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武直10优于美俄 是巴铁最佳选择


日期:2015-04-14 18:30:04|2015-04-14 18:30:04 来源:凤凰军事

  凤凰军事 谈兵论战 4月14日   就在3架国产武直-10武装直升机出现在巴基斯坦后不久,美国就宣布将向巴基斯坦出口15架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与1000枚“地狱火”导弹,总价值接近10亿美元。这一场景与中巴“枭龙”战机步入正轨后,美国开始向巴基斯坦交付此前一直被扣留的F-16战机的场面何其相似。但对于长期以来受中国军售与装备影响的巴基斯坦而言,尽管AH-1Z性能先进,传说中同计划向俄采购的米-35武装直升机同样强悍,尽管武直-10并不完美,但中国武装直升机仍是巴基斯坦最佳的选择。   AH-1Z:巴基斯坦美式噩梦的延续

图为巴基斯坦陆军现役的美制AH-1F型武装直升机,作为克制印度装甲力量的重要手段,这款武装直升机受制于技术与政治的因素,实际上并未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使命,此前对美制武装直升机并不愉快的使用经历或将促使巴基斯坦选择其他武装直升机。
  源于来自印度的强大装甲压力,巴基斯坦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装备了武装直升机,型号正是美制“眼镜蛇”,型号时AH-1F,在1984年完成首批采购后,陆陆续续又进行了多次采购,目前总共装备了约50架该型武装直升机。得益于“眼镜蛇”武装直升机在巴基斯坦的长期应用,“蝰蛇”作为“眼镜蛇”家族的最新成员,入驻巴基斯言似乎顺理成章,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如果站在巴基斯坦的角度上来讲,当年采购“眼镜蛇”实际上是出于无奈,此时好不容易有了武直-10这根救命稻草,为什么不抓住呢!
图为印度陆军现役的俄制米-24武装直升机,尽管米-35武装直升机在其基础上通过整合部分米-28武装直升机的技术获得性能提升,但米-35实际上很难获得相比米-24的跨带进步,米-35陈旧的整体技术以及更多的非技术因素使其最难获得巴基斯坦的青睐。
  众所周知,苏制米-24与美制AH-1是第一代专用型武装直升机,尽管外形差异较大,但设计思量类似,都是在主力通用直升机的基础上研发而来。尽管美制装备的性能通常会优于俄制装备,但在两伊战争的实战中,面对同样的作战任务,AH-1的战损比却高于米-24(两伊战争旗舰,伊拉克装备的米-24与伊朗装备的AH-1在执行同等作战任务时,战损比为6:10)。原因在于基于UH-1直升机研发的AH-1从一开始就主要着眼于海军陆战队的需求,对于内陆作战以及相对干热复杂的环境适应性较差,同时较低的承载能力也限制了其执行任务的多样性。尽管这对于早期专用型武装直升机而言并不算大的缺点,但对于身处上世纪80年代的巴基斯坦而言,显然就不那么容易容忍了。
图为此次美国准备向巴基斯坦出口的AH-1Z“蝰蛇”武装直升机,该机作为“眼镜蛇”家族的顶级型号,在理论上具备了比肩“阿帕奇”的能力,但诸多技术与政治层面的因素或将极大阻碍其进入巴基斯坦以及日后的良好使用。
  尽管AH-1并不优秀,但印度强大的装甲部队压力使得上世纪80年代的巴基斯坦别无选择,AH-1是唯一的选择。在己方装甲部队短期内难获较大提升的情况下,只能用AH-1来缩短印巴之间的装甲战力差距。但受制于直升机性能以及美国在维修、弹药方面的诸多限制,巴基斯坦的AH-1实际能对印度装甲部队构成的威胁相当有限。如今“蝰蛇”尽管号称具备的“阿帕奇”的实力,尽管其空重甚至超过了后者,但作为一款在中型平台上强行升级而来的重型武装直升机(仅就吨位而言),其技术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如果考虑到美印之间日益密切的军购交流,如果印度以美国停止向巴基斯坦出口武装直升机技术作为进一步采购“阿帕奇”的条件的话,巴基斯坦将面临新一轮卡脖子的噩梦,这对于在这方面经验丰富的巴基斯坦而言,无疑是最不能接受的。   米35:最不适合巴基斯坦的武装直升机   
图为已列装巴西陆军的俄制米-35武装直升机,对于巴基斯坦而言,米-35无论在体术模式还是装备水平方面均难以满足需求,同时还面临可能俄罗斯受印度影响卡自己脖子的危险情况。因此,米-35武装直升机几乎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入驻巴基斯坦陆军
  此前,印度已经决定采购22架美制“阿帕奇”武装直升机,而在此次竞标中,“阿帕奇”的手下败将正是有“阿帕奇斯基”的俄制米-28武装直升机。有意思的是,传言中巴基斯坦计划从俄罗斯采购的米-35武装直升机正是米-24武装直升机通过整合诸多米-28武装直升机而来的。由此可见,米-35与“阿帕奇”的技术差距无疑是相当明显的。而如果仅以能否胜任实际需求作为标准,米-35实际上也是最不适合巴基斯坦的武装直升机。   尽管目前巴基斯坦陆军现役中有50架左右的俄制米-17系列通用直升机,但这批为数不少的直升机在巴基斯坦陆军中所扮演的角色却有些尴尬,受制于自身偏西方、偏中式的装备体系以及俄罗斯并不到位的后期保障,这批直升机的完好率与实际使用效果并不好,如果再引进在巴基斯坦缺乏技术根基的米-35武装直升机,无疑将极大加重巴基斯坦的装备维护、使用压力。更为重要的是,需要随同米-35武装直升机引进的大量俄制弹药几乎都已装备了印度陆军,印度对其中的技术特点与使用效果相当熟悉,这无疑是巴基斯坦很难接受的,而这一点实际上也是巴基斯坦不太可能选择,或日后过于倚重“蝰蛇”武装直升机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源于中国的更重要的原因,巴基斯坦得益于中国在军备出口与研发方面的大力支持与影响,其对装备国产化以及未来的技术发展前景相当看重。一款装备的引进不仅要有益于当下战力的提升,更要有益于本国相关技术水平的提升,这是其粗笨的邻国可望而不可及的重要脑力。就这一点而言,米-35武装直升机作为米-24武装直升机深度挖掘潜力的产物,不仅其整体技术框架已经较为老旧,其代表的俄制武装直升机技术也已裹足不前多年,与目前领先世界的西方武装直升机技术体系差距相当明显。有鉴于此,米-35无疑是诸多选项中,最不适合巴基斯坦的,而出于同样的原因,中国的武直-10尽管并不完美,但却是巴基斯坦的最佳选择。   武直-10:是速食也是大餐   对于巴基斯坦而言,其对于武装直升机有着近期与远期的双重期望。即近期:期望通过装备一定数量的高性能武装直升机尽可能缩短印巴之间的装甲战力差距,同时能承担在复杂山地,尤其是巴阿边界复杂环境中对恐怖分子的打击任务。远期:期望通过对武装直升机的引进,在一定程度上掌握核心技术,使本国具备独立维护、升级武装直升机的能力,同时能自给、升级、改进、研发武装直升机搭载的各类弹药,进而整体提升本国整体的直升机技术水平(类似以色列与美制F-16战斗机的关系)。从这两个角度而言,尽管武直-10目前并不完美,但却是最有能力满足巴基斯坦这两方面需求的装备。   就近期需求而言,武直-10尽管在性能上较“阿帕奇”存在一定差距,但作为基本同级的重型武装直升机却具备挂载8至16枚重型反坦克导弹进行集群攻击的能力,与西方武装直升机同级的航电系统也使得日后的性能拓展变得相当容易,具备克制中小型装甲集群的能力,同时也具备挂载多种弹药适应不同作战环境的能力。就远期需求而言,尽管武直-10目前技术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动力、弹药、航电等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完善的空间,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完全可带领巴基斯坦一同完成。这样不仅能使巴基斯坦更深入、更系统、更快地了解顶级武装直升机的技术特点,更重要的是为日后单独使用、升级以及子系统研发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比美俄武装直升机,中国的武直-10还是最不会卡脖子的装备,中巴之间久远的坚固友谊使得巴基斯坦丝毫不用担心中国会在关键时刻断绝技术供应。而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中国目前正相当积极的将武装直升机应用在包括两栖作战在内的更广泛的范围之中,而这无疑也相当有益于丰富巴基斯坦发展武装直升机的相关经验。由此可见,对于巴基斯坦这样一个对武装直升机需求比较迫切的国家而言,武直-10既是解决眼前需求的速食,也是能够提升烹饪水平的饕餮大餐。还有什么是比这更好的选择呢?(凤凰军事 谈兵论战 刘畅)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