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观察评论 军事技术 各国军队 文献资料 中华文明 军事机构 关于我们
站内搜索 史海钩沉 战略战术 武器装备 军事地理 世界文明 网友视点 给我留言


南京之战:蒋介石的超级大昏招,中华民族悲惨之痛!


日期:2016-04-08 17:18:10|2016-04-08 17:18:10 来源:铁血社区

  关于南京保卫战,目前有几个争议:   1.到底该不该打?当时就有争议,现在仍然在持续。   2.双方兵力对比如何?一种说法是3:1,还有说法是1:2。   3.如何评价战果?一般认为打得差,但也有人认为战果不错:日军伤亡惨重。   在下研究后认为,这些说法均非空穴来风,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要把握好之,需要更为全面的视角、更为全面的资料和辩证的思维方法。   一、南京保卫战基本情况   1.军事准备动手早,但未完成   蒋介石在全面抗战前把沿长江一线作为主要防御方向后,即在国防部下成立了首都防御建设委员会,委派中央军>校教育长兼京沪战区司令张治中负责,下设设计、工程建设等机构,查勘了从上海到南京和南京郊区地形,制定了建设规划。参谋本部于1932年12月成立城塞组,由参谋次长贺耀祖兼任主任,在德国顾问指导下,在南京以东、东南和江阴、镇江、江宁等要塞建筑和整修“国防工事”。战前首都卫戍军司令唐生智又亲自视察了其中一些主要阵地。在上海、南京之间构建了吴(县)福(山)线和(无)锡澄(山,即江阴)线两条“战略防线”,构成南京接近地战役防御地带,把太湖北走廊(即太湖北岸到长江南岸相对狭长的一片,苏州、无锡、常州和京沪铁路都在太湖北走廊内)拦腰截断,加之这一带是水网稻田地,两条防线筑垒利用居民地和水网形成防御地带,必定能给日军以重大杀伤,并迟滞其行动。在太湖南走廊(即太湖南岸到皖南山区北沿,湖州、长兴、宜兴、溧阳和宁杭公路在太湖南走廊内)前端平望、嘉兴、湖州构建了若干防御据点(支撑点),也能有效阻滞日军行动。太湖南北走廊后端即进入南京“四山”,即外围防御阵地。南京城防主要依靠明城墙和外廓,以及之间的有利地形,称“复廓阵地”。   复廓阵地、外围阵地和吴福线、锡澄线,规划虽然很好,但没有很好落实。有的只落实在纸上,实际上没有动工;有的正在修筑中,甚至枪炮声临近了,民工还在干活;有的建完了,具体位置和质量不符合战术要求,等于白建;有的把工事钥匙交给当地的保长保管,战事临近保长带着钥匙跑了。部队不是找不到应进驻的阵地,就是进驻不了工事,还有工事要重新改造。所有这些战前设施,除了明城墙阵地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外,其余有等于无。   2.是否守南京举棋不定,决断犹豫,蒋介石一意孤行决定守   蒋介石和军委会高层,在是否坚守南京的问题上却举棋不定,决断犹豫,严重影响了南京的防守和守军的撤退,造成重大伤亡。   蒋介石在战前研究保卫南京的第三次会议上,力排众议,采取了唐生智的建议,为维护大国形象,做出短暂坚守的决定。这一决策在政治上讲是正确的,关键是坚守的时间,要根据敌我力量的对比来决定。可惜在这一点上,他犯了主观主义的错误,要军队坚守1—2个月,这显然是做不到的。   日军打赢淞沪会战,士气旺盛,军力甚锐,不待国内大本营正式命令,不停顿地主动进攻南京。而南京守军大部分是从淞沪战场上先后撤下来的受挫疲惫之师,未经休整补充;少部分是从战略纵深调上来的军队(如川军),立足未稳;防御工事大部分尚未完工,怎么可能坚守1—2个月呢?蒋介石对政治仗和军事仗没有分清,把政治仗当作军事仗来打,严重背离了正确的战略总方针。当得知日军正在包围南京,守军有被围歼的危险时,又从保存力量出发,不问具体情况,立即下令撤退。也不知是因为害怕担责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又不做明确指示,仅让口头转告。在不得不直接下令时,仍含糊其词,说“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择机撤退”。电报发出后,次日又有动摇,再以信函形式要求唐生智“仍以持久坚守为要”,希望“能多坚守一天就多守一天”。统帅决心犹豫,徘徊在撤与守之间,对守城指挥官和部队产生了严重消极影响。   从淞沪会战后我军兵败如山倒的形势看,当时的确不该守。蒋介石那么多嫡系,在开会讨论时无人赞成守,即使蒋下定决心时也居然没有人愿意勉为其难为其分忧,可见他们的反对何等剧烈!但蒋介石一意孤行,最后只好推出一个很不合适的人选:唐生智。   正是由于犹豫不决,导致未及时疏散,为后来的大溃退埋下了祸根。   3.双方兵力部署   日军从上海向南京的进攻,还是因循了历史的老套路,这主要是军事地理环境使然。12月1日,日本大本营在前方一再要求下(本来准备休整,但发现我军混乱,认为机不可失)下达了《大陆命第八号命令》,正式命令华中(即我华东方向)方面军“攻占敌国首都”,方面军司令为松井石根大将。方面军主要由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组成,共8个师团、2个旅团和海军一部,共20余万人。日军主力上海派遣军5个师团、1个旅团组成北路兵团,沿太湖北走廊顺京沪铁路向南京发起主要攻击;由第10军3个师团、1个旅团组成南路兵团,沿太湖南走廊向南京发起辅助攻击;另以天谷支队(旅级)在镇江附近渡过长江沿江北攻击浦口,国崎支队在当涂附近渡过长江,沿长江北与天谷支队形成对进攻击,在浦口地区会合,阻击南京守军从下关—浦口渡江北撤;再由一部船艇部队从太湖湖面北进,协助上海派遣军在常州、无锡地区阻击回撤守军。这一进攻部署是一个按套路出牌的打法,应该早在中国军队的预料之中。   国民党军的防御计划大致是,以左翼军辖从上海退守的3个集团军,陈诚为司令,防守太湖北走廊;以右翼军辖3个集团军,张发奎为司令,防守太湖南走廊;另从纵深调川军6个师到皖南宁国、广德附近,准备对南路日军实施反击;第七战区一部兵力在安吉、孝丰地区侧击敌翼侧。南京警卫执行部改组为卫戍长官部,唐生智为司令长官,所辖部队大都是由淞沪战场撤退,逐渐增加至11万余人。   4.战事进展   11月3日,日军从太湖南北走廊同时发起全线进攻。在太湖北走廊,当天晚上,中国军队撤至吴福国防线预设阵地,15日双方激战于常熟、兴隆镇、福山及沿江地区。19日守军不敌,放弃苏州一线,撤至锡澄第二道国防线。27日,日军进占无锡,中国军队大部向皖南山区转移,一部退往常州。不到两个星期,两道战略国防线全线失守。日军分三路继续进攻,一度在江阴遭到顽强阻击。11月29日,日军进占常州。至12月6日,日军攻至南京外围阵地之前。   太湖南走廊。11月13日,日军攻占走廊南端重镇平望,向南走廊内进攻。此方向防守的是才从纵深调上来的川军,装备老旧,地形不熟。11月23日,川军在长兴、夹浦、泗安地区以仓促防御对抗日军进攻,虽打得顽强,但仍节节败退。27日,日军突破川军防御。28日,日军攻占宜兴,12月2日攻占溧阳。其中一部进入皖南山区浅近纵深,相继占领宣城、芜湖、当涂,其一部过江夺占和县、乌江镇,企图沿南京长江上游两岸迂回南京。12月6日,沿太湖南走廊进攻的日军也进抵南京外围防线。此时,南京城区处于东、东南、南、西南大半弧被包围态势,而背后是长江。   12月7日,日军马不停蹄对南京外围阵地发起进攻,12月8日即突破,两天打到复廓阵地。12月8日,日军下达《攻占南京城要领》,部署了在城区内各部作战任务、战斗接合部、协同等事项。9日,日军飞机向城内投下松井石根给唐生智的《投降劝告书》。唐生智置之不理。   10日,日军全面攻城。当晚,日军一部侵占芜湖。次日上午,蒋介石发现有日军从当涂渡江,意识到形势严峻,遂通过顾祝同向唐生智口头转告撤军之意(顾祝同要求唐生智当晚渡江北上,令守军相机突围)。唐不敢理会(怕担责,成了“替罪羊”)。当晚蒋又亲自电令“如情势不能持久时,可择机撤退”。12日,日军继续狂攻,中华门失守,唐生智先决定14日撤军,后改为当天。但蒋介石又来函要求“仍以持久坚守为要”,希望“能多坚守一天就多守一天”。唐于是于下午5时许召集将领开会,晓以形势,又拿出蒋介石11日电文,以集体签字形式通过撤军决定,要求“敌进我进”、(向南)向皖南撤退。但一方面很多军队根本不听招呼,争相向北渡江;另一方面唐生智在下达撤退命令后,又考虑到第88、87、36师和教导总队是蒋介石的中央军嫡系,唯恐按指定路线突围损失太大,要受蒋介石责备,于是违背书面命令要求,口头指示他们也可渡江北撤,又增加了撤退的混乱。   12月14日,根据中国大本营的指示,唐生智在临淮关宣布南京卫戍司令长官部撤销,撤至江北的卫戍军部队改隶第三战区。南京保卫战基本结束。   5.大溃退酿成悲剧   守军中,有相当一部分部队不听指挥,该担任掩护的不掩护,率先撤离,造成其他部队侧翼暴露,被敌迂回包围;也有各级指挥官贪生怕死,抛下部队自己先逃,使部队失去指挥,无法进行有组织的行动;有的因通信不畅,命令没有下达到基层,大批基层官兵成为无指挥无组织的散兵游勇,也是撤退变成溃逃的重要原因。   只有粤军叶肇第66军和邓龙光第83军等部,遵照撤退命令指定的方向和路线,出太平门走紫金山北麓、过东西流镇,从句容穿过宁杭公路走溧阳郎溪,其间突破数重日军的阻扰进入皖南山区,得到当地军队接应。他们大胆机智地逆日军主要进攻方向而动,从日军间隙穿越而至敌后,是南京保卫战中不多的亮点。   由于撤退混乱,在战斗中没有牺牲的近10万官兵,一些在拥挤中被自己人射杀,一些被践踏死亡,多数后来被俘、遭日军集体杀害。   二、南京保卫战双方兵力分析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南京保卫战其实有两个口径。   大口径的南京保卫战,包括复廓阵地、外围阵地和吴福线、锡澄线,以及皖南(如芜湖)等地的作战,参战日军约20万,我军呢?则有淞沪会战退下来的50多万,加上南京卫戍部队、数万新投入的川军、从苏州到芜湖沿线及周边的警察、宪兵、教导队等武装力量,当在60万以上。如果加上赣、浙、皖、苏地方武装及警察力量,可使用的兵力恐怕有百万之众。故兵力对比在3:1以上。   小口径的南京保卫战,仅包括复廓阵地、外围阵地的作战,日军大约5万人应该差不多,我军呢?应该没有15万。因为各部队多有缺编,加上从上海撤下来的军队有损耗,故大约11万左右,兵力对比2:1以上。   三、该不该守南京   1.从战术上看,南京有可守之处   南京城呈“四山一水”之势,四面环山,北边长江环绕,城墙相对坚固(太平天国军队曾经在这里抵抗曾国藩的清军包围两年多)。加上在东边有吴福线、锡澄线等防线,南边有皖南山区,有死战的一定条件。   2.从战略上看,南京守不得   南京虽然四面环山,但往北、往东都比较平整,便于敌人进攻。更要命的是“一水”,即长江环南京城呈120度角半环绕,360度一周中,2/3都是水,不便于军民撤退。因而敌人如果沿东、南、西南三面进攻,尤其是如果攻取西南方向的芜湖、当涂一线,则守军则无陆上退路,成“瓮中之鳖”。故历史上的南京守卫战没有成功案例。   所以,可以下结论:南京不是大兵团防守作战之地。这话是有潜台词的,意味着什么?非常规情况下,如果仅仅是阻击敌人、以便我军在他处(如果芜湖)聚歼敌人,则可一战;如果仅仅是部分“死士”以死相拼,则南京城也有守卫的一些条件。而在常规情况下的单纯防守,是必败而且必然酿出惨剧的。这一点,蒋介石的嫡系将领无人出面可为明证!   四、将士们的英勇无力掩盖决策者的昏庸   南京保卫战中,我军将士一度表现得非常英勇,包括南京卫戌司令萧山令在内的47名中高级军官壮烈殉国!加上四面环山、城墙相对坚固,的的确确给日军造成了一定的伤亡。实际上,直到撤军之时,日军虽然攻破了一些一线阵地,但我军仍然可以在二线阵地防守,而且由于兵力难以展开,日军突进来的部分有多处被我军打了回去。但围绕此战,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决策者昏招太多、恶果太大!   1.淞沪会战不应该规模那么大   熊式辉曾表示反对淞沪会战,他的看法不全对,但也有一定道理。因为上海三面环海,利于日军登陆及海空军发挥优势;“一二八抗战”后我国方面签订了不平等条约,我军不得在上海修筑防御工事,为作战带来了难度。   但在上海决战,便于发挥物资供应优势,便于吸引列强干预,便于吸引日军主攻方向,故还是应该打的。但规模太大了,不能围歼敌人的情况下采取“添油”战术,犯了兵家大忌,为后来的溃败留下了伏笔。   2.淞沪会战打得太久   为了吸引列强干涉,坚持的太久,造成溃败,甚至重金打造的吴福线、锡澄线基本报废。   3.没有做好撤退准备   蒋介石集团一再宣扬坚守南京,故疏散工作做得很差。   4.外围作战太差   吴福线、锡澄线且不说,60万以上的军队,在周边溃败的太快,尤其是芜湖、当涂丢失,关上了南京军民陆路撤退之门。   5.撤与不撤首鼠两端   如前所言,不再重复。   6.用人问题大   唐生智久不掌军,对各部根本无约束力,尤其是嫡系。由于地位影响,决策失误也很多:主动挑担,本身就是错;顾祝同转告蒋介石撤退令时,他拖延,延误撤退时机,也是错;为保蒋介石嫡系,在撤退令发出后改变命令,更是错……   7.管理混乱   ……


®中国军事 版面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豫ICP备05015792号