面和近岸目标,还可以担任对空射击任务。正因为有了该炮,“石狩”级和“夕张”级没有再装40毫米高炮作为防空武器,不过,奥托76毫米炮的防空效力毕竟无法跟专门的舰空导弹相比。“石狩”、“夕张”两级舰都没有装舰空导弹,其对空作战能力依然不足。   在反潜方面,传统的68型鱼雷发射管自然得到了保留,但是两级舰却未安装M112“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器,而是在前甲板室上方安装了一具博福斯375毫米反潜火箭发射器。其中,“石狩”号安装了四联装型号,“夕张”级两艘则安装了六联装型号。这种武器与中国舰艇上的250毫米火箭深弹发射器属于同类武器,都是出色的近距离反潜武器,但中远距离反潜能力肯定不如“阿斯洛克”。用反潜火箭代替“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可能是因为日本海自对“石狩”、“夕张”级的定位和过去的“筑后”级有所差别,其更多看重的是反舰火力,把两级舰当成近海制海舰使用。   和“江湖”III级一样,这一时期的“石狩”级和“夕张”级导弹护卫舰也是比较成功的近海制海舰。相比于过去“筑后”级单纯的反潜用途,“石狩”、“夕”级的用途更加广泛,不但有一定的反潜能力,还有较强的反舰作战能力,能更好地担当日本海自地方队(就是海上自卫队近海作战分队,日本的护卫舰都装备给地方队)近海防御作战的任务。如果说一定要和中国的“江湖”III级比较上下的话,笔者认为可以说是旗鼓相当。在一些细节上比如反舰导弹的性能、动力等方面,“石狩”、“夕张”级要略胜一筹。但是应当看到,“江湖”III级更多的是建立在本国技术水平基础上,其导弹、火炮、动力等关键技术都是国内自行研制或者虽借鉴了国外技术但完全消化成熟的;日本则在许多方面更多地依赖引进国外技术和现成设备。所以,如果要从技术进步和取得的设计经验及收获来看,中国在“江湖”III上得到的要更多。   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展与停滞   
中国海军江卫II级护卫舰523号
  
日本“阿武隈”级导弹护卫舰
  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南海舰队的3艘护卫舰在南沙群岛海域与越南海军舰艇爆发了一场小规模的海上冲突。冲突中,我方“鹰潭”号、“湘潭”号和“南充”号3艘舰艇凭借自身的火力优势,在很短的时间内给敌人以重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但是在这场胜利背后,却是当时中国海军难言的尴尬:当时整个海军三大舰队,只有“江东”级“鹰潭”号导弹护卫舰这一艘舰艇拥有防空导弹,而其他大大小小各型舰艇竟然都只有落后的高炮作为防空武器!一艘性能并不完善、缺陷很多的“鹰潭”号却要担负起三大舰队的空防任务,可见当时中国海军的舰队防空能力薄弱到了什么地步。因此,摆在中国海军面前一个非常急迫的问题,就是需要立即设计建造实用的防空导弹舰艇,以担负起防空任务。于是,建造能同时拥有制海和制空双重功能的通用护卫舰被搬上了日程。这种努力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海军“江卫”I/II系列导弹护卫舰。   中国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有了舰载防空导弹系统研制的初步计划,并且很快就开始进入实际研制阶段。但是,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和自身技术水平的严重欠缺,该计划的进展异常缓慢和曲折。直到1986年,“红旗”-61舰载防空导弹系统才正式装备“江东”级“鹰潭”舰。而“鹰潭”舰的舰体早在1975年3月就建造完成了。本来要当作防空导弹载舰的“鹰潭”舰因为等不到导弹系统,只能先装上火炮,当作火炮护卫舰先服役使用。军舰等导弹足足等了11年,可见基础科学实力的落后给武器装备研制带来的障碍有多大。虽然最终“江东”级因为总体性能低劣、系统过分落后而被放弃,但是通过设计该舰以及“红旗”一61系统,科研人员积累了设计舰载防空导弹系统的初步经验。这种经验最终在“江卫”I级上得到了运用。   “江卫”I级导弹护卫舰在技术上的最大进步,就是首次拥有了实用化性能稳定的舰载点防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基于早期不成熟的“红旗”一6l防空导弹系统改进而来,例如最初“红旗”-61采用双联装托架发射装置,通过自动装填设备从发射架下的弹库内进行补弹。这种方式带来的问题是导弹和各种设备暴露在外,在海上恶劣环境中容易发生故障,大大降低了系统可靠性。采用弹库装填的方式发射速度很低,没有对抗饱和打击的能力。因此,在“江卫”I级上,设计人员采用了一次性发射筒式结构,导弹的发射筒也是包装筒。这样一来,导弹日常保养维护性能大大提高,系统可靠性也有了很大提升。而且这种设计反应速度快,对抗多目标的能力也比需要装填机构的托架发射器强。采用发射筒结构,说明中国海军已经解决了防空导弹这种精密武器的日常储存保养问题,使舰载防空导弹真正走向了实用化。唯一不足的是,“红旗”一61导弹的弹翼无法折叠,所以其发射筒为了容纳展开的弹翼变得特别粗大笨拙,一来浪费了大量甲板面积,二来也使得备弹量只有6发。再者,笨重巨大的发射装置使得其驱动系统必须有很大的功率,以保证发射架快速转动对准目标。   除了导弹发射装置,“红旗”-61系统还包括“刀架”二坐标对空警戒雷达、“海虎”对海对低空搜索雷达和“雾灯”火控雷达。其基本的作战过程是:当“刀架”或“海虎”搜索警戒雷达发现目标后,自动将目标方位信息传输给导弹系统,导弹发射器和“雾灯”火控雷达转向目标来袭方向。因为不论“刀架”还是“海虎”都是二坐标雷达,提供的只是方位信息,没有目标高度信息。因此,制导雷达需作垂直方向上的搜索直到截获目标。当系统截获目标后,导弹即可发射。导弹采用半主动雷达制导,由“雾灯”火控雷达提供连续波照射,导弹将根据目标反射的雷达波自动调整方向,直到命中目标。   “江卫”I级上装备的改进型“红旗”一61系统比“江东”级上的老系统性能有了很大提高,初步满足了海军对舰载点防空导弹的迫切需求。但是,由于该系统固有的一些缺陷,使得海军对其性能并不满意,所以“江卫”I级只建造了4艘。中国海军一直在谋求更紧凑、更可靠、反应速度更快的舰载点防空导弹系统,这一切在引进法国“海响尾蛇”系统并在其基础上研制成功“海红旗”一7后变成了现实,从此也诞生了“江卫”I级的升级版本“江卫”II级导弹护卫舰。   和“江卫”I级相比,“江卫”II级最大的改变就是主炮后甲板上粗大笨重的“红旗”一61发射筒被移除了,舰桥前的甲板室也因此被延长扩大。在甲板室顶部,安装有一具小巧的八联装“海红旗”一7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该系统是引进并仿制法国“海响尾蛇”防空导弹系统的产物。在安装到“江卫”II级上之前,原装的“海响尾蛇”系统曾经在“旅大”、“旅沪”级导弹驱逐舰上使用过,这使得中国海军在这方面有了一定的经验。“海响尾蛇”系统体积小巧、便于布置、性能可靠,中国海军对此非常满意,故进行仿制开发了“海红旗”一7系统。该系统采用无线电指令、红外和光学复合制导模式,当远程警戒雷达发现来袭目标后,自动将目标信息提供给火控系统,舰上的“海狸”II火控雷达和导弹发射器转向目标方向并且作精确搜索并且锁定目标。此时,操作手按下导弹发射按钮,导弹发射筒前盖被抛掉,导弹射出。导弹离开发射筒后,由红外导引装置将其引入跟踪雷达波束或者光电控制装置的控制范围内,并对导弹进行跟踪。与此同时,计算机根据导弹与目标的角偏差和导弹的距离数据,按“三点法”导引规律,自动计算出控制导弹飞向目标的控制指令,通过无线电传输发送给飞行中的导弹。导弹接收到遥控指令后,通过自动驾驶仪控制舵面偏转,改变飞行姿态、修正偏差,准确飞向目标。当火箭发动机点火产生的压力超过5×106帕斯卡、经过1.5秒钟后,导弹纵向加速度超过18g,此时战斗部的安全和保险装置均被解除,处于待爆状态。当导弹与目标遭遇且目标处在弹上无线电引信波束区域内时,即自动引爆战斗部,并以破片聚焦的方式杀伤目标。如果说改进型“红旗”-61的服役标志着中国海军首次拥有了真正实用化的舰载防空导弹系统,那么“海红旗”-7的出现则标志着中国海军终于拥有了真正满意信得过的舰载防空导弹。   除了防空导弹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江卫”I/II级另一个值得称道的地方,就是拥有了搭载反潜直升机的能力。在现代海战中,反潜直升机在舰队反潜作战中所起的作用是其他武器无法替代的。拥有舰载反潜直升机后,舰队在远距离上的反潜能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在前几代中国导弹护卫舰上,虽然都装备了基本的反潜武器,但种类过于传统,仅仅限于反潜火箭、抛掷或滚落式深水炸弹等,基本停留在二战后期的水平上,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新的需求。所以,反潜直升机和防空导弹一样,成为另一个当时中国海军急待突破的技术难题。而到了“江卫”I/II系列,舰载反潜直升机才真正投入实用。在“江卫”II级的后部,建有一个大致为方型的机库,舰尾有直升机平台,可以搭载一架直一9反潜型直升机。虽然在技术上直一9反潜型并非完美,但是这毕竟使中国海军首次拥有了直升机反潜能力,使舰队反潜这一中国海军的传统弱项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提高。   “江卫”I/II级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海军开始拥有了性能比较先进的近海通用导弹护卫舰。不论是“江卫”I还是“江卫”II,总体性能都明显超越了前几代舰艇,真正拥有了防空、反舰和反潜多功能作战能力。除了上面介绍的几个方面,全自动37毫米炮和大直径五叶低噪声螺旋桨等新技术也是首次使用。虽然在反潜能力等方面两级舰艇还是有所欠缺,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它们在中国海军中的地位。特别是更加完善的“江卫”II,在服役之后受到了明显的肯定,从其多达10艘的建造数量上就可见一斑。   当中国海军在中型导弹护卫舰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候,日本导弹护卫舰的发展却进入了停滞时期。虽然日本在舰船动力、反潜系统和电子设备等方面都要比中国先进,理应拿出比“江卫”更优秀的产品出来,可是此时期的日本海自已经开始放弃在导弹护卫舰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比起中国海军新服役、拥有导弹防空能力的近海通用护卫舰,日本只是拿出了一型比“石狩”级和“夕张”级更先进一些的制海型导弹护卫舰,依旧没有安装任何防空导弹,其技术跨度远比不上中国“江卫”I/II级与上一代的“江湖”III级那么大,这就是“阿武隈”级导弹护卫舰。   “阿武隈”级导弹护卫舰于1986年开始研制,首舰于1988年3月开始动工建造,1988年12月下水,1989年7月进行海试,同年12月开始服役。该级舰一共6艘,分别是“阿武隈”、“神道”、“大淀”、“川内”、“筑摩”和“利根”。其基本参数为:全长109米,宽13.4米,吃水3.8米,标准排水量2000吨,满载排水量2550吨,编制120人。“阿武隈”级动力采用柴燃联合动力,柴油机为2台三菱S12U-MTK,功率4413千瓦,燃气轮机采用2台罗罗公司的斯贝sMlA燃气轮机,功率19601千瓦,双轴推进,可调螺距螺旋桨,最高航速27节。   “阿武隈”级是日本设计的最后一型导弹护卫舰,其在设计时日本实际上已经打算放弃护卫舰级别舰艇的发展,因此没有对其性能有多大的追求。与其说日本是要设计新一代的导弹护卫舰,不如说只是寻求种在技术上略微先进些、没有明显代差的新型护卫舰,替补“石狩”级和“夕张”级在日本海上自卫队地方队中的位置。因此,虽然在很多技术细节上“阿武隈”级要比“石狩”级和“夕张”级先进,但是并不存在跨越式的进步,其技术上的跨度远远小于中国海军“江卫”系列与“江湖”系列之间的差距。在武备等方面,“阿武隈”只是把各种成熟并且搞得到的装备安装上军舰,求稳不求新:“捕鲸叉”反舰导弹、奥托76毫米炮、68式反潜鱼雷发射管和MK112“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发射装置等装备在日本前几代军舰上都可以找到,都是经过实践考验成熟的产品。唯一一种前几代导弹护卫舰没有装备的武器,就是安装在舰尾甲板平台上的一座“密集阵”6管近防炮,这使得“阿武隈”级成为日本第一型有近距离拦截反舰导弹能力的导弹护卫舰。在作战指挥和电子系统方面,“阿武隈”级也是中规中矩,和前一代相比并不存在“大跃进”发展的情况。   但是,在一些具体设计上,“阿武隈”级还是体现出了进步的。比如在上层建筑布置方面,“阿武隈”显得更加简洁紧凑一些,不论是桅杆还是舰桥都比较集中,“突兀”的设备较少。“捕鲸叉”反舰导弹从舰尾移到了后舰桥后方平台上,而且交锚指向两舷,这比布置在舰尾发射口向前对甲板的利用率要更高一些。实际上,对于“捕鲸叉”、“飞鱼”和“鹰击”这样的新型反舰导弹,发射筒的布置方向其实并没有多大影响,发射后导弹完全有能力自动转向目标,并不需要象早期反舰导弹那样刻意地去抢占对敌阵位,所以,把发射筒集中交错布置是更加合理的方式,这种变化在“江卫”系列护卫舰上也同样有所反映。   “阿武隈”级作为日本导弹护卫舰的封刀之作,在设计上并无新奇过人之处,所做的只是利用现成技术和装备制造一款适应近海反舰反潜作战需要的中型水面舰艇。从实际效果来看,这个目的完全达到了。所以可以这样说,“阿武隈”级不是最先进的,但是它符合日本的实际需要,是够用的。   21世纪走向远洋   
国产最新型054A级导弹护卫舰,日本称为江凯Ⅱ级
  进入21世纪,中国海军装备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2003年末,一艘从没有见过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在上海沪东造船厂下水。这艘被命名为“马鞍山”号的军舰以及后续建造的姊妹舰“温州”号与中国海军过去装备的导弹护卫舰有很大不同,其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舰体采用了隐身设计,整个舰桥为封闭式,侧壁微微内倾,桅杆也是封闭式的棱柱型,所有武器装备和甲板设备都尽量内置,极力降低雷达反射截面。同时,宽阔丰满的舰体以及明显外飘的舰首说明其充分考虑到远海航行的要求。可以说,该舰是中国海军第一型真正意义上的远洋型导弹护卫舰,国外称其为“江凯”级。   当“马鞍山”号出现在沪东造船厂的船台上时,曾经引起很多军事爱好者美好的幻想:大型相控阵雷达、通用垂直发射系统……但是,当熟悉的“海红旗”-7点防空导弹安装后却引来一片哗然,人们纷纷为该舰的“保守”、“落后”而感到遗憾。但是,笔者觉得并不能这样简单地看待该舰,应该从海军水面舰艇发展的整个脉络来看待这种“保守”。在中国海军发展水面舰艇的道路上,为了一个先进但不成熟的设备而让整个项目不得不停顿等待、最终付出重大代价的经历已经不少,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前面提到的“江东”级导弹护卫舰。当时整个计划几乎就是围绕着“红旗”-61舰空导弹开展,但因为基础科学和技术的严重落后,船体等导弹等了十余年!等到“红旗”-61装上舰投入使用,这一型导弹已经严重落后,结果“鹰潭”号不得不凑合着使用,而2号舰却因为舰体老化过度只好早早退役。惨痛的教训让中国的海军科研人员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宁可在新的舰体上先装上老装备,也不要为了不成熟的新装备而让舰体和其他设备空等待。因此,在之后的导弹护卫舰研发中,我们一直延续了这条经验,比如“江湖”Ⅲ上的100毫米双联装主炮和37毫米副炮取自不成功的“江东”级;“江卫”Ⅰ的主炮取自“江湖”Ⅲ,防空导弹是“红旗”-61的成熟完善型号……虽然“马鞍山”号在总体上已经和先前的“江湖”、“江卫”系列有了巨大的差别,但是出于稳妥,依旧大量采用了“江卫”Ⅱ上已经成熟的武器设备。这样做虽然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有些保守,但可以尽一切可能规避风险,为今后的大发展积累经验,毕竟当时国内的导弹垂直发射系统只处在起步阶段。   不过,遗憾毕竟是暂时的。2006年到2007年,在上海沪东、广州黄埔,改进型“江凯”级护卫舰以罕见的速度组装、下水、舾装。在它的身上,所有对“马鞍山”号的遗憾都得到了弥补:“顶板”相控阵雷达、热发射式导弹垂直发射系统、“海红旗”-16中程舰空导弹、76毫米速射主炮……一系列令人眼花缭乱的先进武器设备都集中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国防科研水平已经在之前的“小步快跑”中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开始放开脚步大踏步前进了。可以预见,从该舰开始,中国海军新一轮的大发展开始了!中国海军真正开始走向远洋!   在同时期的日本,海上自卫队却在以另一种方式“走向远洋”:那就是基本停止地方队的发展,全力打造一支远洋型的海军。自“阿武隈”级之后,日本没有再推出护卫舰级别的水面作战舰艇,而是全力建造大型防空驱逐舰和中型通用驱逐舰,如“爱宕”级、“村雨”级等。笔者觉得值得一提的就是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发展方向。如今每一个明眼人都知道,日本海上自卫队早已突破了“海上警备队”和“反潜扫雷舰队”的枷锁,开始大步朝远洋攻击型海军的方向发展。在日本人眼里,日本是个没有纵深的小国,只有建立起远洋型的海军、极力扩大海上战略纵深才能保卫本国的利益,甚至不惜朝“先发制人”的方向发展,尽管这种发展是有着巨大的政治风险的。不过也要看到,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已经拥有了相当的实力,但是其构建方式几乎照搬美国海军。而美国海军拥有的以航母战斗群为核心的战略打击力量,在可以预见的时间内日本是不可能拥有的,因此,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未来一段时期内仍旧是一支“进攻不足防御有余”的海上力量。   回顾中日两国导弹护卫舰的发展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两个拥有不同国情、不同军事思想的国家在同一个领域走出的不同发展轨迹。相比之下,日本在导弹护卫舰的发展上由于有国外现成技术的支持,再加上本国工业水平的优势,走得更为从容。日本在更多的时候只是为了一时的目的去设计一款满足当下需要的舰艇,不太考虑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延续了什么。而中国由于不像日本那样可以随心所欲地得到国外现成技术,本国的工业水平又处于相对弱势,因此每一步都走得比较艰难也比较谨慎。更为可贵的是,在向前的每一步中,中国的科研人员都力求总结出经验和教训,力求每一步都走得扎实。可以说,没有这样的小心谨慎和艰苦跋涉,今天新一代远洋型护卫舰的成就是无法想象的。显然,在中日两国导弹护卫舰发展的整个过程中,有无数的东西值得我们沉思和品味。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