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解禁集体自卫权后,日本的军品也开始对外销售,媒体一度传出日本的军品将占领世界军贸市场70%的份额的消息。日本军品开始对外销售不假,但是能占领世界军贸市场70%的份额就太耸人听闻了,为什么有人会有这样的判断,想来想去还是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日本产品进入中国的印象。那时候我们接触最多的基本都是日本货,日本冰箱、日本洗衣机、日本录音机录像机、日本电子表、日本照相机、日本空调、日本汽车(货车、轿车),甚至日本蛤蟆镜,当时的日本货的确是我们老百姓从来没有见到过的最好最精细的货色。日本产品外表着色艳丽皮色细腻,功能先进,使用可靠,有一槽烂的美誉。什么是一槽烂?简单说就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怎么用都用不坏,但是期限一到基本就不能用了,这对当时的中国人这还是很坑人的,许多家庭将日本货当成现在的固定资产看待,好不容易攒钱买了几件日本货,打算用一辈子,结果几年后,待一槽烂现象出现,就要反复的去修,哪里像现在,一台洗衣机用上七八年,还能用就扔了,结果后来在改革开放15年左右,中国的大街小巷都是修理日本货的门店。
日本货被冠以一槽烂的“美名”最好的例证就是二手车,在二手车市场上,德系车和欧系车甚至美系车,残值估价都比日系车高一大块。所以后来中国人买日货,一般都是用几年或者十年左右就扔,实话实说,头几年用日货还是蛮爽的,但是最近十年中国的白色家电占领国内甚至世界市场后,绝大多数人谁还必定选择日货?
不过,善良的中国人很少有人想到,这些美轮美奂的日货绝大多数是山寨欧美的创意,里里外外是仿造品,而且由来已久。
我们再说军品,日本二战前仿制欧美军品也是比比皆是不再一一列举,二战后日本仿制的战斗机都是活脱脱的美国货色,F104J\JF15J都是仿制的,特别是发动机完全来自美国,日本所谓自研的F2就是F16的放大版,发动机也是美国的,性能比不上F16。现在自研的所谓四代机“心神”外形上就是一架F15的迷你版,而发动机更是不堪,推力只有5吨,初次亮相还在许多地方打上马赛克,生怕人家说也是仿制的。
前一段盛传澳大利亚要买日本的苍龙级潜艇,但是一直到现在澳大利亚还在犹豫,是不是担心一槽烂就不知道了,要是好还不赶紧签了?
所以,国内传得沸沸扬扬的日本武器出口一解禁就能占领世界市场大的份额的传说估计都是哈日族们的炒作。日本赶上了战后一大段和平发展的机遇期,埋头发展山寨货而且能把山寨的水平发挥到极致,但是一旦需要一个民族发扬自己的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竞争水平时,日本在巨系统方面的组织能力就大打折扣了,这反映到日本的方方面面。
日本经济连续20多年衰退,总是有衰退的道理的,不认账不行,怪谁都怪不着。别的不说,说说日本赶不上中国的几项,随便一想都想的出来,看看中日之间的差距,是不是差在巨系统的组织上。
一、载人航天。这个日本没有吧?别说是因为没钱,地主家现在也没有余粮,不行就是不行。如果载人航天还反映不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和制造业的水平,那啥还能反映?洲际弹道导弹?日本一样没有。日本虽说能制造大型的固体火箭,但是中美俄三国都是过来人,大型固体火箭与固体洲际弹道导弹还有相当的距离,小型化是门槛。特别是推进剂,都说日本的精细化工强,为什么世界上比冲最高的N15固体推进剂做不出来,这可不是什么不计成本才能做出来的,日本早年发展航天其实谁都知道是个幌子,人家别的国家全是用成本相对低的液体推进剂火箭,日本一开始就选择了固体火箭,日本暗藏的野心就是想做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因为只有固体火箭可以小型化以适用军用,日本念念不忘美国炸日本的两颗原子弹,一门心思想做好了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再报当年的核爆之仇。日本早年的H2固体火箭屡战屡北,到现在勉勉强强算是搞出来了,但是要想做成固体洲际弹道导弹,小型化这一关就始终过不去,计不计成本它都做不出来。
都说鬼子的产品可靠性强,做工精细,但是谁都知道,载人航天考验的才是制造业的可靠性,不敢干,因为还是怕不可靠。载人航天还考验创新能力和巨系统的设计能力,这恰恰是日本的弱项,单纯模仿美欧一些鸡零狗碎的技术,那不算什么?有种就搞载人航天?日本敢吗?阿三常驻俄罗斯训练阿三自己的宇航员有20多年了,花了大钱培训,但是很难想象阿三的宇航员敢坐阿三的载人火箭上天,
二、大飞机和大发动机。
中国的大运已经出来了,大运和C919以及排上日程的C929。大运载重66吨,如果国产大发动机出来,70吨也没有问题。日本现在说白了只能造P1这样的中运,载重20吨不到。谁都知道,从中运到大运是个大台阶,印尼、巴西都能造中运,世界上能造大运的只有美中俄三家,欧洲作为一个整体,军用的仍然是中运,A400M最大载重25吨,你非说它是大运,中国的运二十笑而不语。
日本的制造业要是好,为什么不造大运呢?或者造大客?
再说大发动机,说大发动机先说什么是大发动机?所谓的大发动机就是“大推”,大推的标准是推力要在12吨以上,这是个大门槛。日本的心神用的发动机推力才5吨,这距离大推还差的太远。
大推我们说的太多了,简单说,大推是后工业时代王冠上最大的一块钻石,是制造业的集大成。就制造业来说,没有比大推更难的了,世界按国家论,也只有美俄中三家能造。大推的核心机运转起来,里面的组件要经受得住融化钢铁的温度。
在美俄中的军品展览会上,大推核心机都是剖开给你看的,刺猬一般的叶片让你看的清清楚楚,要造出来可就难上加难了,三家各村有各村的高招,看是看不明白的。让你看,你也是睁眼瞎。
这就跟学生看名满天下的老教授一样,就是他娘的一个人呗,那一肚子的货你有吗?看表面是看不出来的。
所以,日本的制造业发达就是个假象,有种你就别造5吨的,你造一个12吨的我看看?
剩下随便一想的还有很多项,回头再说。
超级计算机
手机和IT业
造船
大型机械
核潜艇
核电站
北斗
。。。。。。
所以,日本武器出口一解禁就能占领世界武器出口70%份额这样的无耻吹捧的背后是有人故意鼓吹日本强大论,还不仅仅是不实事求是这么简单,而是对美国战略重点转移的一种舆论配合,你不揭破在有些人当中还真有市场,那我们就逐一分析还原真相。
【参考文章】
2015-12-22 Askus 这才是日本
本人在一家德国公司工作,从事的是技术方面的工作,工作职责范围不仅仅是在中国地区,也兼管亚太其他的地区的,包括日本和韩国。去年夏天,因为工作关系,公司派我去日本出差。在这之前,本人也已经到过欧洲的一些国家,主要是德国。之所以开头就要写上这么一段废话,是想做一个铺垫,防止有CDER怀疑我是水军或则是吹牛。
1、对日本的总体印象
近距离观察上日本人一段时间之后,原先对日本人的那种勤劳踏实的印象彻底的颠覆。
日本人的确工作“认真”而且几乎天天加班,但效率低下,很多时候,我甚至怀疑他们是不是在磨洋工,混加班费。我不布置一个很简单的任务给日本的一个技术人员,要求他尽快完成,结果这家伙拖了两天才搞定。而同样的工作,在我们中国这边团队里面的一个刚毕业的小伙子只花了半个小时。
在休息的时候,我和我同行的德国同时们讨论到这个问题,德国人说了一句,这还算好的,他还没给你拖上一个月呢。另外一个德国人的观点更加极端,他甚至怀疑这帮日本人上班在打瞌睡。
日本人很不善于承担责任,遇到稍微复杂的事情,往往会没有主张,四处求救,然后不停的抱怨,哪怕是一个类似于把一台设备连线的诸如此类的简单的低级的事情。
日本人看起来很团结,但这种团结弱点很多,他是基于个人不想承担责任的基础之上的。所以,日本人更加愿意集体一起来承担,不像我们中国人和西方人那样敢作敢当。
一旦他们的集体里面的最大的领导出了问题,或者不在,那么其他的人都会慌了,甚至会停下来。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利用日本人的这个弱点,只要把一群日本人里面的头儿给干掉了,剩下来的日本人就会任你宰割。就想我们现在公司的情况,他们日本的负责人由于和我们亚太总部的关系不和,被公司给撤了,让他提前退休回家,现在的这群日本人,个个都是毕恭毕敬,再也没敢挑战过我们亚太总部的权威性。
2、初步印象
从上海虹桥机场起飞,抵达日本东京羽田国际机场,距离和时间甚至比到国内的很多地方都短,大概也就2个多小时,3小时不到。东京表面上看起来的确繁华,而且干净,但整齐谈不上。建筑物比较凌乱,由于地价寸土寸金,导致楼距之间非常的近。如果将来打仗,只要把其中最高的一栋楼炸掉,周边会形成多米诺骨牌效应,会倒下一大片。
另外,东京及其周边地区,人口分布众多,只要搞定东京,日本的大部分人口和经济的重心也就跟着完蛋。我的车子用了将近1-2个小时才出了东京的经济圈。其实,日本的公司,就在距离东京80多公里的地方,路上速度开不上去,花了3个多小时才抵达。
3、日本的色情产业
去过的几个地方,几乎每个城市都有色情一条街这样的场所,而且是合法的。在日本色情业,其实叫做风俗业。那些风俗店,就相当于国内的发廊。晚上下班之后,回到酒店吃饭之后,出来散步,不知不觉走到了传说中的风俗街,从表面看不出任何东西,只有进去之后才会知道,当然我没有进去看。
店老板和伙计们,就在外面招呼,见到男女老少都往里面招呼。没错,是男女老少,因为,不仅仅有女人从事风俗业,还有男人,也就是国内说的鸭子。到了晚上,大街上除了便利店之外,其他的店面统统打烊,就剩下风俗街上的店面通宵开着。难怪被称为日本的第一大产业!白天赚来的钱,晚上都用来逛窑子去了。
4、日本的华人
公司里面有个日本的华人,武汉人,90年代移民到日本去了,夫妻俩都是。小孩在读中学,马上毕业考大学。
本来处于同胞之间的情谊,想去见面聊聊。没想到这家伙耍大牌,居然说没空,然后回复我说,只能聊半个小时,其实我知道,这家伙就是闲人一个。
开头就问,我做什么的,我说,我是来视察和培训日本人的。对方愣住,说第一次听说中国人培训日本人。又问我拿多少钱薪水,这个我没回答,纯粹是情商超低的问题。
聊着聊到了钓鱼岛的问题,他说“你们中国人为什么要跟日本人抢钓鱼岛呢?送给他得了!”
这个问题把我给激怒了,但我的直觉判断,这个家伙是平时被日本人欺负惯了,自卑,由此导致了心理上想加入日本人的极端的心态。所谓的“斯德哥尔摩效应”就是如此。我回答道,“老祖宗的留下来的地盘,寸土不让,谁让谁就是汉奸!”既给了他面子,有含蓄的骂了他,不晓得他的智商能不能理解。
不过,此君还算是良心没有完全泯灭,只是被日本人同化惯了,一旦有人点醒他,还是可以及时醒悟的。
后来,他从其他的日本口中,听到对我的评价,马上跑过来告诉我,说日本人对你评价很高,都很怕你(有自夸的嫌疑)。在这之后的几天里,几乎每天都会屁颠屁颠的跑过来主动搭讪。他说,哥们,你给咋中国人长脸了!这几天,你在这里,我感觉我们中国人很有面子。跟日本人待久了,他也学会了恭维,这个我可以理解,听听可以,但不要当真。我说,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角色,国内现在的高手多着呢!
问他有没有兴趣回来发展,他说,在日本待久了,顶着个博士的头衔,但实际上做不了什么事情,回国之后,国内很多公司以及人才都是有真才实学的,竞争不过人家,还是待在日本吧,至少还可以混口饭吃。
我笑而不答。
5、缓慢衰落的国家
没去日本之前,看了很多人写的文章,说日本人如何如何,天花乱坠。甚至,在在论坛上专门描写日本民族如何优秀,如何出色,利用国内大部分人没有到过日本的现实,骗倒了不少无辜的网民。
现在很多在公司的工作的日本人,大部分都是40-50岁的人,30岁以下的很少,年轻人失业率很高,大部分人都宅在家里。这个跟日本“特殊”的社会文化有关,强调资历,年轻人进不到重要岗位,也就严重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创新和发展,从日本经济停滞/倒退了20年当中可以看出来。有些年轻的女孩干脆去做“援交”来赚钱买自己想要的东西,比方说奢侈品和化妆品。男孩子也有很多去做“鸭子”,大街上,就遇到几个打扮怪异的年轻人,问旁边的在日华人,答“鸭子”。
日本人普遍对自己的国家的衰落都在担忧,但又没有解决办法,日本政坛不稳,几乎每天都有政坛丑闻发生,首相总是换,连普通日本人都不知道自己的首相是谁。
谈到中国,不知道是恭维还是别的,一致认为,中国已经崛起为一个超级大国,日本已经被甩在后面了。日本无法跟中国竞争,因为无论人口和资源,以及规模都相距甚远。奇怪的,明知道中国很厉害,为何还要跟中国总是过不去,还主动挑事情?
日本最怕中国对他经济制裁,因为日本经济的最大的市场和最大的贸易盈利来源地就是中国。更加害怕中国的武力威慑,不提核武器,日本没有,即使是常规武器,日本现在也不是对手。普通日本人认为自卫队就是个花架子,平时除了几只精英部队,跟在美国后面屁颠屁颠,大部分都是花拳绣腿,坦克装备了,从来没出过营区大门,导弹买的美国的,很贵,从来就舍不得打。甚至怀疑,到了战时,这些武器能不能打出去还是个问号。
所以,日本的自卫队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摆设。经济上,一直在衰落,日本的沦落是必然。除非日本的政坛彻底的重新洗牌,否则,一切照旧。但看目前的情景,估计再过100年,日本的政坛也改变不了现状,被几个老家伙和一些财团把持着。
除了偶尔的失控,脑子进水了,跟中国和周边国家搞起来,但是,真正上纲上线之后,又彻底的歇菜,全国上下都慌了,没了主意:下一步该怎么办?!
6、日本人的危机感
日本是个充满危机感的国家和民族,这一点的确不错。但这些都是被上天被逼出来的,这个倒霉的民族,选了个上帝最不眷顾他们的地方,几乎每天都有地震,而且大陆架正在往太平洋湮灭带下沉……
刚到日本的第一天,在酒店下榻,就遇上了一个6级地震,大楼摇晃的厉害,平生第一次遇到地震,好在心里素质很好,之前在500强企业待过,被我的老上司们训练出来的。跑题了…… 直接打电话去服务台,前台服务生用蹩脚的英文说道:Don‘tworry, earthquake, small case... (翻译:别担心,是地震,小意思……)
你妹的!敢情你们整天待在这个倒霉的地方,习惯了。劳资可是来自长三角,是这个世界上上帝最眷顾的地方——没有地震,旱灾,洪灾。
好吧,接着下文。日本的媒体反应速度真快,电视台节目几乎马上中断,播报地震消息,震级,影响地区,谢天谢地,我们不在震中。后来的几天,几乎每天都有小规模的地震,有时候在会议室,有时候是在餐厅的时候。
好吧,我承认,我认为日本所谓的危机感,实实在在的存在的,问题是,既然知道有地震,为何还要把核电站建在震中地带?!问日本人,回答说,是政客们被东京刀口谈兵:本子已破,时日无多!刀口:本子已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